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林彪魂归故里》目录及序言
《让林彪魂归故里》目录及序言
自序3
第一章、红军时期的林彪6
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林彪12
第三章、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14
第四章、解放后文革前的林彪19
1、林彪与朝鲜战争
2、林彪与高岗事件
3、林彪与军内反教条主义斗争
4、林彪与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
5、主持军队工作的林彪
6、林彪与七千人大会
第五章、文化革命初期的林彪30
1、林彪与罗瑞卿、陆定一
2、林彪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3、林彪与毛泽东“五、七指示”
4、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林彪“五、一八”讲话
5、林彪与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6、积极领导文革的林彪
7、文革派初见分歧
8、“七、二零”事件
9、“扬余博”事件
10、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11、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
12、对文革的分期
13、林彪与第一号通令
第六章、庐山会议及后来的林彪49
1、笔墨官司
2、外交思路
3、设不没国家主席
4、庐山迷雾
5、对庐山会议的解读
6、林立果与“五、七一”工程纪要
7、“五、一”节毛泽东、林彪失去和解机会
8、毛泽东欲罢不能的南巡
9、对林彪得知毛泽东南巡内容后的分析
10、对林彪出逃叛国的分辨
11、林彪死后毛泽东的困难选择
12、林彪与邓小平
13、林彪事件的影响
第七章、谁杀了林彪73
1、天杀说
2、自杀说
3、击落爆炸说
4、博斗说
5、毛泽东杀了林彪说
6、周恩来杀林彪说
7、江青杀林彪说
8、叶剑英杀林彪说
9、林立衡杀父说
10、林立果害父说
11、汪东兴杀林彪说
第八章、对林彪一生总的评估77
附件一:太平天国与文化革命
附件二:林彪“五一八讲话”全文及秋石客批注
附件三:毛泽东给江青的信全文及秋石客评注
附件四:林立衡向中央的交待材料
附件五:秋石客简介
自序
请人给不合时宜的关于林彪的书写序,无疑是强人所难,因此还是决定自己写点什么,以便于读者阅读本书。
几十年来,笔者逐渐形成了对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反思与破和立的整体思维方式,认为社会科学的任何突破都离不开反思与破和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本书就是笔者反思成果的一部分。
人必竟不是神,一生中总有让你心动的时候。我是对写文革人物颇感兴趣的,但关于文革的特殊人物林彪,像高岗、托洛茨基等扱少数人一样,左不亲来右不爱,争议特别大,因此也不想写他惹火烧身。然而,在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解放军四野的老兵,听他谈林彪时竟泪流满面,希望有人为林彪说句公道话,令我心跳不止,回来一直为此失眠。
思来想去,还是为他写点什么吧,算是了却那老兵的心愿,也让我能睡上个好觉,文章面世遭人骂,也只好认了。
有的右派因鲜明的立场而谈林彪比较到位,认为林彪一生无论在新、旧中国都是帮毛泽东办了许多常人办不到的坏事,全盘否定也罢,林彪抗日也有罪,阻碍了先进的殖民化过程,何况搞什么共产主义,更不可饶恕!有的右派貌似公正,表面肯定林彪的一切,用来反对毛泽东,更为狡猾。
有人云右派既反动又弱智,不理他们就是,是不对的,左派应该高度重视林彪问题才是,不应掩耳盗铃。然而左派却至今也没有认真正视一下林彪,对其做个深入的客观评价,非常令人不解,这倒是个大问题,值得笔者写点什么。
林彪是被历史迷雾罩住的人。对他的评价,比较公认的正面评价是新中国的军事家;对其负面评价的是毛泽东时代的反党集团头子及野心家、阴谋家和卖国贼,还有邓小平时代的反革命集团头子等。而在笔者看来,林彪是伟大的军事家,其军事学和战功无疑最大,远远超过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罗荣恒、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元帅,是现代的韩信,因而虽年龄最轻、资格最轻而荣登十大元帅排名第三;林彪还可以称之为政治家、思想家,他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林彪是不是野心家、阴谋家、卖国贼、反革命集团头子等,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笔者认为,现在的人们对林彪们认识大多都是被误导的。为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我决计从林彪的历史有简与有繁地写下去,这样即可以避免文章过长而讨人嫌,又可以不漏掉精华,实乃自认为的两全之策,以达到力求公正地评价林彪。
实际上,笔者对写林彪的一些东西的想法有几十年了,但一直因为材料不足和有违官方禁令等原因没有动笔。后来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些作家和当事人有关林彪的书和回忆文章,使我对林彪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但是,我对所有写林彪的文字都不十分满意,一是猎奇的多,二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多,三是有意贬低批判的多。
特别是近些年来,许多右派们利用写林彪反对毛泽东,更走上了邪路,这样做,不但于历史无补,而且不利于恢复林彪的本来面目。因此我写此书,尽量避免这些不足,力争还原于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林彪。当然,笔者也可能是五十步笑百步,未必能达到自己的愿望。
具体写法考虑了许多方案,最后选择了以历史实际发展过程为坐标,把林彪渗透其中,认为这样写可令读者有立体的、整体的感受,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当然,这样写有不易理解和趣味性不强之处,也只好任之。
因本书不打算展开写,所以尽量以事实和分析为主,尽量浓缩,努力给读者奉献一部关于林彪的不太长评传性的文字,以求填补一些对林彪研究的空白。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从林彪一九零七年十一月出生写至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死亡。后面又加了五个重要附件及笔者评注,以弥补主稿的不足。当然,完全可以把附件写进主文,但考虑效果不见得好,也只好任之。
第一至第三章的重点是突出林彪对创建新中国的卓越贡献和林彪在长期革命军事生涯中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性格特点。
第四章的重点是突出林彪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问题上坚定地站在毛泽东走社会主义道路一边,高举毛泽东伟大红旗和创造性地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方面的贡献。
第五章的重点是突出林彪坚定拥护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事实,指出了他积极参与文化革命的一面。
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分二个方面,一个是一九七零年庐山会议,另一方面是九、一三事件。
第七章的重点分析造成林彪死亡的历史和个人责任。
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概括。
第一个附件主要是想突出文革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左派内部分裂,而毛、林分裂后果最具有决定性。
第二个附件主要想突出林彪的政治思想,用来否定一些学者重林彪军事能力而贬低其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水平的误判。
第三个附件主要想解读毛泽东对林彪的文革初期看法。
第四个附件是想介绍一下林彪的女儿林立衡对九、一三事件的看法。
第五个附件主要是想让读者了解笔者的真实思想形成过程,为什么会写本书。
对庐山会议的评估,笔者突出了中国传统政治学层面,认为林彪未能理解毛泽东认可的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笔杆子和枪杆子要团结的“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政治方针,未能理解毛泽东在文革后期加强党的领导和抑制军队政治影响的意图,反而破坏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迫使毛泽东采取了过度的反应。
九一三事件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事件,笔者不大认同林彪要谋害毛泽东和主观故意叛国的结论,认为中共对林彪的定性和审判是有失公正的。
本书力求反映林彪的政治、军事、文化和思想特色,特别是涉猎了林彪与毛泽东历史上的十多次分歧,以证明林彪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真实为人,力扫政治界、学术界及民间存在的林彪拍马之类的谎言。
本书的难点是如何面对笔者非常推崇和敬爱的毛泽东与林彪晚年的分歧。毛泽东从中国及中国革命的百年大计出发,认为一人接班有风险,认为林彪的身体和对继续革命的理解不足,难以真正担当他的唯一接班人,而张春桥接班有可能更为合适。
另外,军队的作用过大不利国家的健康发展,因此主动采取了一些措施。遗憾的是,林彪最后不能正确理解毛泽东的意图,看不到江青、张春桥在毛泽东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位置,看不到江青、张春桥是文革的正宗传人,不适当地加以反对,造成文化革命笔杆子和枪杆子的分裂,给右派以可乘之机。
毛泽东同林彪相比,无论从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等方面毛泽东都高出林彪一筹;而林彪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相比,又高出他们一筹。笔者认为林彪事件是个伟大人物与小人物合演的历史性悲剧,其史学研究价值将经久不衰。
研究文革林彪问题,必须联系林彪整个一生,必须站在文化革命反修防修的全局高度才行,脱离政治角度和理论角度都是片面的。不联系林彪的一生就会出现片面性,不站在全局高度就会一叶障目。脱离政治角度就离开了毛泽东、林彪都是大国政治领袖的现实,离开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家的深刻影响的事实。脱离理论角度更是要不得,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组成的政治家活动,通常都是以理论为先导的。
搞繁琐的回忆录式考证也会把林彪研究引向误区,因为不但过多考证和回忆都会导向失真,而且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笔者是赞同列宁不大相信回忆录的见解的,因为回忆录会因记忆的错位和当事人的立场和利益所左右。
本书的重点是写林彪与一九七零年庐山会议和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找出了有关林彪问题的十几个疑点并对疑点做了尽笔者能力的分析,力求通过这些分析,证明林彪与毛泽东及江青的区别,证明林彪与林立果、叶群及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区别,证明林彪可能是被中央误判的,以利于对林彪的历史定位问题做出较公正的判断。林彪的问题,至多是理论和思想水平高低问题,是路线错误问题,谈不上反党和反革命。
本书也有文革简史的功能,有意者可研究之。
本书最后定为林彪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反映了笔者对毛林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书的副书名定为《让林彪魂归故里》,反映了笔者对林彪的研究所产生的强烈愿望,认为林彪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文化革命前和文化革命中都是有大功的,其在把毛泽东思想变成为新中国的军魂、党魂、民魂、国魂方面的功劳是至高无上的,其叛国和谋害毛主席都是很难成立的。即使林彪有些错误,在他的一生中也是次要的,林彪不同于叶群和林立果,是有资格魂归故里的。
目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政治家,应该敢于摆脱历史陈见,顺乎民心,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整体地、有机地看待中国革命史和党的历史问题,实事求是地进一步解决文革、六、四等重大历史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特别重要的是,明年是林彪的一百年诞辰,笔者期待本书会对读者、甚至于对中国当前政治家产生一些影响,令他们特别关注林彪的再思考和定位问题,如果真的能让林彪恢复其本来面目(至少是功劳远远超过过失),使其遗骸能回到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祖国,那将是一件促进社会历史和谐、公平、正义和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在决定本书正式出版的时候,有朋友建议将书名定为林彪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副名为让林彪回归故里,我以为然,因为这两个书名真正反映了我写本书的真正用意。
笔者就林彪的一生发表点看法,定有许多不当之处,还望读者谅解或指正。
本书作为学术交流型读物的完成,得益于许多朋友的帮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