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我在清华做学渣 郝景芳 自称“清华学渣”的宇宙学女神
北京时间 2016 年 8 月 21 日上午,第 74 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举行,中国 80 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中短篇小说奖。这是继 2015 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次获得雨果奖!
人们对科幻关注的热情蔓延到对郝景芳的好奇。她的理想是做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但到了清华才觉得 " 大牛实在太多了 ",她大学四年压抑到极点,称自己为一位 " 幻灭者 "。最终她转到人文社科方向读博士,同时在科幻作家方向越走越远。
压抑的本科生活
郝景芳 1984 年生于天津,22 岁时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之后两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但理科出身的她,后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博士。但她热爱写作,2002 年曾获全国中学生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与大多数青年作家不同,她自始至终关注的都是科幻题材,而非青春文学。天体物理学、宏观经济学的知识背景、清华大学博士毕业 …… 人们评价郝景芳:白天是清华金融女,晚上是宇宙学女神。
然而,她却说自己是清华 " 学渣 "。"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清华觉得自己是学渣,至少我自己一直觉得。成绩可能不是最差的,但是感觉就是很渣。" 整个大学四年,她的自我评价越来越低,对自己越来越失望。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期许太高太高了。
她 9 岁时看《十万个为什么》,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这也是她坚持考入清华的原因。另一方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清华的大牛太多了,她自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自己之前众人眼中的优秀形成了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与压力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大学里,郝景芳经历了太多次碾压。本科的时候,偶尔鼓起勇气找班里大牛问一道怎么都做不出的题,大牛实事求是地说:这道题我觉得比较简单,你看看讲义吧。问题在于,人家不是装,也不是藏着掖着,是真的觉得太简单了。非常不巧的是,那段时间,郝景芳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经常跑医院。而医院是个负能量集聚的地方。所以她在清华本科的几年,实际是过得最压抑和痛苦的几年。
写作可以住在另一个世界里
郝景芳说," 实际上,当人进入内外交困的气馁状态,唯一的拯救路径不是无限制思索,而是行动,是某种一小步一小步让自己可以动起来的事。不管方向是不是最佳的,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有一点一点地改善,就是心里重要的能量来源。" 她是幸运的,她找到了出口,那就是继续写作。2006 年开始重新提笔写作。至今整整十年了。
" 我只是会一直记得写作对我的意义。它是我在困难的日子里养成的、生活下去的习惯。我会一直写下去,在尘世间大地上的辛苦劳作中,写那些易逝的吉光片羽。" 郝景芳在 5 年前接受清华学弟访谈的时候说,每个人生活生命当中都有非常非常多的困惑,一定要找到一种载体,去释放这种情绪,而这个释放的过程,就是找到出路的过程。
" 写作让我暂时离开现实世界,给我可能性,住在另一个世界里。" 她说,她享受这种状态。把自己日常中看到的、想到的、想到但想不开的,变为各种意象写进书里。她非常注重职业精神,但不把写作当自己的全职职业。她在科幻写作上越走越远,但不想做别人眼中应该样子的科幻作家。
关于此次获奖,郝景芳淡定地说,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科幻作家很喜欢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不管好坏,是幸运还是不幸。"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