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剧作浅释
美国电影无疑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美国在不断的向外输送其电影,抢占各国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在向外输送其主流意识形态。全球化的趋势无疑是全球美国化,其实这也并不奇怪,美国建国这二百年的历史,不就是在那块北美大陆上的一次全球化实验么?
为了本土电影而奋起反击的人们都应该好好研究美国电影——我们的敌人,它们何以如此强大,轻易的俘获了我们观众的心?如果这些反击的人们也包括中国人的话,那么《花木兰》这部动画电影更是把战火烧到我们后院里来了。
设想一下:如果《花木兰》、《宝莲灯》、《小兵张嘎》同时在我们的影院里放映,那么票房会如何呢?一个是美国人讲的中国童话,一个是中国人讲的中国童话,一个是中国***讲的中国童话。看过的人应该都有自己的评价。
必须承认,第一次看《花木兰》的时候,我被它吸引了。没有特别觉得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但很确定是一个让人引向深刻的好故事。虽然故事里有一些表现的细节是我们从中国史实的角度不认同的,比如木兰亲了皇上,但这些细节我们会觉得它很可爱,会微笑的放过它们。毕竟,第一、那是一个好故事;第二、那是一个动画片;第三、那不是中国人拍的;第四、那是给全世界人看的。
《花木兰》这部动画片讲的首先是一个女孩的故事,其次才是一个中国古代女孩的故事。在它成为一个概念之前,它首先把角色定义为一个“人”。正是制作者这种超越国家、民族的创作态度,使这部动画片简单而完整,它可以轻易的被世界各国的观众接受。这也是美国电影及其文化横行全球的道理。
《花木兰》的故事很简单:一个不愿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女孩,为了家族的荣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事。既然是美国电影,就让我们按照美国电影的模式来分析它。
首先,如上所述,它的主线清晰。全片只有一条叙事线索:木兰从军。从第一场戏(匈奴侵犯边界)开始,到全片的最后高潮(匈奴行刺皇上,木兰保护)紧紧围绕着这条主线,从而在与观众的沟通上达到了简单的统一。既然是商业片、是动画片,这种与观众的无障碍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次,戏剧性前提。所谓戏剧性前提,就是引导故事发展的那个“钩子”。在本片中,这个戏剧性前提是木兰对于自我价值的追寻。这个戏剧性前提很值得研究,它是整个电影形成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先说这个立意,它是最根本的核心,也是美国人对这个古老的中国故事改编成功的关键。
木兰从军是中国有名的故事,在老百姓中口耳相传。但关于它的记载却很简单,我们多是在课本上学到的,那不过是几百个字,突出的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
这个故事之所以被广泛流传,无非是表现了巾帼英雄这个主题。如果但从巾帼英雄出发,无非表现她的不让须眉的英勇战斗。那么,木兰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概念的东西再好也不会真正的吸引人,至多让人敬仰。那么问题就来了,观众为什么要看这部电影?既然我们都知道她的故事,那么看电影无非是慨叹一番她的了不起并且相形衬托出自己的渺小罢了。
更甚者,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生在一个和平年代,我们终日思索的都是自己如何存在和发展的问题,谁会真正关心一个几百年前的英雄呢?这是绝大多数电影不吸引人的原因——它和观众没有关联。但本片的作者很聪明的寻找到了这个关联,也许花木兰真的只是替父从军、逼于无奈而已,但是,既然她要出现在当今的银幕上,要赚全世界观众的钱,那么她就需要有这个和当下的人们关联的东西。
往往这种能引起古往今来的全体人类的共鸣的东西都是人生的终极问题,而自我价值正是人类的终极问题之一。有了这个立意,就有了吸引观众的基础,我们再来看这个立意的运用。
这是作者聪明的地方,他没有把这个立意干巴巴的摆在那里,而是利用了另外两个元素来串联这个立意——“国家安危”和“家族荣誉”。如前所述,“国家安危”是这部电影的主线,那么“家族荣誉”呢?它正是把“国家安危”这个主线和“追寻自我价值”这个戏剧性前提串联起来的枢纽。
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家族荣誉”是木兰能够找个好婆家,这是与木兰“自我价值”相违背的,所以就有了矛盾,有了故事。按照电影构成的原则,到了片尾,这个矛盾必须被解决,也就是说,到了片尾,木兰必须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获得“家族荣誉”。
怎么办到的?就是把“国家安危”和“自我价值”、“家族荣誉”联结到一起。也就是木兰从军、打败匈奴、保护皇上、获得荣誉、爱情的整个过程,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整部电影就制作完成了。简单的说,“国家安危”和“自我价值”、“家族荣誉”这三个元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花木兰》简单而结实的结构。
第三,人物设置。《花木兰》利用了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美女、同伴、敌人、被保护者的通用模式。创新的地方是,主角换成了女人,也就把英雄、美女的位置对调了。所以李翔这个“美女”角色的设置需要动一番脑筋。首先,他必须不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角色,片中利用了花木兰的智慧,引发雪崩,消灭敌人。
其次,李翔作为“美女”角色,应该是被拯救而不是拯救主角,所以片中设置了木兰就他的情节。再次,李翔毕竟是男人,是将军,又不能把他放在被动的位置,所以他是以教官的身份出现的,在初期,他在和木兰的关系中明显处于上风,而木兰只是一个笨手笨脚的学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后的情节中,对李翔的处理并不理想,他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在高潮戏中,他甚至没有出现,这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这个角色。
关于同伴的设计,无论在美国电影中,还是动画片中都有着很好的传统。片中三个军士采用了主流的“搞笑配角”设置,他们大多与主角从对立到挚友。非常成功的同伴设计来自“木须”。这条龙不只是一个角色,他是一个“人物”。
木须有自己的前史,有自己的戏剧性前提——他要重返祖庙中的宝座。这个前提支持着他的动作,从寻找木兰、阻止木兰到支持木兰。他和木兰的关系也并非线性的,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有所起伏。反面人物匈奴是贯穿始终的,在雪崩一场双方进行了第一次较量,作者在这里设了一个圈套,让人以为匈奴死了,很快我们就和木兰一起发现,匈奴虽然失败,但是没有死,并且还要潜入皇宫,带来更大的威胁。
被保护者是皇帝或是国家,这也是从头至尾的,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主线是如何被死死抱住的,这就是结构结实的原因。
在“自我价值”这条线上,还有一个反面力量,就是家人代表的社会公认价值。在一头一尾,木兰和家人从矛盾到和解,完成了木兰价值实现的印证。作者对于人物设定的高明还可以从三处细节看出来:一个是,家庭这个反对力量里面不忘放一个奶奶的正面形象;另一个是为木须这个人物也设定了反面——祖庙中的一群灵魂;还有就是那不会说话的蟋蟀。
第四,结构。《花木兰》的叙事结构可以被简单的分为以下几个段落:匈奴进攻、木兰相亲、替父从军、军营训练、雪山大战、京城救驾、荣归故里。在时间点上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幕26分钟,结束在木兰替父从军走后,木须去追她。
整个第一幕包括了匈奴进攻、皇帝征兵、木兰相亲失败、花弧得到入伍军令、木兰偷偷替父从军、木须为了重回守护神宝座而去帮助木兰。从军营外木兰和木须见面开始为第二幕,第26分钟开始到第二幕中间的第45分钟为军营训练。
第46分钟,木须假扮传令官,军队出发去同萧关参战,木兰等人与匈奴相遇,木兰激发雪崩,救众人,但被发现女儿身。李翔没有杀木兰,带众人离去。这时整部电影到了最低潮的时候,木兰绝望,准备回家。
第三幕,66分钟,木兰发现匈奴并没有死,而且要进北京,木兰也跟着潜入京城。一直到全片结束。整个结构很简洁、规整。从开始的匈奴进攻、木兰相亲失败、替父从军等一系列暗调情绪的安排,到木须出现、军营训练,转入喜剧高潮部分,再到雪山大战,进入了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之后,情节基调急转直下,木兰被发现女扮男装,被军队离弃。但紧接着木兰因此而发现了匈奴的阴谋,这个情节点转化了悲剧气氛,把整个电影引向了最后的高潮。如此的结构安排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情绪,在起承转合之中自然而然的把我们引向最后的结局。整个电影的大情节和小细节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其叙事逻辑和情绪逻辑的发展变化都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认真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