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社编辑郑理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操作畅销书
因为连日来组织易中天《品三国(上)》在北京、成都等地的首发、签售活动,郏宗培的嗓子有些嘶哑。7月22日,在北京图书大厦共计销售3500多本,由于人多造成安全原因,在被“紧急叫停”前,易中天签售了近2000本。而郏宗培接到反馈,北京图书大厦今天已经存书紧俏,接近断货,他们以每天800~1000本的速度销售,每天都向文艺社要货,开口就是30000本。
《品三国(上)》55万册的首印量,14%的版税,以及三年保底印数20万册,究竟意味着什么?《品三国》定价25元,如果在三年内完成20万保底印数的话,那么,出版社还要再支付作者70万元。260多万元买一部书稿,引来同业的一些质疑,比如这样的公开竞标是否破坏了所谓的行规等,郏宗培对此不以为然:“这个价格并非是出版业的天价,一些青春读物畅销书作者的版税也有比这个价格高的,至于公开竞标这种方式在市场经济时代是否符合竞争规律尚待实践来证明,我们只不过领先了一步而已。
”
过去几年,郏宗培形容文艺社“市场反响很平淡,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还不够。”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没有什么强大经济支柱的出版物,只有绝地而战,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只能自救”。经过全社上下多次讨论,大家认为,要在主业上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长处,敢于在出版第一方阵参与竞争,要培养自己的的核心竞争力。”
怎么寻找自己的突破口?郏宗培说,他们这两年一直在摸索,残酷点说,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求得生存。出版分工已经名存实亡,文艺类书所有出版社都可以做,“如何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能力和人脉,有意识地抓几本畅销书,来带动长销书,甚至扯动库存书。这是个系统工程”。
郏宗培总结文艺社近两年操作余华《兄弟》(上、下)和易中天“品读中国”等系列书的过程说,抓畅销书,是要在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之间进行权衡。
有些书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文艺社的长处——出版原创文学作品,文艺社长期以来已经拥有一大批自己的作者人脉,对于看准的作品,要相信自己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敢于去竞争,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在畅销书还是长销书方面都应该有所作为。”
畅销书是可遇不可求的,也要扬长避短,对于不懂的或者不熟悉的题材、品种,少做甚至不做。好书不一定畅销,畅销书并非一定是最优秀的,这里是有取舍的。
“出版社和作者之间,一定要建立兄弟般的关系,作家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郏宗培说:“既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又要遵守合同与诚信,能争取到作者的作品还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畅销书是一个系统工程。”他认为,单靠一家出版社自己完成这个工程也是很难的,要做大一本畅销书,就一定要寻找业内外的合作伙伴。
比如易中天的作品,就和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的关系。不仅是现在做《品三国》上部,下部推出的时候,这样互补短长,共荣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的操作模式还会延续。而出版《兄弟》的战略合作伙伴是《收获》杂志社。
“关键是要创造出一种共赢的模式。畅销书如果要做好,必须要借助各方有志一起干事的力量。”
出版社对余华的《兄弟》及其他作品、对易中天的“品读中国”、《品三国》采取分册出版、分期上市的策略,这是在实践中逐渐总结、改进而形成的,这种捆绑式地做系列做品牌,对培养读者群、培育畅销品牌书市场会产生更强的推动力,事实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要看准对象。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出版社,做好畅销书只是阶段性的战略,或者说常规性战略之一。”郏宗培强调。今年上半年他们适当缩短战线,提高单品种的成功率,因此出书品种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但是销售码洋和回款却比去年全年还要多。
到了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他们计划适当扩大规模,增加品种,加大投入,像上海文艺社这样势头见好、人气聚旺的文化出版企业不能单靠几本畅销书和几个畅销作家来支撑的,而是要团结更多的作家和争取出版更多各种文学艺术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