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希尔俞丽萍 俞丽萍:谁是下一个吉利和沃尔沃
摘要:200多年以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似乎一直有着“和国王一起散步”的神奇权力。
200多年以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似乎一直有着“和国王一起散步”的神奇权力。 三年前出版的《货币战争》,将200多年前这个创立了现代金融集团雏形的犹太家族,称为“大道无形的世界首富”。
罗斯柴尔德上海的办公室里,挂着李鸿章的照片,旁边还有他在1896年给罗斯柴尔德的亲笔信。 2005年,家族奠基人梅耶·罗斯柴尔德(Meyer Amschel Rothschild)名列福布斯杂志“历史上最具有权势的二十位商人”第7位,被称作“国际金融之父”。
随着美国式的投资银行在全球各地急行军式的扩张,曾经引领华尔街辉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似乎风光不再。 不过,在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中,全球投行纷纷陷落甚至破产,而罗斯柴尔德却全身而退,成为爱尔兰、荷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的财务顾问,并参与了多个国家的汽车行业的重整。
“《货币战争》只是财经小说。
罗斯柴尔德家族并非‘阴谋家族’,而是一个自律的、明确自己经营和战略方向的财富家族。
” 说这话的,是目前唯一进入罗斯柴尔德集团全球执行委员会的女性,该集团大中华区的掌门人俞丽萍。12月29日,她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经过金融危机,全球制造业进入了洗牌阶段。可以想见,未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势头有多大。”俞丽萍说。 低调的“金融专卖店” 约俞丽萍采访是件困难的事。
上网搜索有关罗斯柴尔德在中国的近况,除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触发了集中关注之外,鲜有笔墨。
而最近一次彭博社的采访,也是在罗斯柴尔德总部的要求下完成的。 这些年,俞丽萍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没有上过电视,更不愿提供自己的照片。
她上任后主动提出,大中华区不需要公共关系部门。 “我从事过新闻行业,深知新闻宣传的强大力量。
”俞丽萍说,“但对罗斯柴尔德来说,扎实完成知名度高的交易,才是最好的宣传。” 面前这位优雅地喝着咖啡、谈话间还细心地将餐巾折叠整齐的女士,是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的幕后推动者之一。
收购沃尔沃这样的“百年老店”,就是她所看重的知名度高的案子。 “我能够在罗斯柴尔德呆上8年,也是因为我的人生和事业追求和公司风格高度吻合。
”俞丽萍表示。 她名片上印着“洛希尔(香港)有限公司”,这是罗斯柴尔德的另一个中文译名。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很少将其与“神秘家族”联系起来。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香港及内地开展业务的主要机构,是LCF Rothschild Ltd和洛希尔父子有限公司(N M Rothschild&Sons Limited)。
和金融危机前的投行不同,按照俞丽萍的说法,罗斯柴尔德就是个“金融专卖店”,不创造也不购买金融产品,专心做客户的财务顾问。
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罗斯柴尔德为55个项目提供了顾问服务,涉及金额达480亿美元,项目数量超过了其它任何一家投资银行的同类业务。
“其实罗斯柴尔德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因为其他投行业务发展太过迅猛,让我们看起来显得低调。
”俞丽萍说。 她表示,作为财务顾问,我们更不能高调——毕竟高度保密信息即便透露出一丁点儿,都会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异动,或给项目谈判带来影响。
%_%_% 中国的“不扩张”计划 1994年,罗斯柴尔德就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目前,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资2450万欧元持有青岛银行4.
98%的股份,是中海基金第三大股东,同时与中信华东集团在山东蓬莱合资成立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业公司。 作为财务顾问,罗斯柴尔德曾经参与了中国联通240亿美元收购中国网通的“中国最大并购案”,他们的客户有中石油、上海汽车、小肥羊和阿里巴巴等。
近期,罗斯柴尔德帮助华能支付12亿美元买下印度GMR集团的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InterGen公司50%股权;同时,它还帮助中国五矿资源以18.
46亿美元收购其母公司名下资产澳大利亚采矿公司MMG,为上市公司注资,这一收购案几周前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批准。
而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使得罗斯柴尔德在中国并购顾问排名中,从2009年的第19位,上升到第8位。 俞丽萍表示:“罗斯柴尔德在继承家族专一谨慎风格的同时,也不断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变化。
” 不过,迄今为止,罗斯柴尔德在中国并没有庞大的扩张计划。
俞丽萍透露,目前罗斯柴尔德在中国没有计划设立新的办公室,也不会一味扩大业务范围:“未来我们在中国仍然以并购和资本市场顾问业务为主线,我非常看好其前景。
” 她说:“尽管IPO仍是投行的主流业务。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一点: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积累后,接下来要依靠并购整合来实现进一步增长。
” 她透露,现在罗斯柴尔德正在为国内的一些工业企业物色合适的海外收购对象。 吉利项目之后,她开始考虑,尽管国有企业仍唱主角,但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对于技术和品牌的需求逐渐浮现,这是她未来进一步投入精力的领域。
罗斯柴尔德模式 从历史上看,与政界保持紧密联系,是罗斯柴尔德金融王国的不二法门。
时至今日,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收入当中有一大半来自于为世界各地的政府提供顾问和金融投资服务。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俞丽萍也遭遇到了媒体对其和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种种猜测。
“这些猜测完全淡化了整个团队在案子中付出的努力。”俞丽萍表示,“我不觉得和政府沟通是投行的主要工作内容。
我们的客户自身都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而投行需要做的是,从商业上为公司提出更大的利益。” 不过,从她的经验来看,和一些公司管理层熟悉,对于项目的推动有一定作用,如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第一手信息,那么她就会将目标公司直接拿给客户,这样就会占得先机。
前不久由她推动的光明乳业收购澳洲糖业的案子,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而来。
目前,她手上有中信证券和法国里昂证券的合作项目。不过,她对结果态度谨慎:“即便有99%的成功概率,我都不敢预测。
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成功。”她表示。 跨国并购:中资企业路漫漫 如果说前两年跨国并购都是以吸引海外战略投资为主,如今此轮金融危机后,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和企业自我增长的需求,都为中资企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动力。
汤森路透集团报告称,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总体规模较去年上涨18%,涉及金额1643亿美元,发生并购案例3057宗。
其中中国涉及对外并购交易321宗,规模545亿美元。 根据俞丽萍观察,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从早期购买矿产等自然资源,到如今开始逐步转向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
“全球的工业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洗牌阶段,正在实现产业转化。
中国在制造业转移中,正好可以有机会重新整顿,以资金换取技术、品牌和国际网络。” 经济复苏期,欧美频频向中国企业伸出橄榄枝,政府间游说也不在少数。
俞丽萍认为:“老外现在盯着中国企业口袋里的钱。中国企业必须冷静,对自己的战略定位有清晰认识。” 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她认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时,冲动型收购是通病。
“如果客户对于目标对象是否能成为今后的战略资产并不明确,那么将影响我们对交易的估值,也会影响客户的长远发展” 她透露,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客户缺乏对目标资产的战略性考虑,为几百万或几千万美金使一个好的收购项目夭折,这非常可惜。
另外,也有一些客户在最后关头因为非商业因素而放弃收购。
在选择具体标的时,中资企业也面临难题:仅收购一部分股份,无法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话语权会很小;而全盘吃下,中国企业需要考虑未来的管理如何跟上。
“谁是下一个吉利?这很难说。”她表示,“沃尔沃拥有独立品牌和技术体系,吉利能收购其技术、网络、团队和知识产权——这样理想的标的,又适合中国公司的,为数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