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持专访 专访香港导演李力持:无厘头就是心理按摩

2018-03-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三联生活周刊:请问在无厘头文化流行10年的情况下,为什么香港现在反而没有10年前那样的无厘头喜剧大作,也没有出现一个可以承接周星驰衣钵的喜剧演员?李力持:这个需

三联生活周刊:请问在无厘头文化流行10年的情况下,为什么香港现在反而没有10年前那样的无厘头喜剧大作,也没有出现一个可以承接周星驰衣钵的喜剧演员?

李力持:这个需要基本功,一边练一边学,但是现在年轻人、娱乐圈都不推崇什么磨炼,要很快就红起来,一两年就红,三四年就到顶,五六年就要赚够钱退休了,急功近利。周润发、成龙、周星驰这些演员,他们是天才,你看看他们打基本功的时候多惨,成龙在拍《蛇形刁手》的时候,在片场里,一打就是30天。

喜剧这个东西也是这样,周星驰在一开始做儿童节目主持人的时候,他就是在磨炼,看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受不受观众的欢迎。香港的老板,他们什么都懂得,拍戏,导演,他知道什么东西卖起来最保险,弄个海报,好多明星在上面,你一见到就开心。

明星一多,预算就高,接下来怎么办,就把整个拍摄的流程压缩压缩,从20天,到18天、15天,甚至7天,结果就没有故事了。

明星是什么,明星还是人,还是要包装,需要去指导。现在香港是对明星、艺人过度开发,一个人红了,所有的戏都找他,为什么,唯恐他/她第二天就不红了。结果就是在这个动漫时代,在香港却难找到很“喜番”的年轻人,我拍这个新戏《妃子笑》用的全是新人,不是为了炒作,找什么周星驰接班人,就是想好好讲一个故事。

三联生活周刊:那在您眼中无厘头喜剧的精髓是什么?在您与周星驰合作了10年,7部电影后,它有什么样的变化?

李力持: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小人物的成长,是观众永远喜欢的故事,无论是周星驰与我合作的作品,还是我自己的作品,都是以这个主题。即便是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武功很高,但是他在家里还是个小人物,被老婆搞得很惨,没有人理解。

小人物通过努力,或者获得超能力,当了英雄,这个永远是很有意思的主题。《西游记》就是中国最传统的喜剧了,孙悟空就是无厘头嘛,不守规矩,自娱自乐。你说的那个变化可能是《喜剧之王》吧,《喜剧之王》根本是我们有意“欺骗”大众的一个尝试,这个根本就是“悲剧之王”啊。

因为以前我们老是在那里胡闹,观众和自己都不过瘾啊,因为戏剧里最重要的是矛盾,矛盾越大,才有创作空间。所以我们就是对那些平时老说我们胡闹的观众说,过来看呐,过来看呐,喜剧之王;然后进了电影院再让他们发现,有多残酷,有多感伤。就是后来的《少林足球》,也不像以前那样结局是皆大欢喜了,总有点惆怅。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周星驰的表演风格也是追随您的这种观念上的变化而变化了?

李力持:我不是他,也不会代表他去这样那样说,但是香港的喜剧风格是有一个很长的积淀。包括早期卓别林,我觉得喜剧就是给心理上的按摩。香港一开始喜欢很低级的喜剧,“屎尿屁”,扮女人,我们就要从这里面发掘出一种风格。

我们这些人都是被影评人骂大的,甚至到了《唐伯虎点秋香》还是在被骂,说怎么去拍这样的东西。另外风格上的一个转变就是对白的影响力逐渐淡化,强化动作,现在我一谈《破坏之王》、《食神》,大家可能最先脑子里面反应的是动作、场景。

喜剧最重要的元素是Situation,就是场景、背景,它好玩就好玩在那种强烈的对比,颠覆一切传统。007是英俊潇洒的英国特工啊,唐伯虎也是大才子,黄飞鸿也是很严肃的民族大英雄嘛,可我去拍那个黄飞鸿笑传,让谭咏麟去演一个装腔作势的黄飞鸿,没有本事,全是靠身边三个徒弟在做戏,是不是跟现在的明星一样,都是包装出来的?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被我们记在心里的那些经典场景、道具和笑料,比如“要你命3000”,“乾坤烧鹅”和“蒙面加菲猫”是如何产生的?是受生活中的启发还是工作室里的灵机一动?

李力持:这些说来说去,其实也就是传统戏剧里面的矛盾产生的张力。你把张力突然用别的方法卸掉,就是好笑了。比如如何品评一道菜好吃不好吃,从品相味道上说得太多了,干脆不如说一下厨师,说他长得丑嘛。“国产零零漆”里面的“要你命3000”,最初的构想也是从鸟山明的“天才博士和机器娃娃”里面来的。

还有里面枪毙那一场戏,就是把几个经典的笑话连续在一起,刺激不断升级。你说你被冤枉,我演的盲人还因为偷看机密被枪毙,你说你认识局长,局长的儿子也在前面要被枪毙,最后你说你用武功,前面一个武功高的已经被火箭筒干掉了。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来,让整个张力到高潮,No way out,最后一下子,阿漆拿出一百块钱,什么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