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简子孔子 如何评价孔子对赵简子铸刑鼎的看法?

2017-1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孔老夫子很好的预见了如果法家那一套大行于世的后果:晋其亡乎?这话套用在几百年后的秦国身上是非常适应的!因为秦虽因商鞅变法(把法家那一套在全国推行并发挥到了极致)

孔老夫子很好的预见了如果法家那一套大行于世的后果:晋其亡乎?这话套用在几百年后的秦国身上是非常适应的!因为秦虽因商鞅变法(把法家那一套在全国推行并发挥到了极致)而强大并灭了六国,但秦王朝仅仅存在了15年,就和六国一样飞灰湮灭了,也就是说秦国的命运也强不了哪里去,追溯肇始,罪魁祸首就是法家,可以说是法家消灭了贵族这一阶层,古代中国很多高贵的精神也随着贵族的消灭而亡失了。

那些存在了几百年的贵族(有的诸侯国已经存在了八百年,比如燕国,卫国,最晚的韩赵魏也接近200年,当然这三家作为贵族的历史要比他们建国早的多)都统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最后的获益者是刘邦这样的没有什么底线(孔子所谓的“度”)的平民阶层,而且贵族这个阶层再也没有恢复起来!

孔子的意思你不能开了坏头,你开了坏头,就好像潘多拉魔盒打开一样,虽然现在晋国仅仅是搞形式上的法家,但谁能担保这一套没有什么人性东西被人发现高效率而推广实行呢?所以,孔子是说,秩序破坏容易,想要重新建设一套新秩序是很难的!

这个论断也为后来我朝的社会主义实验所证明 “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菟也”,孔子明确指出,法家那一套其实质是丛林法则,是野蛮人(夷人)才会干的,这一套说白了用严刑峻法形成一种恐怖主义统治,效率虽高,但整个社会完蛋了,“人与人之间是狼”。

谈到铸刑鼎就不能不说到赵简子,赵简子名鞅,谥号简子,春秋晚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赵简子是春秋晚期晋国六卿(六大家族)赵氏家主,赵国的奠基人。铸刑鼎时,赵简子还不是晋国的正卿(宰相),一般认为此事是由中行寅领头,赵简子参与的,但也看出赵简子对晋国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勇于探索的实验精神(或者说这仅仅是赵简子参与的一次对晋国制度改革的实验),而且赵简子这种改革和探索精神一直保持到最后,后来赵氏的重新强大起来是因为赵简子对赵氏家族(包括领地,军队等)很多地方进行的比较彻底的改革。

如果说孔子是从维护贵族秩序(周礼),或者是从社会秩序失衡导致恶果这个角度出发坚决反对赵简子筑刑鼎,而赵简子是从家族利益甚至是家族生死存亡的角度出发,不得不对晋国的一些制度进行变革,因为不改革就等于坐等灭亡。

自晋文公已降,晋国王室力量都不太强大,晋国内部卿族(贵族)之间多次出现倾轧和斗争,许多以前显赫的大家族(贵族)斗争失败后在晋国政坛上就彻底消失了。

即使是作为卿族之一的赵氏,也多次衰落,赵简子的祖父赵武虽然当过晋国的正卿,但是他的父亲赵成子却早早去世,赵简子进入晋国政坛前后赵家有衰落的趋势。

而赵简子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忧患意识特别强烈。这也跟他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晋国作为当时中原第一大国,国家大权已经旁落,晋君成为了“虚君”,而晋国多次斗争后剩下六大家族赵,韩,魏,范,中行,智氏,斗争很激烈,可以说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所以,赵简子可以说是想尽一切办法壮大赵氏的力量,以期望在后来的淘汰赛中赵氏免于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赵简子忧患意识表现之一 “赵简子猎于晋阳,抚辔而叹。董安于曰:‘今游猎,乐也,而主君兴叹,何也?’简子曰:‘汝不知也。吾校鯠养食谷之马以千数,吾家养善逐之犬以数百,欲以猎兽也。忧邻国养贤以猎吾也。

”这段史料很形象地表现出赵简子战战兢兢时刻担忧的神态,连打猎时都在担心晋国那些贵族大家族谋划着灭掉赵氏家族。 实际上赵简子忧患意识表现最突出的地方是他的养士和挑选了一个女奴生的儿子赵襄子作为继承人。

赵简子的时代是春秋晚期,离战国四公子大肆养士的战国晚期还有几百年的时间,可以说赵简子开创了一个先河,战国时期各国养士成风都是跟赵简子学的。尤其难得可贵的是,赵简子养士不看品德和出身,像孔子的政敌,鲁国的叛臣阳虎(但很有才能)在鲁国呆不下去叛乱了,奔齐,又因叛乱呆不下去,投奔晋国赵简子,赵简子收留了他,孔子听说后感叹,这样的反复祸乱分子都收留,赵氏以后甭想安宁了。

但就是这个阳虎,后来在范氏中行氏VS赵氏的关键一战——铁之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赵简子在战斗中受了伤,而且情况很危急,阳虎代替赵简子发挥了主帅作用。

这一战赵氏军队彻底击败了反赵联军的力量。左传记载这一战很有意思,除了阳虎,当时卫国的太子剻匮作为了赵简子的御戎(卫国从来是晋国的附庸国),但临战前,这个太子进行祷告,祷告对象很长,从卫国历代国君一直上溯到了其最早的先祖周文王周武王(卫国是姬姓诸侯国),希望他这些先祖们保佑他这一战能够生还(注意,是生还,不是战胜),我看到这里,以为这个卫国太子是贪生怕死之辈,后来才明白这一战太凶险了,大家都明白胜算太小,不然赵简子也不会临战前发出那著名的“铁之战宣言”:“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并且说,如果这一战败了,我的葬礼要降低到很低的规格,只用棺把我埋了就行了,外面不用椁。 赵简子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也很好的体现了其强烈的忧患意识。本来,春秋时代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周礼的要求),继承人没有什么好选的,全靠你的妈是不是正妻,并且你还得是正妻生的长子。

如果你妈是庶妻,你即使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男孩子也当不了继承人。但赵简子挑选的继承人赵襄子仅仅是一个婢女生的儿子。

其实当时继承人已经确立了,就是赵简子的嫡长子赵伯鲁,但估计赵简子看出了他这个长子资质很平庸,在危机四伏斗争激烈的晋国,这个赵家未来的领导人没有出众的地方确实让人担忧,于是他把当时著名的相术士子姑布卿找来,让他给一众儿子们看看相,子姑布卿看了看赵简子一堆儿子说:“无为将军也”(没有可以当将军的),赵简子沮丧的说:赵氏其亡乎?(我们赵氏家族要完蛋了吧?)子姑布卿说,我来的时候,在你家院子里看见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面相很好,是当将军的料,难道他不是你的孩子吗?赵简子说:那是谁啊?一问才知道是他临幸过的一个狄族婢女生的儿子,他都没有把这个孩子算到他的儿子当中。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赵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