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传统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只有合理地平衡资源环境的双重价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是指自然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即使用价值。价值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出发点,以人类的主观视角来探讨和判断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或产物有没有价值、价值的大小,而资源环境的价值也是出于资源环境是否参与到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是否经过人类劳动,是否对人类有用来判断的。
在生态文明时代,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传统价值理论提出两方面挑战:其一是随着知识经济、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范畴及其作用的修正和质疑;其二是对于有些自然物质以及环境,因为没有参与社会劳动,没有在商品交换中体现出实体性,导致部分价值(使用价值,未进入计价、交换)的缺失,导致对资源环境的无节制使用却没有相应补偿,造成资源环境的恶化与破坏。
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是以人地和谐为前提,以资源环境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使用价值为立论基础,通过寻求发展与保护的价值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
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物质、能量及其所处环境,只要能够被人类利用,就具有使用价值。资源环境不仅对于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使用价值。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按其保障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功效不同,资源环境价值可以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
生态是自然系统存在的形式和运动的状态。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依靠自身的组织机制,通过空气、水、阳光、土壤、生物等生态要素的运动,完成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维持其平衡发展。这一过程无需人类劳动的参与,这种自然物质生产也没有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价值,但却有着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保证人类拥有充足资源、良好环境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
生产力是在人类利用资源环境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资源环境进入社会生态系统,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经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加工,最终形成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财富基础,其效用或价值体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源基础与环境条件。
资源环境这种相对于社会系统、相对于人类生产劳动的使用价值,称之为生产力价值。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程度,促进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实现的过程正是文明进步的过程。
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的对立统一
资源环境具有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生态价值对于自然和人类都有意义,而生产力价值只对人类具有意义。生产力价值依附于生态价值存在,二者对立统一于资源环境。
在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的人地观产生了不同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文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诉求不同,资源环境价值的实现存在差异。文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生产力水平最为低下,只能靠石器、动物骨角、树枝等简易工具,直接利用自然物质为生活资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微弱,生态价值得以保全。
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开始从被动依赖到主动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社会物质生产表现为利用畜力、水利发展农业、畜牧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逐渐形成。
在这个阶段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与生产价值此消彼长,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文明时代,在不到二百年的时间内,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使得人类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资源环境的生产力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
然而,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相继出现,生态价值严重损毁。
资源环境的双重价值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生产力的进步实现了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最大化,却使得生态价值大大降低,自然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发展将不可持续。要形成协调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发展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必须化解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之间的矛盾。
人类要在生态价值实现过程中生存,更要在生产力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寻求发展。若生态受到破坏,生存质量无从谈起,发展亦无从谈起。因此,文明发展要实现资源环境生产力价值,更要确保生态价值的实现,这是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理论的实质。
本网站内容中注明来源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国土资源报”。转载本报稿件需经本报授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