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张琪 国医大师张琪解读《伤寒论》的辨证思想
不少研究《伤寒论》学者都着眼在症候群上,试图以规范化作为辨证的 指征,这样勿须花费更多的精力,便能找到病的实质,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具备一组证候群,但见其中部分证候而恰好是病理实质的外部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公式化的方法对待了。
《伤寒论》这样的条文并非少数,我们日常临证这样的情况也时常遇到,可见仲景的书是实践记录,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以桂枝汤为例,除上面所举的一组症候群外,53条“病常自汗出”,和97条“时发热汗出”,都属于桂枝汤证,但只是部分证候出现,辨证便要花费精力,否则容易贻误病机而成变证。
小柴胡汤四证具备,当然一目了然,但有时只见胁下满(101)条,或见往来寒热(267条),或呕与热并见(387)条,皆可用小柴胡汤治疗,说明了症候群虽不具备,但邪入少阳的病机是一致的,医者只要抓住其病机实质,便能辨证准确,施治中肯,所以仲景提示我们“但见一二证便是,不必悉具”。
不少注家注释《伤寒论》,把条文简单者归结为错讹或遗漏。此书成于后汉末年,经战乱散失,固然不能排除某些条文有错漏,但总观其大部条文则系属于非典型之部分证候,仲景是在告诉我们辨证时不能忽视,必须善于透过局部现象而掌握其病机实质。
实际探讨《伤寒论》辩证法更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懂得全部证候群与部分证候的关系,才能算掌握了辩证法的内涵,不然光靠症候群具备,那样就不能如实地反映病机的全貌,势必把一部分非典型证候误诊误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