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珊的子女 甘肃兰州:邓宝珊的故居邓园改造 城市“新园林”破茧蝶变

2018-0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邓园改造:城市"新园林"破茧蝶变的期待邓园周边即将拆除的破旧房屋.本报首席记者裴强摄原本是提升改造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的故居"邓园",可因拆

邓园改造:城市"新园林"破茧蝶变的期待

邓园周边即将拆除的破旧房屋。本报首席记者裴强摄

原本是提升改造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著名爱国将领邓宝珊的故居"邓园",可因拆迁难题困扰,从2006年起一拖7年。

7年来,各界都在期待这处城市"新园林"能早日面世。而今年7月,城关区又启动项目新一轮集中拆迁,让邓园成功改造终于接近了倒计时。

"‘为德之大,更不敢忘’这八个字,更体现了政府决定重修邓园的意义。"

沿着家喻户晓的广武门花市,向东步行数十步,在一排低矮的平房间,一眼就能看见一座灰砖白墙、蓝琉璃瓦的中式建筑。院落绿荫夹杂,颇有园林趣味,与周围旧貌相比,十分抢眼。

8月10日记者到这里踏访,院子仍在封闭施工,不时叮当作响。走进大门,两名工人正在仔细擦拭一座十来米长的青砖照壁,上面八个鎏金大字——"为德之大,更不敢忘"。一眼就可断定,这正是那书风洒脱的"毛体"。

从16岁走出家乡天水参加同盟会,少年邓宝珊就投向了革命洪流,到新疆参军,跟于右任起义,再随冯玉祥镇守西北,民国诸将中,邓宝珊总是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周旋于派系之间。自"西安事变"妥善调停,到抗战八年与陕甘边区相安无事,再到促成傅作义北平起义,邓宝珊被誉为"和平将军",毛泽东也曾给他的信中高度评价:"八年抗战,先生支撑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故而有了今日,再重修邓宝珊故居时,照壁上重新刻下的这八字"殊荣",在兰州地方学者金振钥看来,"为德之大,更不敢忘’这八个字,更体现了政府决定重修邓园的意义。"

作为一名老兰州,金振钥记得,"此处原是清代‘先农坛’,1932年邓宝珊从一位没落军阀手中购得后,修缮为自己的私宅,大家就习惯叫它‘邓园’。"

少年时的金振钥曾有幸到过这里,"那是几进几出的院子,一进门花木葱茏,有邓宝珊住过的地方,在客厅,还能看到当年他接待陈毅等政要时坐过的包皮沙发……"

"园果尝新味,客斋绝点尘。"这是当年著名作家叶圣陶客居邓园时的题诗,在民国后期到解放初,除了叶圣陶,贺龙、陈毅以及于右任、梅兰芳等政要、名流都曾被这园子的雅致所吸引。"在这里于右任泼墨挥毫,梅兰芳浅吟低唱,而陈毅元帅也是生平第一次品尝牛肉面……"金振钥说,那是一座有故事的园林,院子里假山罗列,池塘映衬,还依靠转动的水车,引来黄河之水灌溉,"在许多老兰州人眼中,也只有邓大将军能有如此的气魄。"

解放后,邓园几经辗转,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宝珊后人将园子捐给国家。于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园"再度为人所知。"不过经数十年风雨磨砺,园子日渐陈旧,有些建筑年久失修都已成了‘危房’。"曾参与过改造规划的项目经理张继说,自2000年以后,改造这处名人故居的呼声越发强烈,重修邓园由此提上了相关部门的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