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叙伦著作 马叙伦书法作品价值如何 收藏价值 值多少钱
马叙伦书法早年得力于欧,擅楷、行兼及篆凝练,于秀丽中含劲健之姿,清远简穆,风神竣朗。其尤善写蝇头小字,均点画精到、自然妍美,其写字时主张腕肘并悬,指臂齐运。马叙伦先生的书法,清逸超群,别有一番风韵。
马叙伦一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文字学、金石学、训诂学、老庄哲学、诗词等领域皆有造诣。其早年唐楷的影响很深,得力于欧、褚两家,后来随着学识阅历的增长,为了摆脱唐人的影子,又转而攻北魏诸碑,从《龙藏寺碑》摹临起,使用笔沉着雄浑。其后来曾谈起学书经历曾言 "自幼好书,垂老得法",对自己终能摆脱唐人的影子颇为自得。
马叙伦书法欣赏1
马叙伦书法墨翰,清逸超群,别有一番风韵。擅楷、行兼及篆凝练,于秀丽中含劲健之姿,清代远简穆,风神竣朗。其尤善写盈寸大小的行书以及蝇头小字,均点画精到、自然妍美。据说他20几岁在浙江任教时,每日读书必以蝇头小楷作读书笔记,一为札移以备忘,一为校论以存学。功夫自然了得。后来其两种随笔集《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也就应运而生了。
上面两本书中有马叙伦不少谈论古今书家的文字,月旦人物,褒贬不一。即使在评价同时代的书家人物,或者是朋友,马氏也同样是直言不讳。如有《王福厂沈尹默书优劣》条,他说福厂书法作品"不空肘腕,是真描花也。
",而尹默的书法"工夫不差,相当知笔法;惟以深于临摹,入而不出,故灵变不足,然无匠气,究非今日其他书家可望其肩背也。近时如慈溪钱太希,永嘉马公愚书皆有王字底子,但一望而为匠人书,皆无笔法可得也。"这马氏也仅一家之言,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至少他敢于亮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马叙伦从中表示对后人学王字却表示了极大的担忧,但他自己也受王字的影响也不小,他说:"后人作王字,皆失之俗,失之薄,俗者多矣,薄者如董香光王梦楼皆是也。然薄犹可医,俗不可治也。"此道理估计学书者都懂,然真正要戒俗,就不是一件简单事了。马先生的《论书二十首》中也有一诗云:"北碑南帖莫偏标,拙媚相生品自超。一语尔曹须谨记,书如成俗虎成猫。"
从这两本书中可以进一步了解马叙伦先生的书法,也可以看出他的兴趣却又是多方面的,其中涉及的内容却颇芜杂,大凡人物、读书、星相、美食等都有。其也是一个美食家,善治佳肴美馔,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北京餐馆食谱中就有马叙伦先生创作的"马先生汤"。
自古以来,文人学者常与美食佳肴结缘。这也是因为食品文化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很多这样的名人,就有曹雪芹、苏东坡、李渔、袁牧等,不仅善作佳肴美馔,也纷纷将佳肴美馔写成著作或收集成食谱流传至今,如《红楼梦》中就有不少的菜谱。
马叙伦在作书也有所讲究,其写字无论大小,主张腕肘并悬,指臂齐运,他说非如此则笔无法"掣动灵活",所以他主张写字从写壁入手:"写壁实为无上善法。苟能书壁,则桌上悬肘作书,绝无难矣。
"其后来写了一篇《论书二十首》,是阐述许多书法观点,有关于用笔、关于临摹等,他都有诗为证。如:"辗转求书怪尔曹,可曾知得作书劳。好书臂指须齐运,不是偏将腕举高。"又:"古人书法重临摹,得兔忘蹄是大儒,赝鼎乱真徒费力,入而不出便为奴。"
马叙伦是在学术很严谨的人,就如马氏所著的《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全八册),全是蝇头小楷书法的影印本,其中有段序文说他做这项疏证工作创始于1911年,完成于1928年,但不断增改至今,"仍只可谓之稿本,不敢以为定本也。
"其写这段序文时是1955年,并称自己从事革命工作,无暇亲写,故最后还是请了文字学家陈邦怀先生整理成书,特志感谢云云。读了这一段说明,这可以看出马氏对待出版物是多么严谨认真,可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来形容,这也是虑及将传播士林,嘉惠读者,更是不敢有半丝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