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敏、艾菲、韦晴晴先后亮相央视大舞台(图)
他们的出现是如此亲切,也让这个春天增添了很多喜悦。他们或演唱着壮乡的歌,或演唱着我们熟悉的流行已久的粤语歌,从南宁一路唱到了国家级的舞台。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汪小敏、艾菲、韦晴晴、胡夏、卓君、谈莉娜,他们都曾经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大舞台登台亮相。加上前些年就已经登上春晚和民歌节舞台的陈春燕、廖鸿飞、赵羽等人,有人笑言,这个阵容几乎可以开一场本地明星的晚会了。
南宁新生力量在全国平台的集体井喷,无疑给我们带来自信,也传递出许多可以借鉴的思考。
从当年青歌赛这样比较单一的渠道,扩展到如今网络、各种选秀、平面媒体等立体的发展空间,想通过选秀出名,实现梦想的途径似乎更多了。但是,想到达理想的顶峰,显然要具备各种要素,比如实力、机遇和勤奋,在变化得越来越琢磨不透的娱乐圈,老将离去,新人奋起,越来越动荡的格局,究竟是下一轮机遇到来的起点,还是险象环生的困局,时间将证明一切。
曾经的辉煌属于过去,让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当下,从自身的特点,从年轻一代南宁文艺人适应时代的拼搏印记中,我们去寻找南宁文艺未来发展出路的众多可能性。
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壮语丰富的表现力提示了壮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保留了一份上古的天真。
优美酣畅的旋律,空灵的发音,可以感受到壮乡山歌世界里丰沛流淌的江河。
正是在这片肥沃的艺术土壤上,南宁的文艺人才正在脱颖而出。我们南宁文娱圈不乏汪小敏、艾菲这样的好苗子,他们一扫曾经尴尬的状况,故步自封的观念以及自卑的想法;同时也警醒我们,我们身边依然潜伏着大量的人才,他们默默贡献着精彩的表演,却少被媒体关注报道——如果不是因为在春晚上抛头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