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财经主持人陈伟鸿:在央视没有什么靠山
他是一位不卑不亢、拿捏到位的对话者,虽专业而内敛,虽内行而平和;面对全球工商巨子,他潜心营造的话语场为观众洞开商业与人生的独特境界,令枯燥而严谨的财经话题平添个性之美和交锋之趣。”这段由《新周刊》撰写的颁奖词,见证着陈伟鸿的独立之路。
1.Q:继白岩松、崔永元、芮成钢等一众央视主持人出书后,您也推出自传《惊鸿一瞥》。您曾说,“十年之后,终将一瞥投向自己。”在央视工作了13年后才出书,原因何在?现在的这个书名的英译名叫seeunexpected(意外之见),与其他主持人出书相比,您的新书有哪些独特之处?您想通过这本书,给大众和社会一个什么样的交待?
A:出书,其实是自己在职业生涯当中的一次暂时歇息。在央视已经工作了十几年时间,跟《对话》共同成长。这十几年中,我一直是奔跑和饱和的状态,来不及充电,来不及欣赏两旁的风景,甚至来不及回头看一眼。出书,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回望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它是一个机会,借此我能够重新梳理这十几年来自己所看到的一些人和事,对于未来如何继续走好自己路,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出书一直是我职业生涯中被人关注的一个层面。我到《对话》的第二年,就有出版社来找我谈出书的事,此后的每一年,几乎都会接触很多出版社。似乎给我的感觉是,别人总是比我更着急出这本书。但是,我始终觉得书的内容和厚度才是最重要的,不能为出而出,所以,我始终在过去这些年都没有动心。
我觉得,自己看到的还不够多,自己想的还不够深,没有足够和清晰的视野与观众一起分享,所以并不急于做这件事情。当然,我很高兴看到我的同事,他们一本接一本地出书。
今天,可以说,《惊鸿一瞥》汇集了自己在过去职业生涯中的一些思考,也可以说是换了一种方式和观众在延续着“对话”。如果说,观众在《对话》上,看惯了与我的一种交流方式,那么,当他捧起这本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从书香中,从字里行间中,他所熟悉的那位主持人又出现了,但是,这次他可能会带来一些他并不熟悉的神秘感。他可以通过这种对神秘的探究,去了解更多渴望了解的东西,就像你刚才提到的这本书英文的名字一样。
这本书英文名字当中,有一个特别好的字就是unexpected,它的含义就是出乎你的意料或你没有想到的。实际上,每次很多人都问我,除了电视上呈现的你和那些强人的对话之外,还有一些什么?我希望这本书可以打开他们心中的问号。让我们看到,除了45分钟的电视《对话》之外,在我的背后还有哪些细节,哪些思考,哪些触动,哪些喜乐哀愁,甚至可能会让那些意想不到的内容冲击他们的视野,带来一些不同的阅读感。
2.Q:我们注意到,您和其他那些强势主持人不一样是,除了您的工作之外,很少有您个人新闻出现。您是不是故意隐藏自己,而选择通过出书这样一个时刻一下子绽放呢?
A:在我的概念当中,工作和生活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色彩。在工作中,可能我有更多内容愿意和关心我的节目、关心我成长的观众分享。在生活中,因为有大量工作,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时间已经所剩无几,那么,在这所剩无几的空间中,过去我也一直没有找到更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所以,也没有把很多的心思和重点放在个人生活宣传之上。
3.Q:您作为央视的当家经济节目主持人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著名企业家王石曾评论您的主持风格时说,你长于和平等地和采访对象对话,既不是故意引导,也不激怒对方。你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一条温和路线?
A:在所有主持人培训或者以谈话为主体的节目类型中,人们往往都会强调“平等”这两个字。但是,很多时候,要真正把“平等”落实到面对面的对话中,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主持人在对话中是掌握主动权的。对他来说,如何界定主动权,如何使用主动权,都是一种考验。
我认为,如果你无故地放大这种主动权,也就是说,在所有材料被你提前占有的情况下居高临下地俯视对方,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但是,那是很冒险的举动。你也许在瞬间赢得了一种内心的虚荣和满足,但是,对话者并不会因此而觉得你的采访功力有多么高深。
反而是,当你以平等视角来凝视对方,以平等的语言来沟通,甚至是以平等的坐姿或者其他身体语言来传递出“愿意跟他平等交流”的愿望时候,你便给受访者带来如沐春风的感觉,或者说给受访者带来一种信心。
这种信心传递的信息就是:今天我们将会平等地来对一些问题呈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家有共同的谈话空间和目标。当你营造了这样一个氛围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都会水到渠成。
当然,我觉得,每一位主持人的呈现方式与他的个性也有很大关系。电视并不是一门表演艺术,大家更多地是呈现出自己真实的状态。我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人,所以,我就不可能在节目中刻意地扮演一种盛气凌人的角色。我更愿意或者更喜欢的是,在平和的状态之下让对方融入其中,能够敞开心扉。在未来的主持生涯中,它将一直是我的追求。
4.Q:您是学英文出身的。我们发现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特点,凡是英文好的主持人一般都会很快胜出。您觉得,英文功底在您的主持生涯中起到什么作用?
A:特别巧合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优秀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有学英文的背景。首先,学语言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会比较强大和自如。电视是一种表达性媒体,我就有可能更有机会和能力去辨别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好,表达什么样的内容更能抓人心。这是学语言的一个优势。
尤其说到学英文的,在现代的国际交往中,就更让具备一定优势。当今社会是一个更加多元,也更加有对话机会的世界。中国和世界交流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多,融入程度也越来越深。每次和那些国外嘉宾交流的时候,我可以使用英文,便会与他们迅速拉近关系,尤其是在制作节目之前,可以很直接地跟他们沟通,了解到他们的状态和想要表达的内容。
5.Q:在书中您,谈及与央视另一位主持人王小丫的友谊和对她的欣赏。您如何评价与您同样作为央视财经频道的当家主持人?在央视,您最欣赏的主持人是谁?
A:当我还在厦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中央台在我看来最火节目是《实话实说》,当时小崔式幽默瞬间横扫整个屏幕,也一改往日主持人必须要科班出身或者浓眉大眼等等,颠覆了很多传统认知中对主持人的定位。
进入到央视之后,我便与同频道主持人打交道更多一点。小丫当年是以益智类节目——《开心辞典》主考官形象进入大众视野的。但是,她告诉我,其实她一直都对经济很感兴趣,她主持过《金土地》、央视年度经济人物晚会等等。
她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观众能够接受、更平实的表达方式,诠释一些比较深奥的经济道理或经济现象。我觉得,在财经频道,主持人需要有这样一种能力,做转换器:可以把高深的东西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东西,把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和整个经济理论或经济原理进行更多对接。
6.Q:在您的朋友圈中,鲁健跟您基本上是一个风格,但是王凯就觉得不太对路。那么,您欣赏的主持人风格是不是多元的?
A:对!就像水无定势一样,没有一个人可以概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某一种所谓的主持标准或风格。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屏幕也是多元化的,也就要求主持人形象和特色也是多元化的。我自己身边的这些朋友,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很多面的表现。常跟他们一块交流,我可以吸取很多养料,不断充实自己。
7.Q:谈及主持人的多面性,我们要问一个好玩的问题。近日,您正在秘密担纲引进版美食真人秀栏目《味觉大战》主持人。据我们所知,这是一档与您一直以来儒雅睿智、从容平和的主持风格大相径庭的节目。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您曾经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后来成为新闻节目主持人,现在又要转向娱乐型吗?这是否代表着某种潮流变向?
A:《味觉大战》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引进火爆全美的《TheTaste》(味道)版权、再进行升级优化的一档大型美食真人秀节目,预计于2013年11月奉献给全国观众,节目亮点在于三位导师分别由跨界明星、顶尖厨师及美食家担任,专业突出,个性鲜明;选手厨艺比拼与个人故事相结合,赛制激烈,情节动人,我有幸成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
对我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转型。从表面上来看,它和我主持的严肃、高端的《对话》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个节目最初打动我的是“真人秀”三个字。真人秀是风靡全球电视界的表现方式,而对于央视来说,之前很少涉及真人秀这类节目。这次刚好是我们频道自己来打造一档引进国外版权的真人秀节目,在制作、模式上都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是一个既保守、又创新的人。我愿意说,《对话》已经有13年历史,它有很多特点,不应该被轻易替换或取代。但是,我又愿意在电视这条很深的河流中,去寻找一些新的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主持《味觉大战》是主持《对话》的风格延伸。
因为,它们都是把“真”字放在了最前端的。《对话》在一问一答中接近事实真相。而《味觉大战》是在淘汰和选择中呈现世界的真实。因此,它们具有同样的理念和追求。目前,这个节目正在秘密的制作中,还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样的,但是,仅仅通过一勺美味就能来决定乾坤的事情,会在这个节目中发生。
它有趣、吸引人,同时也很残酷。我觉得,它很像是我们身边真实世界的写照。因此,它不仅仅是一档美食节目,更是一档超越美食的节目。从中,可以看到人性,可以看到人生,可以看到成长,可以看到喜悦、泪水、欢笑等等。
8.Q:有人说,央视是一个极深的水潭。央视在您生命中处于何种地位?很多知名主持人离开央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十几年来,您为什么坚守在央视?
A:在进入央视前,我曾有过不同的职业,也服务过不同的机构和单位,而央视是在我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一站。从成长到成熟阶段,我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得到的锻炼的。
我在央视没有什么靠山,完全是单打独斗上来的,就是通过一场比赛,然后被大家看到你的能力。幸运的是,在看到你能力的同时,还有人给你提供机会和平台。而对自己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虽然当初刚来的时候还是很犹豫的,就像书里面写的“反复、纠结”。人在任何时候做选择似乎都有这样的难题在考验你。最幸福的是没有选择的时候,就一门心思那么做,因为没有第二条路。但是,当你有了第二种选择的时候,反而增加了痛苦,需要去权衡选择背后的利弊,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有烦恼了。所以,我始终认为,如果说没有选择的话,人其实是很幸福。
近年来,确实有一些同事纷纷从这个平台上起飞。其实,我非常祝福他们。因为,每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需要拥有不同的生命阅历和体验。对这些同事来说,他们在追求自己更好的发展,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也许他们会在今天这样一个电视、互联网视频交相辉映的时代中胜出。他们离开了这个平台,就会有更多新的选择和尝试,所以,可能也会有更多新机会在等待着他们。
9.Q:您接触过许多世界政要和企业家,也与国内很多企业家是好朋友。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上得了您的台面。那么,您的选择标准什么?在您看来,这些强人的有何特质值得大众学习?
A:之前有人开玩笑说,《对话》的嘉宾可以用三大来概括——“大官、大款、大腕”,这是对高端嘉宾的通俗解说。这些嘉宾身上一定具有某种光环,在普通人眼中会觉得他们很牛。在我们节目创作组眼中,他们是有影响力和引领力的,能够带领整个行业或时代向前发展。他们本身领导能力很强,可以去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这正是我们选择嘉宾的一个重要标准。
当然,这个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节目创办之初,中国刚刚与世界接轨,人们期待自己崇拜的中外嘉宾能够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以前,只是听闻大名和事迹,但是从来没有机会真正地走近他。《对话》一开始就给了大家这个机会,让所有中国观众可以在自己的电视机中通过中国的电视节目来看到这些政治家和企业家,在每一个历史关口或者抉择时刻的思考、艰难和成功。
其实,我们希望让大家看到的不只是成功的一面,更关键的是让大家知道他因什么而成功,为成功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是更有价值的思想内容。我们一直强调,要通过和嘉宾的对话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有思想、有深度,这当然也是我们嘉宾的选择标准。
10.Q:13年前,《对话》的节目形态非常先进,13年后,在一个互联网和娱乐时代,《对话》栏目是否太稳定了?像这样朴实形态的栏目,今后如何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
A:其实,我们这个节目在13年中也是不断地改变着,创新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的。但是,我认为,就像一家百年老店一样,在历程当中虽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一定又会有一些东西是要永远去坚守的。
《对话》离百年老店还很远,但是,它确实也正在走着同样一条发展道路。曾经让它成功的那些要素在今天的媒体时代可能已经不再那么鲜明,或者那么赢得大家认可,所以,需要调整,需要改变。我们每一期节目试图在合适的嘉宾身上植入一些合适的表现方式。
其实,说到底,它是语态的改变和身姿的改变。你再也不可能是高高在上的架式。实际上,现在大家的选择权越来越多了。以前,观众手拿遥控器,三秒钟换一个节目;现在有可能观众都连遥控器都不愿意拿起来。
因此,要去揣摩现代人的收视习惯和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一方面,我们要在节目表现形态上与这些内容接轨,但是在内在标准上还是要坚持。我觉得,不管这个节目经历了多少年,面对多少挑战和风雨,这些内在的标准都是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