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钢格力 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韩钢:人性的解释最有力量
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韩钢本已准备回湖南老家,因为湖南是近代史和党史资源都比较丰富的地方,回去可以继续做他喜爱的党史研究。那时湖南已有三个单位同意接收,他最想去的是社会科学院。本来一切都已联系好了,一个学术单位到北师大要人。
管分配的老师说这个专业优秀的人才都已经分配完了,还有一个一般的“人才”你们要不要?“那个一般的人才说的就是我。”韩钢笑着说:“当时单位求贤若渴,虽然我不算贤,但他们需要人。”其实他当时并不太喜欢北京,但留在这儿有一点很吸引他,就是可以看到一些外面看不到的材料。
到了单位以后,韩钢确实看到了大量过去听说过以及没听说过的史料。比如毛泽东1942年亲自编辑过一本《两条路线》,由胡乔木做助手。读研究生时他就听说过这本书,在那儿见到觉得高兴极了。但他发现那本书的纸边还没有裁开,也就是说,这本在外面只能耳闻、绝不得见的书在这儿从没有人看过。
他用裁纸刀一页一页地裁开,才得以窥其全貌。一次单位开会,韩钢忍不住抱怨:“我们单位好多材料没人看,这些都是在大学里面根本看不到的。”结果招来批评:狂妄,年轻气盛!
待到第九年,韩钢萌生去意。溯及原因,他颇有几分感慨:“总是有种在衙门里的感觉,人员密集,需要应付关系,做不少无用功。后来我翻看以前写的论文,真是沮丧,自己认为还能忝列为学术作品的不过三两篇。”
为人作嫁 资料整理乐此不疲
到了新单位,韩钢觉得拘束少了很多,研究工作也得以更好进展,曾经有不少文章广为学界所知并认可。比如《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有关华国锋的若干史实》、《“九一三”事件考疑——以〈林豆豆口述为中心〉》等。
韩钢现在忙碌而充实。目前他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同事还有学生在有计划、大规模地搜集当代底层档案和民间史料,他称之为一项“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工作。
在地方和底层成为当代史研究的重心后,史料搜集的重点也就发生了转移。近些年,韩钢和华东师大杨奎松、萧延中、冯筱才等当代史研究团队的同事,把搜集、整理、利用底层档案和民间史料作为当代史研究中心建设的长远目标之一。
底层的史料,要从多个渠道搜集,包括旧货市场购买、友人相送、接受个人捐赠等等。几十年前的资料,经年累月,发黄发脆,加上大量繁体字、手写体、缺字断码,都需仔细分类、编目、整理、校对,花费工夫极大。学者们除自己动手,还要指导学生做这项工作。师生们将自己宝贵的时间用于为人作嫁的基础工作。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是颇具牺牲精神的。
这项工作已开始产出成果,2011年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编辑的第一批《中国当代民间史料辑刊》,共九种十一册,这一批480万字。
目前,韩钢和同事正带领学生们整理第二批准备出版的民间史料。这一批民间搜集来的个人日记和工作笔记,记录了不同身份的人从1940年代到1980年代的生存经历和遭际。韩钢介绍说:“有很多很有研究价值的底层和个人史料,比如有前浙江省长沙文汉夫妇的女儿沙尚之女士捐赠的他父母的工作笔记。这批史料整理成了清样,学生已做完一校,青年教师正在做二校,三校会由杨奎松、冯筱才和我来做。”
韩钢自己最感兴趣的还是对于中共高层人物的研究,毕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积累。他说将来退休很想写关于党史的著作,想写事,想写人,想写一本《人际关系史》。他说,看了太多的材料后发现,当代的政治运动和斗争单从意识形态视角是无法解释的。
“我是特别想写,但也知道太难了!可能根本就写不出来。”韩钢又端起面前的铁观音轻轻抿了一口,长久没有言语,过了一会儿提及正在异国查阅史料的老友:“沈志华在远东查档案,收获非常大,搞清楚了整个苏军八十八旅(实际是撤到苏联远东的东北抗联——编者注)的很多情况,还找到了十几份和高岗有关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