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五经冯象 馮象譯注《摩西五經》前言

2018-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來是從欽定本抄的,只改了幾個詞,刪去四個看似無關緊要的逗號.然而每一處變動,都削弱了文句的節奏和力量.讓我們大聲念一念欽定本,感受一下經典譯文之雄渾悠遠;先知

原來是從欽定本抄的,只改了幾個詞,刪去四個看似無關緊要的逗號。然而每一處變動,都削弱了文句的節奏和力量。讓我們大聲念一念欽定本,感受一下經典譯文之雄渾悠遠;先知逝世,族人無盡的思念與希冀,如何全部託付了上帝之言:

如此,同欽定本的偉大傳統,即英譯者的歷史負擔兩廂對照,中譯者的幸運便一目了然:既有前賢譯經留下的寶貴遺產——屬於聖書卻未曾開墾的文學處女地——還有百年文學與哲學翻譯名家輩出,為我們鍛造了又富於感性聯想又適於抽象概括的文學語言。那全新的韻律與力度,靈活的句法和口語化表達,正是準確生動地再現希伯來語《聖經》的風格——“樸素、聖潔、雄健而熱烈”——所必不可少的語言條件。

本書的體例,一如先前的《創世記:傳說與譯注》。序言《誰寫了摩西五經》,簡介《五經》的文本源流及相關學術問題。附錄兩篇:一篇採訪,是應友人彭倫先生之請寫的,談到拙譯的緣起跟對聖書的看法,我想讀者會有興趣。

另一篇聖經年表,記錄一些於經文文本的生成、傳播有重要意義或可資對比的人物著作、歷史事件。書末的參考書目,則選列一批常用的基礎聖經學著作和《五經》研究文獻,俾便讀者入門探索。 拙譯所據原文,希伯來語《聖經》用德國斯圖加特版Kittel-Kahle-Elliger-Rudolph傳統本第五版(BHS, 1997),希臘語《新約》則取斯圖加特版Nestle-Aland彙校本第二十七版(NTG, 1993),皆是西方學界公認的權威。

同時參考古今各家評注並西文經典譯本,如希臘語七十士本、拉丁語通行本、德語路德本、英語欽定本、法語聖城本和猶太社本。重要的文字校勘、異文異讀、修辭釋義同文本片斷的分野銜接,均在插注中說明。

插注的好處,如《創世記/前言》所說,“一是方便閱讀,省去眼睛來回尋找腳注或翻查尾注的麻煩。二是放慢速度。《聖經》不是小說遊記,切忌快讀,只看個浮光掠影;應該一字一句細細琢磨”。此外,有幾章通行本的起止與傳統本不同,也注明了。

因為欽定本是按通行本劃分章節的,傳教士在華譯經從之。讀者若發現本書個別章節跟自己熟悉的舊譯(如和合本)不一致,可根據插注,對上舊譯的章節。 為方便排版、閱讀,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詞語皆用拉丁字母拼寫,省略長短音和部分軟音(dagesh lene)符號。

詞源或語音的演化方向,則以“>”表示。 希伯來語《聖經》裏以色列子民的唯一神('elohim)的譯名,民間和學界通作“上帝”,以與泛指的神或異教神相區別,拙譯從之。

漢語基督教諸派則各有選擇,執為分野,如神、天主、上帝。從學術角度看,自然是無所謂對錯的。原文為陽性複數名詞(複數表尊崇),可兼指眾神、天庭“神子”或天使,甚至陰間的亡靈(如《撒母耳記上》28:13)。

上帝的聖名,經文用四個字母YHWH表示。聖名至聖,不可妄呼,讀法早已逸亡。傳統上念作耶和華,實為避諱聖名的婉稱;即以希伯來語“我主”('adonay)的三個元音(a-o-a)訓讀聖名四音(y-h-w-h),重音落在尾音節而首元音弱讀(受首字母半元音[j]影響,a > e),即:yehowah,耶和華。

現代語言學家根據古希伯來語構詞規則、後綴及縮略形式(如“哈利路亞”,halelu-yah:讚美耶[和華]),以及古代文獻中的標音記載(如希臘文譯音),推斷應讀作:yahweh,雅威。

但這“雅威”只是學者構擬的“復原”,並無史料或文物的確鑿驗證;對於學界之外《聖經》的普通讀者,完全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缺乏歷史積澱的文學意境與宗教象徵。用於中文,就更顯得突兀了。“名無固宜,約之以命”;我想,與其照搬生詞,不如沿用約定俗成的譯名:耶和華。

《五經》各篇初稿,照例請內子批閱,逐句逐段提出疑問或修改意見;“牛毛繭絲,無不辨析”,許多細小的遺漏和不妥就這樣“逮着了”。所以我也期待着讀者諸君不吝賜教,不管從什麼立場觀點,助我精益求精。《聖經》的原文,無論希伯來語、亞蘭語還是希臘語,當初謄寫成書福澤流佈的時候,除了少數古歌古諺,大體是通俗易讀的。

我以為,理想的能夠立於母語文學之林的譯本也應當如此;和原文一樣,也要琅琅上口便於記誦而讓人感到親切,能使今日的讀者領會古人的精神乃至神的啟示,而不覺得文字隔閡。

欽定本的譯者班子裏有一位大學問家史密斯(Miles Smith, 1554~1624)主教。他本是屠夫的兒子,卻從小酷愛讀書,終於入牛津鑽研閃語(希伯來、巴比倫、古敍利亞和阿拉伯文),成為學界翹楚。

欽定本的前言便由他執筆,論述譯經的原則,寫得才華橫溢,是十七世紀文學的名篇。其中有這麼幾句: 譯經,不啻打開窗戶放進光來,又如敲開果殼給我們吃果仁;是拉開帳幔讓我們望見至聖所,是移開井蓋幫我們取水——彷彿雅各發力,掀開那井口的大石……(《創世記》29:10)。

是的,人都怕落入永生上帝的手裏(《希伯來書》10:31),但其實那是得福,到頭來要享永恆之福:每當上帝給我們訓示,就聆聽;當他將聖言置於我們面前,就誦讀;當他伸手召喚,就回答:我在這兒!

“我在這兒”(hinneni),是亞伯拉罕、摩西和以色列子民蒙上帝召遣時的應答(如《創世記》22:1, 11,《出埃及記》3:4)。我希望,當我最後發力,移動雅各之井的大石那一天來臨,也能如此:hinneni。

二零零六年六月於麻省新伯利港鐵盆齋

牛津大學出版社是牛津大學的一個部門。在全球出版,推動牛津大學在研究、學術和教育領域進一步實現其臻於卓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