程瀚打人 90后创业者Car 程瀚:新一代的汽车人
对于"90 后"这个粗暴的标签,程瀚本人似乎也不太喜欢。
第一次碰面的时候,他就反复强调自己看上去更像 30 岁的人,其实以他的年龄,离 30 岁也就一两届奥运会的距离。这次采访前后刚好是他带领团队开设深圳办公室的节骨眼,因为公司扩展,他们需要在深圳招募更多人手。于是我们的对话经常会被各方进来的电话打断,"忙碌"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不过这种忙碌也是我眼中"努力的 90 后"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拥有自己的锋芒,我不相信有哪个人在年轻时没有只手改变世界的梦想。程瀚来自清华的汽车系,有着让很多人引以为豪的 THU 标签,在这个些许出众的学府,他有着自豪的经历——大学的后两年,他在大众参与概念车的设计,概念 SUV 在车展展出,后来又去了沃尔沃北美研发中心,在沃尔沃与清华的合作项目中做了 Mack 的未来造型项目。
再后来他参与了 XC40 的内饰设计,再再后来,他被本田挖走,去了本田团队设计二代 element 内饰和讴歌 15 年的顶级跑车 NSX 的内饰交互项目。
在国内,汽车是个让人既欢喜又烦恼的物件,在一些人眼里,汽车只是菜车或者接送孩子的工具,在另一些人眼里,汽车是自由是对公共交通的反叛,也有人觉得汽车就是麻烦就是兜圈找车位就是每周一次的六环外进京证之旅。汽车的魅力太大,问题也太多。程瀚也承认汽车巨头在创新和执行力上的缓慢,很多杰出的设计和想法都在冗长的工作流程中被搁置了,这也是他决定离开温柔乡,出来挑战的原因之一。
程瀚是爱车之人,他的汽车生涯走遍了德系、欧系、日系,如此丰富的职业生涯让他对各种汽车风格了解颇深,不过,只有 HUD 是他的心头好。2012 年末在大众制作参展概念车时他第一次接触 HUD 系统,他给设计的车里每个座位配了一个 HUD,后来在沃尔沃,他仍然不改对 HUD 的偏爱,把整个挡风玻璃都设计成了 HUD,14 年春天在洛杉矶本田设计 NSX,他直接将仪表盘换成了 3D 的 HUD,他的同事说:Han, that is your signature。
后来,他就决定干脆出来,以为所有汽车配备 HUD 建立新交互为终极目标,开始创业,也就是现在的 Car 。
其实早在对话开始之前,我就已经期待他们的产品了。HUD 就是所谓 Head-Up Display,也叫抬头显示,这项技术最早源于航天设备(比如战斗机),可以让驾驶人员无需低头就可看到他们需要的重要信息。
这项技术目前还属于小众,只有少数新车豪车才有配备。小编曾经开过一辆尼桑蓝鸟就有这个功能,不过只是简单的显示车速。所以我很期待一款能够显示尽可能多的我需要的信息,同时又足够漂亮的 HUD 产品,Car 的介绍让我眼前一亮。
他的始创团队大多是谷歌的软件工程师,但如何搞定微投 dlP 光机,如何让 Car 适合广泛的车型,如何实现更安全的操作,功能的取舍,这些硬件问题对于初创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困难。HUD 产品早就有,淘宝上的产品都是连接 OBD,在挡风玻璃上贴一块暗色贴纸,通过反光显示车速发动机转速之类的信息。
Car 并不希望走和这些产品一样的路,鉴于苹果和谷歌,国内的乐视百度纷纷进驻汽车中控,这面屏幕的市场已经没有小公司的位置了,但是挡风玻璃却是一块空白。
简单的车速和导航抬头显示被传统车商当作高科技卖点进行宣传,程瀚则认为这里大有文章,如果有适合的交互手段,未来 HUD 会成为替代中控的第二块屏幕,他们一定要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先者。
在交谈中,程瀚始终流露出自信和骄傲,这是我喜欢的创业者特质。他说他并没有对 Car 有短期盈利的期待,希望通过这款产品建立一整套生态,让人们不需要换车就可以体验到最新的科技,这又是我欣赏他的一点。
后来我们彼此熟悉了许多,开始聊车,聊国外的生活。他很喜欢这个时代之初的一些设计经典的车,像 Jaguar E type 的 Roadster,他在美国就开着一辆宝马的 Z4(我说如果是我的话,应该是马自达 MX-5)。我想起了网易汽车的《图说汽车人》专题,上一辈的汽车人都在为打造中华民族的国民车而努力,程瀚和他的产品没有如此的民族大义,但是回到 90 后经常讨论的"人本",他已经在路上了。
最后我送他到地铁,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还是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