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潘汉年的历史恩怨

2018-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众所周知,潘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纵使潘的好友和直接领导陈毅.李克农和周恩来出手相助,也于事无补.抓潘出乎意料,放潘更出乎意料.毛泽东判案,实可谓天威难测,不按牌理出牌.凡天下事,必有逻辑.研究一段历史,不仅要看有没有史料,更要看符不符合逻辑.有史料,无逻辑,可能就是错;无史料,有逻辑,真相也许就在其中.潘汉年一案,至今扑朔迷离,不仅史料缺乏,当事人也大都去世.本文的目的,是根据已有的史料,对"潘汉年案"做一个尽可能合乎逻辑的的解释.一.潘汉年案的三个关键人物和事件,李士群,(1905-

众所周知,潘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纵使潘的好友和直接领导陈毅、李克农和周恩来出手相助,也于事无补。抓潘出乎意料,放潘更出乎意料。毛泽东判案,实可谓天威难测,不按牌理出牌。

凡天下事,必有逻辑。

研究一段历史,不仅要看有没有史料,更要看符不符合逻辑。有史料,无逻辑,可能就是错;无史料,有逻辑,真相也许就在其中。潘汉年一案,至今扑朔迷离,不仅史料缺乏,当事人也大都去世。本文的目的,是根据已有的史料,对“潘汉年案”做一个尽可能合乎逻辑的的解释。

一、潘汉年案的三个关键人物和事件,李士群,(1905-1944年),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大学毕业。大革命失败后,曾留学苏联,肄业于东方大学。1928年回国,以蜀闻通讯社记者身份,从事地下活动。1932年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自首叛变,被委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上海区情报员。

不久,李要求中共允许他归队,经考察,不果。抗战爆发后,李潜伏南京,1938年逃至香港,投靠日本人,后回上海为汪伪做情报工作。1939年秋,为留退路,李再次向中共有关方面表示,希望与中共合作。经中共中央社会部批准,潘汉年与李士群建立联系,派关露到李身边工作。(5)

潘汉年1943年会见汪精卫,始于李士群的安排。潘本来的任务是到上海与李见面,获取有关汪伪“扫荡”的情报。不料李为提高自己在汪政府中的地位,通过胡均鹤把他诱往南京,以半激将、半挟持的方式带他见了汪精卫。潘汪会谈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重要的是会见的政治意义和影响。

回到根据地,潘汉年本想据实汇报,但因为当时正值淮南根据地整风高潮,杨帆等敌工干部被审查,潘怕被牵连,对饶漱石隐瞒了在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一事。第二年,李士群、汪精卫相继去世,会面的见证人只剩下自己和胡均鹤两人,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潘汉年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