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的故事 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对扞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在收复台湾这件是上具有着及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郑成功收复台湾
民族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624年被荷兰侵占了,台湾同胞从此受尽了欺辱与掠夺,生活苦不堪言。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自率领二万五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准备直取台湾。这时候,有些将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郑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的船前进就是。"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想方设法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开始登上台湾岛。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兴高采烈迎接亲人。
侵略军马上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敌舰围住。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敌舰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敌舰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悄悄地对郑成功说"如果你肯退出台湾,我们给你奉上十万两白银。"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
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有个当地人给郑军出了个主意,让郑成功切断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水源,敌人就不战自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乖地投降了。
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而郑成功决定包围台湾城。郑军把台湾城整整围困了7个多月,荷兰守军水尽粮绝,已无力应战。当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时,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复台之战
"红夷"侵占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根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国时代,祖国大陆就和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有了交通。隋朝时,台湾叫做"流求",一直沿用到宋、元。明朝称鸡笼、东番,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才正式称为"台湾"。
唐、宋以后,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人民,不断渡海移居台湾,和高山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了这个宝岛。元朝时,我国在台湾设立巡检司,把台湾正式列入版图。明朝继承元制,仍在台湾设立地方政府(巡检司),并派军队驻在它的前哨基地澎湖列岛。
但到17世纪,由于明朝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这个宝岛却不断遭到西方殖民强盗的侵略。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红夷"(明朝人称荷兰殖民者为红夷)侵入台湾西南的鹿耳门港,修建了台湾城(今台湾安平)。
第二年,又侵占了新港社、蚊港,修建了赤嵌楼(今台湾台南)。又过一年,西班牙殖民者也侵占了鸡笼(今台湾基隆)和淡水。后来,荷兰人撵走了西班牙人,霸占了整个台湾。荷兰殖民者在岛上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把占领区的土地全部据为己有,称为"王田",收纳高额租税。
同时开展传教活动,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台湾人民不断起义反抗。其中永历六年(公元1625年),郭怀一领导的反荷斗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当时汉族和高山族16000多人,手持锄头、铁铲、木棍、猎枪,攻城夺邑,打得红夷东奔西窜,狼狈不堪。这次起义最后虽然被荷兰侵略者血腥镇压下去,却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意志是不可侮的。
郑成功决策东征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年),原名郑森,字大木。少年聪敏,英勇有为。父亲郑芝龙,福建泉州南安县人,明末官至都督同知(武官名,是五军都督府之副长官);母亲田川氏是日本人。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也就是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的这一年,成功出生。
公元1645年,清军入关,明唐王朱聿〔yu玉〕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封郑芝龙为建安伯。芝龙带着成功前去朝见。唐王问他应当如何救国?成功回答说:"岳飞说过,‘只要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可以安定了’,依臣看来,这两句话在今天还是特别重要的。
"唐王听后,大加赞赏,赐他姓朱,改名成功,并命他做禁军提督,从此民间都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次年,清军大举攻入福建,唐王被俘,郑芝龙无耻地投降了清军。这时郑成功还只有22岁。他痛心于国破家亡和人民苦难,便举起了"杀父报国"的大旗,和他的战友们乘船到达南澳(今广东南澳)募兵反攻,夺取了厦门(原名中左所,成功改名思明州)作为抗清根据地。接着又攻克漳州(今福建漳州市),福建人民纷纷聚义响应。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不但破坏了我国领土的完整,而且由于它的掠夺和骚扰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郑成功的海上贸易和粮饷之源,因而对他的抗清复明斗争也构成了严重威胁。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的强盗行径极为愤慨,在他起兵抗清后不久,即暗下决心要收复台湾。
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率师北伐南京失败后,退守金门、厦门一带,他常常以厦门地狭为忧,为了继续他的抗清复明事业,决定举兵东征,收复台湾,作为新的抗清基地。
正当郑成功计划驱逐荷兰殖民者的时候,有一个名叫何廷斌(一作何斌)的人,从台湾来到厦门求见郑成功。何廷斌是福建南安人,原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部下,后来在台湾给荷兰人当翻译,对台湾的情况十分熟悉。他向郑成功献策说:"台湾沃野千里,四通外洋,收复这个宝岛可以扩大您的抗清根据地,支助您的军饷供应。
当地的黎民百姓饱受‘红夷’的欺凌压榨,早就想动手消灭他们。以您的威望带兵去攻取,如同狼驱群羊,一定能够把‘红夷’赶走"。
并献上一张台湾设防情况的详细地图,表示他可以引航带路。何廷斌提供的情况坚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对斗争的胜利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后,郑成功虽曾多次与部将研究攻取台湾的计划,但因未能形成统一意见,所以未能立即行动。
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南明桂王朱由榔逃往缅甸,大陆各省基本上被清军占领。郑成功感到形势紧迫,收复台湾,已再不能迟疑,于是召集文武部属,再次讨论进军台湾问题。在众将的一致赞同下,立即着手进行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
登陆禾寮港
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初一,郑成功在战斗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决定命令他的儿子郑经留守厦门,亲自率领大军东征。临出发前,郑成功在金门举行了隆重的"祭江"誓师仪式。除了文武将士以外,老百姓也扶老携幼前来参观,并送别亲人。
二十三日(公历4月21日),郑成功率大军25000人(一说40000多人),战船100多艘(一说3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但见帆樯蔽日,旌旗如云。数百船舰,首尾鱼贯,浩浩荡荡地向东南挺进。
第二天,大军到达澎湖海面,狂风暴雨突然袭来。郑成功传令船舰暂停前进。但是一连一个星期,暴风越刮越大,并无稍杀之势。有的部将建议继续停泊,但是为了早日收复国土,郑成功当机立断,决定冲破狂风骇浪,按照预定计划,于三十日(公历4月28日)晚,下令大军冒雨从澎湖开拔,于次日拂晓航抵鹿耳门港外,候潮应风而进。
台湾海岸线很长,可以登陆的地点很多,郑成功选择鹿耳门登陆台湾,是经过周密考虑的。鹿耳门位于赤嵌城、台湾城附近,一入鹿耳门,就可以控制赤嵌城及其港口,断敌出海之路。但鹿耳门形势非常险峻,由鹿耳门外海进港只有两条航路:一条是一鲲身和北线尾岛中间的南航道。
这条航道,口宽水深,但有敌舰防守,荷兰人在台湾城上又置重炮控制了航道,要想通过,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另一条是北线尾岛北部的鹿耳门航道,即北航道。这条航道,阔仅里许,迂回曲折,水中沙石淤浅,是荷兰殖民者疏于防范的一条航道。
通过此航道,可在赤嵌楼北部的禾寮港登陆。郑成功决定从北航道突入,他所以作出这样抉择,一是了解荷军在此并未设防,二是有何廷斌等熟悉航路的人作向导,并掌握了该处的潮汛情况。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大涨。郑成功"密令何廷斌坐在船头,按图纡回"(江日升《台湾外纪》卷十一)而进,使大小战舰顺利地通过鹿耳门,进入内海,将船舰分布在台江之上。荷兰侵略者对郑军这种出乎意料的行动感到束手无策,惊叫"兵自天降"。
当晚,郑军突破海面上荷兰夹板船和赤嵌楼炮台火力的拦阻,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在赤嵌西北约10里地的禾寮港登上了海岸,切断赤嵌楼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并扎下营寨,准备从侧后进攻赤嵌楼。台湾各族人民闻讯接踵而至,"男妇壶浆,迎者塞道"。(杨英《从征实录》)争先恐后地用各种运输工具帮助郑军登陆,表现了台湾人民殷切盼望和热烈欢迎祖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热情。
郑军顺利登陆后,就使荷兰殖民者盘踞的赤嵌楼和台湾城,处于分隔被围状态。当时,荷兰侵略军头目揆〔kui奎〕一据守在台湾城,城中守军约有1100人。据守赤嵌楼的头目是荷兰侵略军司令官描难实叮,城中官兵也只三四百人。此外,在台湾城附近停泊的荷兰船仅有"赫克托"和"斯·格拉弗兰"号两艘战舰,一艘领航船及几只小艇。荷兰侵略者妄图凭借船坚炮利和城堡坚固,乘郑军立足未稳,打退郑军。
在海面上,荷兰殖民者以其主力战舰"赫克托"号率领其他几艘舰只前来阻击郑军,郑成功集中60艘战舰将其团团包围,展开激烈的炮战。郑军战舰的装备虽然不及荷军,但战士们异常勇敢,他们从四面八方向"赫克托"号进行猛烈轰击,安平港外,炮声隆隆,没有多大工夫,"赫克托"号首先被击沉,"船上的货物和士兵全归于尽"(C.
E.S《被忽视的福摩萨》卷下)。其他荷舰企图逃遁,被郑军战船紧紧咬住围攻,结果,一艘缩回台湾城下,一艘被熊熊的烈火吞没,一艘在被击败后逃往荷兰占领的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在陆上,四月初三日(公历5月1日)当郑军登陆北线尾(是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沙滩)后,荷兰殖民者派舰长贝德尔上尉(《从征实录》叫他拔鬼仔)率领240名鸟铳兵,乘船急驶北线尾,上岸后即分两路列队前进,连放排枪,神气十足。
这时,郑军在北线尾的部队约有4000人,郑军将领陈泽以主要兵力从正面迎击,另派七八百人,从侧翼绕过小山,向敌人后面抄袭。
荷兰侵略军腹背受敌,当场被打死118人,拔鬼仔也一命呜呼了,只有少数人逃回台湾城。在赤嵌楼守军的要求下,揆一又派另一船长阿尔多普上尉率领200名士兵渡海去增援,乘舢板到达赤嵌附近,企图阻挡郑军的登陆,结果遭到郑军优势兵力的攻击,大败而归。
郑成功大败荷兰侵略军后,便以12000人的兵力围困赤嵌楼。荷兰守将描难实叮写信向驻守台湾城的荷酋揆一求救,信上只有两句话:"中国兵是从天上来的,我们很危险,很危险!"郑成功命令每名士兵各备一束干草,准备火攻赤嵌楼。派通事吴迈通知赤嵌楼荷酋描难实叮:"如果不投降,将放火烧城"。描难实叮在"孤城援绝,城市乏水"的情况下,无法再守,被迫率领300多名官兵出城投降,赤嵌楼被收复了。
围城打援光复台湾
郑成功占领赤嵌楼后,即分兵从水陆两个方面进攻台湾城,首先占领台湾城的外市区,困守在台湾城内的荷兰侵略者一片混乱,退据堡垒,企图继续顽抗。为了减少损失,郑成功派人送信给揆一,想争取他自动放下武器,献城投降。
揆一见情势不妙,阴谋玩弄缓兵待援的诡计。他向郑成功表示愿意年年纳贡,并献上犒师银10万两,要求郑成功退兵。但这种妄想长期强占台湾的卑鄙伎俩,遭到了郑成功的断然拒绝和严正斥责。郑成功正告荷兰侵略者:"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很早以前就为中国人所经营,现在我亲自前来索取,来自远方的荷兰人,自然应该把台湾归还给主人。
如果进行顽抗,我将被迫用最大的力量来实现收复台湾的主张,到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必须承担这次战争的全部费用。
"明确地指出了中国人民收复国土的严正立场。同时,郑成功也看得很清楚,如果不给侵略者点厉害,敌人是不会投降的。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动猛攻,炮击达四小时之久,台湾城的胸墙受到严重破坏,击伤许多荷军。
但由于台湾城是用糖水调灰垒砖筑成,厚处达六英尺,加上荷军火炮密集,一时不易攻破。为了减少战士伤亡,郑成功决定采取长围久困、且耕且战的方针,断绝台湾城对外陆上的交通,等待城中粮尽,迫使荷军出来投降。
在围困台湾城的同时,郑成功为了解决军粮补给问题,一面派遣杨英和何廷斌深入各乡、社查抄荷军所藏米粟,一面不断派人回金门运粮。同时还命令围城部队实行就地屯垦,全体官兵"有警则荷戈(武器)以战,无警则负耒(农具)以耕",自己动手生产,解决粮饷,严禁侵犯民田,这些措施深深地受到台湾人民的拥护。
台湾城附近的高山族人民纷纷前来欢迎和援助郑成功,配合郑成功大军打击敌人。有一次,有14名荷兰士兵流窜到新港地方,高山族人蜂拥而上,把他们全部消灭掉。台湾人民还给郑成功通风报信,并引导郑军堵塞台湾城的水源,来坐困敌人。由于台湾同胞的拥护和支援,郑成功大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被扫清了。
荷兰殖民者在灭亡之前,依然企图进行绝望的挣扎。他们从巴达维亚派来一支包括10艘兵船、700名士兵的援军,由大将卡尤率领。郑成功命令部将率领大队战船,奋勇冲杀,把敌人打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这一次战斗共缴获敌人战船二艘,炮艇三艘,击毙、杀伤和俘虏敌军480名,残兵狼狈逃往远海。
在郑军的围困之下,台湾城的荷兰侵略军由于疲惫和饥饿,兵士患血痢、坏血症、水肿等疾病,每天都有死亡,战死和饿死、病死的达1600余人,最后城中仅剩下600名可以参加战斗的士兵。郑军则进行休整,不断加筑工事,架设巨炮,准备大举攻城。城内荷军待援无望,士气更加低落,为了活命,陆续"投奔"郑军,郑成功从降兵口中了解到荷军设防情况,进一步修订了攻城计划。
十二月初六日(公元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下令发动最后总攻击。郑军不顾荷兰殖民军的顽抗,经过两小时的炮击,终于夺取了台湾城的外堡,完全截断了台湾城的对外交通。揆一在水源被断绝的情况下,走投无路,只好挂起白旗,向郑成功乞降。
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62年2月1日),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向郑成功交出台湾城及大炮、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几天后,他率领残兵败卒和官吏商人,灰溜溜地滚出了台湾。至此,沦陷了38年的我国领土台湾,重又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伟大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郑成功驱荷复台的英雄业绩,将彪炳史册,永远为后人所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