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李延平 李延平(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2017-09-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延平(1903-1938),1903年3月9日出生在吉林省延吉县城郊一个贫农家庭里.1913年,他进入本村私塾读书.1915年,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第二年,当时

李延平(1903-1938),1903年3月9日出生在吉林省延吉县城郊一个贫农家庭里。1913年,他进入本村私塾读书。1915年,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第二年,当时只有13岁的延平就来到附近一家皮铺当童工。

十年之后,他又因皮铺倒闭而失业。1928年,他在亲友们的资助下,来到哈尔滨学开汽车。但是,当他刻苦学成之后,却到处得不到录用。因此,他怀着对旧社会愤慨的心情,离开哈尔滨,返回家乡,与父亲一起种地谋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李延平耳闻目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种种侵华暴行,使他忧心如焚,继而在胸中燃起了强烈反抗的怒火。1932年1月,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他决心奔赴抗日救国的疆场。这时,李延平已经是一位有两个儿子的父亲了。

临行前,他深情地嘱咐两个孩子:“你们在家里要听妈妈的话,等爸爸把日本鬼子赶走以后,咱们再在一起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建设咱们美丽的家乡!”就这样,李延平告别了亲人,离开家乡,跋山涉水,来到黑龙江省宁安县,参加了救国军,他先后担任了救国军补充团团部副官和作战参谋。

1932年2月,补充团在共产党员李延禄、孟泾清的领导下,接连攻克敦化、额穆、蛟河,给敌人以沉重打击。3月中旬,日军上田支队配合自哈尔滨东来的天野少将所率十五旅团,向宁安境内救国军猛扑过来。补充团担任阻击由敦化北上的日军上田支队,当敌人窜犯到南湖头墙缝时,我严阵以待的抗日勇士们,在一片喊杀声中,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

经过激战,歼敌80人。在这次战斗中,李延平表现得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因此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墙缝战斗之后,上田支队残兵败将经松乙沟向宁安方向逃去。经过研究,补充团长李延禄将迫歼逃敌的任务交给了李延平等同志。3天后,他们带队迅速赶上了敌人。遵照上级部署,他们利用松乙沟春暖、木干、草高、风大的特点,首先封锁了敌人的退路,接着便向敌人发起了“火攻”。不多时,整个松乙沟浓烟翻滚、火光冲天。结果,又使许多敌人葬身于火海之中。

李延平自从参加抗日斗争以后,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培养教育下,无产阶级的立场更加坚定,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在历次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屡建战功,所以,在1932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李延平被任命为执行特殊任务的绥宁游击支队的支队长。不久,他带领游击支队队员70多人,智取了绥宁公司,缴获步枪60多支和其他许多军用物资。到这时,游击支队已发展到100多人,共编为3个分队。

1933年1月,李延禄将原抗日救国军一部,改编为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游击总队。李延平同志继续被任命为游击支队支队长。李延平率领的抗日游击支队,每到一地,都和当地群众建立了鱼水深情,并得到了群众的热情支持。

1933年2月,李延平率领第二分队在东宁县万丈沟一带活动。有一天,他们从群众中得到消息:有三辆满载布匹和棉花的敌军运输车,将在第二天上午由此地通过。李延平当即开会,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部署。

果然,在第二天将近中午时,三辆敌军用汽车,在九名伪军押运下,沿公路缓缓开来。当汽车进入我伏击圈后,李延平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四起,十几分钟后,汽车不动了,押车伪军有的打死,有的交了枪。战斗结束后,李延平同志决定把三汽车物资全部分配给当地群众。老乡们一边领棉花和布,一边高兴地说:“抗日游击队真是为国为民的好军队呀!”

4月间,李延平率队在密山县与杨泰和领导的抗日游击总队会合,共同战斗在石头河子、柳毛河子和滴道等地区。

为了提高我党政军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才能,根据党的指示,李延平于1933年冬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军事科学知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1935年冬,李延平根据党组织的安排,重新返回到东北战场。他到部队任职之前,首先回到了延吉家乡。在这里,他看到了离别4年之久的妻儿和爹娘。这是多么值得留恋的亲人和家乡啊!但是,由于革命事业的需要,他在家里只停留了短短的两天!在临走的时候,他告诉亲人们:“我不在家,家里确实有很多困难。将来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将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有吃有穿的幸福生活!”这些,就是延平和家人说的最后几句话。

李延平告别了家乡,刚刚踏上战斗岗位的时候,就迎来了新的考验。当时,为了向中共吉东特委请示汇报工作,他来到了牡丹江市。一天,他穿着便装,在中共勃利县委书记李成林同志警卫员的陪同下,刚走进一家旅馆(我党秘密联络站)时,忽然发现一个彪形大汉皮笑肉不笑地迎了上来:“哎呀!

这不是老军长(指李延禄)的兄弟吗?真是难得在这里见面。请等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咱们一定得在一起好好喝几盅!”看到这种情景,延平机警地预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所以,他立即换上了李成林警卫员身上穿的伪保安团军官的服装。当这个叛徒带领敌人赶到旅馆时,延平已经风度翩翩地搭乘伪军的军车离开了这里。

1936年初,党中央调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进关。组织决定由李延平接任抗联第四军军长职务。3月中旬,李延平与李延禄于勃利附近相会。为了欢送李延禄入关,抗联第四军与第三军四师联合,攻打了驻守在勃利和桦川两县交界处的二十五金矿的日伪军,缴获一批枪支、军马等战利品。李延平参加了这次战斗。战后,李延平亲自率队送李延禄经密山赴苏。

同年6、7月间,李延平率领部队活动在富锦县西山里大叶子沟一带,带领部队成功地袭击了宝清七区几个伪甲所,开辟了李金围子、下道口和三道岗一带的抗日游击区。

同年冬,抗联第四军在大叶子沟建立了密营。在这里,他们有计划地对第四军干部战士进行了冬季整训。李延平亲自上政治课和军事课,他向学员们讲授民族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讲授无产阶级的战略战术思想和进行实际的军事训练等等。军部秘书彭施鲁担任文化课教员,教学员们识字和唱歌。在这里,他们还成立了由20名妇女组成的被服厂,以保障战士们的后勤供应。他们对革命胜利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李延平挥笔写下了一首诗: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我们在各个战场上都打胜仗,

为了从祖国领土上赶走日本法西斯,

同志们不断地战斗在寒冷的疆场。

脚下的雪花越铺越厚,

霜雪凝成的冰溜越挂越长。

严寒不能把英雄们吓倒,

千万个神枪手挥动着步枪。

冻得麻木的手继续着射击,

尽管血水脑浆溅满了衣裳。

把抗日游击战争进行到底,

胜利的火花闪耀着一簇簇红光。

抗联第四军在李延平的领导下,部队不仅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数量上也得到很大发展。到1937年1月,部队已经发展为4个师,10个团,共2000多人。

由于连续不断地艰苦作战和长期的营养不良,李延平于1937年8月患了重病。他带领十几名战士在宝清县凉水泉子山里养病时,不料被敌人探知。几十名伪军偷偷地摸上山来。李延平听到报警的枪声后,一边沉着地指挥战斗,一边部署转移。不多时,便打退了敌人,脱离了险境。

同月底,李延平在病愈之后,率领第四军与第五、六军各一部相配合,共同进行了攻打凉水泉子的战斗。在战斗中,李延平指挥第四军和第五军一部,在宝清县城和凉水泉子之间的二道河子公路上,胜利地完成了伏击援敌之任务。歼敌20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100多支。

1938年春,日本关东军接连调动大批兵力,向我抗联活动的三江省地区,发动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面对这种严重的形势,中共吉东省委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打通与其他抗日军队的联系,制订了西征计划。

5月下旬,第四军党委在对计划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具体部署后,便和第五军一起从富锦、宝清一带出发,开始了西征。李延平同志担任第二路军西征部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西征部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边战斗边前进,于7月8日到达苇河县(今尚志县)东北部。

7月12日,第四、五军主力部队在李延平等同志指挥下,攻打了楼山镇。这次战斗,缴获敌人机枪两挺、步枪百余支、子弹万余发,还缴获了大量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

楼山战役之后,我军处境更加艰险。敌人从四面八方调集了大量日伪军,在飞机的配合下,对我西征部队进行了围追堵截。当抗联第四军西征部队在李延平等同志带领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于8月中旬进入五常县境、攻打冲河之后,遭敌人大部队的重重包围。在战斗中部队被打散,李延平与王光宇率七名战士突围后坚持在五常、珠河一带与敌人展开了新的艰苦卓绝的战斗。

正当李延平同志满怀信心与敌人周旋的时候,1938年11月20日晨1时许,被叛徒苗喜春等三人杀害在一面坡西南沙河子南沟里。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李延平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只有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