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教育网

2017-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学习情境:这里的学习情境是指课堂学习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生活事件.可以说学习情境是事件,同时又是问题,但不是知识内容本身.这些情境可以是围

1、学习情境:这里的学习情境是指课堂学习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生活事件。可以说学习情境是事件,同时又是问题,但不是知识内容本身。这些情境可以是围绕某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幕、一个片断;可以是由教师安排的教与学的活动;这些情境既有教师教的情境,又有学生学的情境,还有师生互动的情境;既有前景,又有后景;既有反映知识应用的真实情境,又有教师创设的虚拟情境。

2、有效性: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本课题中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恰当的方式,有效的形式,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创设的学习情境能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1、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现在的一些教育理论家指出,以抽象的、无背景的方式去教授学习内容,必然导致“惰性”的知识。什么是“惰性”知识,就是只能用于回答学校里测试项目的知识。当学生试图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时,这些知识就起不到作用了。

要想获得积极有效的知识,应该学习有意义背景的知识,应该通过积极的构建进行学习。也就是说,知识不能以抽象的方式教,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中教授,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建构,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2、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小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转变由“学会”到“会学”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3、有效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从国内一些教育理论的成果来看,学习情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的把握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其次,创设学习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再次,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强烈的探索的求和欲望,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智力活动,最后,学习情境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在内的稳定性活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存在着许多误区,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无效性。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越来越发现学习情境的合理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和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但许多时候这种情境走进了“为情境而情境”的怪圈,呈现了一些使教学过程生动而与教学内容无关或教学效果低下的情境,使得课堂教学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入了另一个误区。

学习情境的创设必须遵循哪些规律,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课题组在问题筛选的基础上决定进行“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课题的研究。

1、探索一套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的策略研究。

2、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1、准备阶段(2006.1-2006.4):在之前的教学中课题组负责人已经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创设有了一定的思考与实践,撰写的论文《问题情境的设计和运用》、《优化问题设计促进探究学习》分别获得了江苏省的二、三等奖。

在这些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很多误区,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于是决定开展“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接下来就撰写课题设计方案,并让全校语文教师一起对这一课题的设计进行了论证,成立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

2、理论研究阶段(2006.4-2006.7):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学习了大量这方面的理论,通过学习讨论,分别由杨玉娟、李萍、闵志君、徐志琴撰写了四个子课题的实施方案。

3、实验阶段(2006.9-2008.12):

(1)实施研究后又调整方案和研究方法。

在实验阶段我们我们把课题组成员根据四个子课题进行分工研究,研究一个阶段下来,发现四个子课题之间许多问题是重复的,在2007年9月15日我们邀请了有关专家来校对我们这一课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调整,把先前的四个子课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有效生活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创设有效互动情境的策略研究、创设有效生成性学习情境的策略研究”调整为三个子课题:“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和运用策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和实践情境的设计和运用策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情境的设计和运用的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又作了调整,对这三个子课题进行分阶段研究,所有课题组成员一学期围绕一个子课题进行学术沙龙,形成共识,然后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评价,集体讨论,最后撰写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小结、研究反思或相关论文。

2006年12月28日开展了一次前黄片的课题研究活动。由徐志琴老师和闵志君分别执教《美丽的丹顶鹤》和《爷爷的芦笛》一课,课后,前黄片的老师围绕研究问题结合这两节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促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调整研究思路和研究策略。

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题研究日活动。织课题组成员上研究课,围绕研究的子课题进行研讨,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现研究过程中更有效的策略。

课题组在每各学期的期初制定研究工作计划,围绕研究内容开展理论学习、学术沙龙、课堂教学研讨、专题总结等活动,每学期期末对各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考核,评选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组织教师将撰写的论文积极地向有关教育报刊杂志社投稿和参加比赛。

3、总结阶段(2008.10-2008.12):撰写结题报告,收集整理台帐资料准备结题工作。

1、制定理论学习制度。为提高研究教师的理论修养,更科学地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每位成员每月必须交一份学习摘记,同时经常收集这方面的理论或实践文章,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工作学术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自由发表意见,以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2、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每学期由各课题组长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制定学期研究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和落实各项具体的研究活动。

3、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相结合。

我们要求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课题组的公开研究课,做到:定内容,定时间,上课观摩,***讨论,整理反思,调整案例,这节课可以与日常的教研活动、***组活动相结合。

《教科研手册》是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一个积累,包括学习摘记、观察日记、个案材料、研究课***等,每学期结束之前必须完成资料的整理与积累,并统一交教科室,作为课题考核的依据。

对照《课题研究考核评价表》每学期对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每学年对照《教科研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进行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考核优秀、良好、一般的教师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考核优秀的教师同时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考核结果与其他评优、评先工作相挂钩。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的进行,我们规定双周四为课题活动日。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进行,则找时间坚决补回。另外,每学期还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课题研究日活动,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课题实施方案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与检验,并在总结反思之后进行有机的调整,使课题研究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三、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和运用策略研究

问题设计首先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目标必须体现课程三方面的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设计的问题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如理解、识记、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必须考虑学生认知基础的好坏、生活经验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情感活动样式的不一样、意志活动的强弱,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的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要求,不要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语文课程有其本身的特点,还应考虑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能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教学目标中机械地割裂开来,而应该进行有机的整合。如:《一株紫丁香》一课是一首诗歌,第二课时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是: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感悟儿童对老师的关爱、尊敬和感谢之情,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从而教育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

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小朋友们要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为什么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在又香又甜的梦里梦见了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体现了这一教学目标,而且从三个不同层次由浅入深地先让学生认识到不能打扰的工作,再让学生体验感悟他们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这件事中所反映出来的儿童对老师的浓浓的关爱、感谢之情,最后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做梦时也在关心儿童。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向,随着探究活动的层层展开,学生的思维容量不断加大,情绪体验逐渐强烈。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思维负荷,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让学生调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迅速提取和加工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地深入思考问题。

当然,针对不同的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可以有一定的梯度,不要求整齐划一。总之,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探究性,没有探究性的问题就谈不上什么探究性学习。如苏***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一课,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较具探究性的问题:“到了冬天,蚂蚁为什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蝈蝈过上了痛苦的生活?”让学生围绕这一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培养,情感得到了发展,价值观得到了提升。

这样围绕探究性问题展开讨论,促使学生产生了新的问题:“课文为什么把蚂蚁和蝈蝈放在一起写?”接下来学生又投入到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之中,有学生认为蚂蚁很勤劳,蝈蝈很懒惰,经教者的启发,学生明白了放在一起写是把两者进行对比,以此来突出蚂蚁的勤劳。

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又有专家提出:“21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从科学的世界向生活的世界回归的课堂。”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而语文本身也正是源于生活。

语文是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生活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 学生对现实生活是充满疑问的,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探究的目的,结合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研究从生活中来的问题,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体味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理解“人”的生活意义,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2]。

如《司马光》一课,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星期天,你和好朋友在家里一起玩,忽然,厨房着火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地位迅速地推向了“事中人”的角色,促使学生深入问题探究,寻求解决的方法。同时,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改造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因此,课堂上的问题设计也必须有一定的开放度,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渗透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使学生在满足自己学习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

首先,问题设计时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成新的问题。可能学生一开始没有能力产生新的问题,那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逐步产生问题。

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一下子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提出一步性的问题,两步性的问题,并逐渐开放。如《蚂蚁和蝈蝈》一课,了解了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生活情况和形成的原因以后,紧接着问学生:“你想对蚂蚁和蝈蝈分别说些什么?”这样的设计,意在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蚂蚁和蝈蝈两种劳动态度以及带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有了深刻的了解,正是因为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所以,后来有学生提到了“课文为什么把蚂蚁和蝈蝈放在一起写”这样一个问题。

这一生成性问题的提出,是教师所未预料到的,把学生的探究又引向了一个高潮。其次,设计一些解决方法和答案是多元的问题。如《蚂蚁和蝈蝈》一课,学完课文后可以进行提升拓展,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转眼第二年的夏天到了,蝈蝈会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他们表现出来。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第三,设计一些综合性、包容性较大的,需要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才能解决的问题。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学时,学生对齐威王这个人物形象有争议,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了解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于是就延伸到收集这三个历史人物的其他故事,延伸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等这样一些更具综合性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提取和加工更多的信息。

第四,提供给学生探讨的问题应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问题有一定的选择性。

如:《有趣的发现》一课,出示课题后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谁发现的?他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有趣在哪里?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理解这三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露出了畏难情绪。

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这三个问题中至少选择两个问题来学习、思考,多数学生只选择了前两个,他们很快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思考中去了。而一小部分比较好的学生选择了三个问题,只见他们有时读书,有时思考,有时讨论,专注于自己选择的问题探究中。

2、不同课时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一般情况下分为两课时来教,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有关字词的意思,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方法,学会表达和运用等。

(1)第一课时一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问题:围绕课题设计问题,围绕关键词语设计问题,围绕文章思路设计问题,围绕文章主要内容设计问题。如《蒲公英》一课的第一课,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关键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蒲公英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看蒲公英是什么样子?小降落伞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地飘荡,被太阳公公看见了,太阳公公是怎么做的?出示“嘱咐”:指名读,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太阳公公嘱咐小降落伞不要怎么样?读一读句子,应该怎么样?小降落伞们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又是怎么做的?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了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正巧遇见了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嘱咐它们,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它们有不同的想法,分别落进了沙漠、湖泊、泥土里,这是第一年春天发生的事,第二年春天,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又怎么样了呢?请小朋友用上黑板上的词语说说这个故事,一定要抓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讲。

因为是三年级的课文,学生把握文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还较弱,必须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点,因此,设计的问题相对细一些。又如六年级学生把握文脉,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加强了,设计的问题就可以精炼多了。如《草原》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欣赏赞美草原的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找出一句能概括全文的句子,理解这句话,说***文主要讲了什么?接下来就可以进入第一小节的教学了。

以上所有的问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紧紧围绕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指向性和探究性很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提高了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2)第二课时一般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问题设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方法,学会表达和运用。作者在文中也明确地提出了“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这个观点,课文是怎么向我们把这个道理讲清楚的呢?自由朗读3、4小节。

课文中的两个人都成功了吗?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自读课文,找出体现他们“勤奋”的句子读一读。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司马光的勤奋?交流童第周勤奋学习的句子和他取得的成就,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后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留学外国,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由此可见,引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并相机理解。

比较这两个人,有什么不同?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们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例子,这两小节分别是怎么构成的,有什么相似之处?补充相关资料,读一读,仿照第二小节的构段方式写一写华罗庚的例子。这些问题的创设非常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问题解决方式和成果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多元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开展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多元智力理论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项,并倾向于用不同的智力来学习,而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利用不同的成果呈现方式来进行问题解决和成果展示。

问题解决方式可以是笔头的、口头的,也可以是实践探究的。口头回答的问题可以是问答题、辨别题、选择题等形式。

笔头回答的问题不能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应该精选材料来进行问题解决,如可以编故事,画图画,撰写小论文,创作诗歌等。实践探究性的问题成果展示的形式更多了,辩论、实验、制作、表演、办展览、出小报等。

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倾听与交流、获取了知识与信息、经历了成功与失败、满足了好奇与欲望,受到了理智与挑战,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丰富与提升,将进一步推动学生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这是探究学习所积极倡导的。

探究学习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显然,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就不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的同时要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设计中来。

一方面,可以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提供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地方让学生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明白和想要了解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相应的情境,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相关的问题,教师再结合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把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在问题整合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设计问题。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和实践情境的设计和运用策略研究

1、营造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情境。

营造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如何营造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情境呢?

(1)让学生主动提出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还尚未解决的问题,给足学生提问的时间,让发现和提出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上课开始,鼓励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为新课的学习扫清障碍。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思—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这样以“读”激“问”、以“问”促“读”,使学生养成边读边问的习惯。

(2)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课文,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会发现许多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矛盾的现象,从而在头脑中产生疑问,这样由读生疑,以疑引思,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书中第四自然段的四、五两句“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中,“我们回敬”重复了,可以改称“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主人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此时,教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想一想自己平时在酒席上敬酒的情形再思考这个问题,不久学生从生活中获得问题的答案了。

(3)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评价,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选出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打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当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后,教师及时给于肯定,并引导学生说说这个问题好在哪儿,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

2、用语言创设情境,激活和补充学生生活。

(1)以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

课前导语的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扣学生的心弦,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说勤奋》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说说你或者是你的同学是怎样勤奋学习的?学生交流后,教师继续说: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说勤奋》一课,说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那这篇课文围绕“勤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又是怎么一步一步说清楚的?学生激活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致勃勃地交流勤奋学习的例子。此时学生兴趣高涨,这样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精神饱满而心情愉快地学习、探索和钻研。

(2)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创设情境。

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爱其所爱,恨其所恨,通过语言将作者的喜、怒、哀、乐、追求、向往等感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种“情”进入文本内容的境界。

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入境始与亲”到“入境悟其神”的境界?只有通过读书。因为语言和感情的积淀,赖于读书的纯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如《草原》一课的第一小节就是写了“天涯碧草”的美,大量的讲和分析都是多余的,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草原的景色美,达到“入境悟其神”的境界。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和感悟

(1)例举生活事例,让学习主动建构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中寻找与自己原有知识的相似点,作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和发展点,使学生构建成新的知识。如教学《观书有感》一诗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