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大夫 飞翔在乡间的小燕子——访桂平市蒙圩镇人大副主席李小燕
"妈妈,你今晚上加班吗?又加班!"这是桂平市蒙圩镇人大副主席李小燕3岁半的女儿最常说的一句话。近日,李小燕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微笑着说,没办法,自女儿四个月大开始,她每天只有在吃饭、洗澡的时间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母爱,孩子也只有这时候才能享受一会儿妈妈的疼爱;每天,她除了做好日常的中心工作,晚上还要加班研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写好当天工作内容的记录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这是她这些年养成的一个习惯。
从高薪白领到基层公务员
李小燕是桂平市罗播乡罗北村人,生于1985年。她从小勤奋好学,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外企工作。工作之余,她报读了日语学习班,达到初级日语水平。工作的两年间,她有一种失落感,这里什么都向钱看,人与人之间很冷漠,没有归属感,工作表现得再好也没人认可。
经过一番思考,她辞去了这份薪水较高的工作,毅然选择报考国家公务员。2010年,她被录用为平南县大坡镇干部,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路。2010年至2015年春节前,这几年在平南县大坡镇的基层工作让她深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真情。她用两个月时间熟悉人口普查知识和其他业务,辛勤工作,不怕困难,被评为"贵港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个人"。
2015年春节后,李小燕被调到桂平市蒙圩镇担任人大副主席职务。她吃住在单位,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快就熟悉了所有挂点村的基本情况。她每天都下到村里,指导督查村干部推进各项工作。
精准扶贫识别工作开始后,她接受镇领导交给的重任,全面负责这项工作。面对这项从未接触过的任务,她硬是花了几天时间,啃完了两本厚厚的资料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反复思考。用她的话说:自己看懂了、理解了才能培训其他工作人员。她制定出精准识别工作的培训方案,和全镇干部一起学习,把业务学懂,吃透文件精神。在镇里召开宣传动员会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到各村委会进行业务培训。
精准扶贫识别资料表格内容有97项之多,她逐项对各组工作队员耐心地进行指导。在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时,她的手机响个不停,镇里的工作队员不时来电求教,她不厌其烦地讲解,有时候同一个问题每天要回答好几次。在村里遇到一些具有共通性的实际问题,她就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到办公室整理编成一本小册子,第二天早上分发给各个工作队,方便大家随时参照。
精准识别工作开展初期,这样的小本子一连编了7册。后来为了更好地交流,她建立了微信"蒙圩镇精准识别工作群",所有工作队员都能在群里学习、提问,作为群主的她时刻关注着队员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处理,大大提高了全镇精准识别工作的效率。
用心推进精准扶贫识别工作
进村识别工作初期,群众不太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对工作队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认为这是政府在走形式,到头来,喜欢把谁列为贫困户谁就是,调查只是做做样子。
李小燕是个认真干事、常为他人着想的人,更是个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担当的女人。为了尽量不影响村民的生活和劳动,她把开展工作的时间和群众的作息时间错开,早上7点多钟,赶在村民外出前,进屯入户调查情况;白天在办公室处理业务,晚上,等外出劳动的村民回家后,她又和同事们下到屯里,与村干部一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
在会上,她耐心地为乡亲们讲解精准识别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请求群众配合与理解。
有时候,会议结束时,夜已深,丈夫打来电话,说担心她的安全,李小燕说,怕什么,乡亲们都认识我呢,还有同志们都在一起,放心吧!他们每天行走在村里,用真诚、汗水和辛劳,终于赢得群众的理解。各个行政村在她的指导下,严格遵守每一项操作程序,经过公示,评选出一批符合政策、符合民意的真正贫困户。
"目前,曹良村总人口3800人,39户贫困户共158人;流澜村总人口5320人,贫困户110户共503人;西村总人口3382人……"
"曹村屯曹广新户,6口人,属于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夫妇俩生育有3个子女,外加瞻养一个老人,家庭收入全靠曹广新一个人务农和平常在工地干建筑工为收入,他们的子女都是在读大中专学校的学生,这户曾得到雨露计划的扶助……"
"中屯的曹德金,现年38岁,全家6个人,3个子女,一个老母亲,一个患有精神障碍的老婆,家里家外全靠他苦苦支撑,属于‘十二五’贫困户,现在也属于建档立卡户,我们建议他走种养致富的路……"
李小燕对镇里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比家里的事还清楚,随时准备回答上级领导和群众的提问。
"我既然接受了这项工作,就要比别人想得更多、更远,天天在思考,时时记着工作进度,不仅是我负责的村,全镇各行政村的进度也要记在心里。"李小燕说。
以项目建设带动精准扶贫
经过桂平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和多方面的争取,一些项目如桂平市顺欧碧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陈皮柑种植项目、玉柴桂平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桂平市首个小型光伏发电站扶贫样板点、桂平市致敏扶贫创业园等相继在蒙圩镇落户。这些项目落地需要使用大量土地,涉及用地问题,就要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与村民达成共识,签订土地租用协议。
李小燕有时候周末匆匆赶回城区的家,第二天又早早起床,做好家人的早餐后,把女儿也一起带到蒙圩镇。懂事的女儿和小伙伴们在政府大院一起玩耍,半天过去,一直到李小燕从村里办完事回来,才想起女儿还没吃午饭。她心里,更多的是对女儿的歉疚……
为了加快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所用土地的流转,她每天与工作组的同志们一起,常驻在项目用地所在村委会,组织村干部、村民开会联络,群策群力,宣传项目为群众带来的长久利益,以及国家对生态型发电企业的支持和推广意义;在流澜、曹良、棉宠村野外丈量土地、确权、签定土地流转协议书,处理土地流转时遇到纠纷等等,一天下来,人累得无法形容。
4月22日上午,流澜村举行生猪扶贫发放仪式,岑新桂等50户贫困村民每户领到100头生猪苗,每头生猪重约12公斤。蒙圩镇联合各扶贫单位在流澜等贫困村详细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该镇扶贫攻坚作战图,全面开展挂图作战,明确各村的脱贫行动方案和脱贫战区;以村民意愿为主,发放生猪苗引导贫困村民养殖增收,跟踪服务为辅,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油鼓劲。
5月22日,桂平市在蒙圩镇流澜村成立首个扶贫光伏发电样板村。扶贫样板点梁志勇等10户贫困家庭,已陆续安装光伏电站(3000W),并在屋顶安装太阳能板,开始并网发电。根据观察统计,目前每户24小时内发电上网约20度,每月平均发电360余度,月收益至少360元,年收益4300元,电站使用寿命25年,总收益约11万元。
该项目由当地扶贫部门引进广西先行能源科技企业给予帮扶,计划发展100户贫困户为扶贫目标,安装价值约270多万元的太阳能板。
在这些活动举行前,李小燕在屯里和贫困户户主谈心,讲解当前我市精准扶贫政策,说明发放生猪给贫困户养殖,只是引导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业的一种方式,还达不到真正脱贫致富的效果,鼓励大家多到其他乡镇参观种植或养殖产业,增强致富信心,不等不靠,勤劳发展种养事业。
贫困户对扶贫光伏发电政策的理解和接纳一直离不开李小燕的努力。她为了把这一新鲜的帮扶形式宣传到位,多次到贫困家庭耐心讲解,使他们从认识再到接受,进而配合企业、电力部门的工作;她认真对照政策要求,按程序完成建档立卡、信息录入,再到精准帮扶,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帮扶户。
同月24日,桂平市致敏扶贫创业园正式开园。该园在4年前通过土地流转租用面积约300亩,分区域种植绿桐、辣木、苏木、红枣、套种西瓜等长中短期经济农作物,计划总投资约5000万元,现已投入500多万元,每年按时付租金给当地70多户农户,约500个村民、10多户贫困家庭直接受益。
创业园的顺利开园,也离不开李小燕和同事们的协助。他们在全镇范围内动员村民踊跃参加该企业举办的各类种养知识培训班,聆听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引导农民通过科学、生态的方式种植各种中药材,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李小燕介绍,村民韦树香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他家租出的责任田最多,有6亩多地,每年可收到租金5000多元。子女在外打工,他和老伴留守在家,田地流转出去没有荒芜又可增收,确是解决缺少劳力问题的最好办法。
蒙圩镇自去年开展精准识别扶贫工作以来,流澜村的精准扶贫项目——桂平市首个小型光伏发电站扶贫样板点,成为全镇扶贫工作的亮点,引起各级媒体的报道和各级领导的重视。
"每每看到这些因病或因读书子女众多,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村民,看到他们家徒四壁的景况,我就很心酸。通过我们的努力,贫困家庭得到帮扶,我们就很快乐,累点没关系。我是一名中共党员,我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代表党为人民而工作,我无愧于当年对这份工作的正确选择!"李小燕说。
在蒙圩镇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李小燕就像一只飞翔在乡间的小燕子,每天快乐而忙碌地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