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平张震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上将:追忆袁国平同志
袁国平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国平同志牺牲时年仅35岁,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英雄业绩可歌可泣。
国平同志出身寒苦,学习勤勉,早年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四军宣传队长,第十一军宣传科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在人民军队的初创时期,他参与并主持广州起义部队的改编,先后任工农革命军(后称工农红军)第四师参谋长、党委书记,率部转移到广东东江地区开展农村游击战争。在频繁的战斗中,国平同志显露出政治工作的领导才华。
他总结战场宣传、瓦解敌军的斗争策略,巧妙运用各种手段,开展政治攻势。1928年3月,他在参加指挥攻打广东惠东县时,组织部队放风筝,撒传单,将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送进城内,做到敌人阵营内部,使许多穷苦出身的敌军士兵战斗意志削弱以至崩溃。
时任师参谋长的徐向前同志后来回忆说:“放风筝,撒传单,当时红军还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那套政治工作,但也有小的发明创造——战场宣传,瓦解敌军。”
1929年3月,袁国平同志来到湘鄂赣地区,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6月,国平同志任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7月与彭德怀、滕代远、邓萍同志一起,指挥了第一次攻打长沙的战斗,我就是那时参加红军的。
三军团部队士气很高,能冲能打,前仆后继,一举登城。这是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惟一一次打下一座省城。国平同志进城后,即派人接管《国民日报》,编印《红军日报》,发布《告工农兵书》,加强政治宣传,使共产党的政策和工农红军的主张很快就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出现了长沙城十万民众集会欢迎红军的盛况。
红三军团在短短数日内,筹饷四十万元,扩员7000余名,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同年8月,受红三军团前委的委托,袁国平同志代表红三军团从湖南浏阳前往江西万载地区,与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红一军团取得联系。8月23日,两支部队在浏阳永和市会师,组成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进一步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此后,袁国平同志在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下转战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八军政委,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代理主任、党务委员会书记,东方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与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的政治领导,以及同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谈判,为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和中央红军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夏,东方军入闽作战,在袁国平同志领导下,部队政治工作做得有生有色,极大地激发了部队的士气。记得当时的口号是“把红旗插到福建去,开辟新根据地”。山高路险,长途跋涉,异常艰苦。他十分注意抓好连队的政治工作,在行军中开展各种宣传鼓动,还要求战士每天都要学文化,一天最少学会一个字。
在战士的背包后面贴上字,边行军边学习。中革军委《红星报》发表《把模范的奖旗赠给东方军》的社论,赞扬袁国平同志主持下的东方军政治部“完成了政治工作最光荣的一页,是中央苏区红军的模范”。
号召将东方军的政治工作经验推广到整个红军中去。袁国平同志还获得了中革军委颁发的二级红星奖章。1934年2月,红军召开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特别表彰了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政治工作经验,号召全军“要将模范的一、三军团的经验拿回去。
”国平同志在这次会议的发言中强调:战时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战争情况,保证战役战斗的胜利;战时政治工作的指导应有高度的预见性,各种政治工作指示与计划,应有充分的弹性,对战时政治工作的经验做了科学的总结。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袁国平同志从江西瑞金出发,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他先后担任中革军委第二野战纵队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率领部队战胜敌军的围追堵截,越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艰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长征途中,袁国平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坚定不移地维护毛泽东同志的核心领导地位。1935年9月,他参加在甘肃俄界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长征即将取得胜利时,毛泽东写下了《七律·长征》的雄伟诗篇。国平同志在拜读这首诗后即步韵写出《和毛主席长征诗》:“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
最喜腊子口外雪,夜辟茫荒笑开颜。”字里行间,既深切表达了他对毛泽东长征诗的无比赞赏,也酣畅地反映出他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情怀。到达陕北后,奉中央军委之命,袁国平同志开始了创办红军学校的工作,先后担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红军大学第二校政治委员、抗日军政大学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等职,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干部,为红军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平同志任陕北中共陇东特委书记,领导开展了陇东地区的抗日斗争。1938年3月,根据大江南北抗战形势发展和新四军组建的情况,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派袁国平同志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同时担任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委员。
他协助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大江南北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将初创的新四军部队锻造成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铁军、成为华中抗战的先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和国平同志主持的新四军政治部,大力加强部队政治建设,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教育。
面对新四军活动地区敌我友交错渗透,鱼龙混杂,斗争形势异常复杂而艰巨的实际情况,袁国平同志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高擎我党我军抗日救国的旗帜,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大量吸收培养和锻炼知识青年,广纳贤才,委以重任,使他们成为发展人民军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宝贵人才,不少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担负了各条战线的重任。
国平同志十分注意总结经验,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他在新四军工作期间起草和编印的《新四军政治工作十讲》和《江南敌后游击战争中的军队政治工作》等文献,已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遗产。袁国平同志作为我军的一名高级领导人,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政治本色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长征途中,他将自己的战马让出来驮载伤病员,坚持与战士同行。他的妻子邱一涵同志也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女战士,他们是1929年结婚的,《续西行漫记》中提到的三十位“红军女领袖”,其中就有她。
我和邱一涵同志在红军时期就熟悉,她与国平同志是军中闻名的恩爱夫妻,政治上相互关心,工作中相互支持。1940年他俩还被新四军军部评为模范夫妻。为了革命的事业,他们把子女寄养在乡下,以致女儿殁于贫病无医,儿子幼年失学。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1941年1月,蒋介石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在北移中遭国民党重兵包围,袁国平同志指挥部队奋起抵抗,身先士卒,与敌血战七个昼夜。
最后,国平同志在身中四弹、重伤难行的情况下,为了不拖累部队行动,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国平同志在担架上举枪殉国,壮烈牺牲,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实现了他“舍身赴敌,战死沙场”的夙愿。
当时,我们豫皖苏边根据地也面临十多万顽军的大举进攻,惊悉噩耗,感到无比的悲愤,心中对老首长的痛惜追思之情,久久难平。袁国平同志牺牲后,组织上调邱一涵同志到我们根据地,彭雪枫同志推荐她到抗大四分校工作,后来担任校政治部主任。
她强忍失去亲密战友的悲痛,继续为党工作,深受人们的敬佩。渡江战役胜利后,她从部队转到地方,参加了南京市的接管工作。1952年10月,苏北区和苏南区合并成立江苏省,邱一涵同志任江苏省委常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56年因患癌症去世。记得安葬她时,唐亮、宋时轮、钟期光等亲自扶灵,几十名将军及近百名省市领导、上千名群众为她送行。情景感人,至今记忆犹新。
1938年3月18日,毛泽东同志曾致电项英,对袁国平同志作过高度评价:“袁政治开展,经验亦多,能担负独立工作。”国平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证明了他是无愧于这一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