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强有几个 雕刻网:一个人影响一个行业——刘晓强
人物档案:刘晓强,高级工艺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总设计师,南阳独山玉雕刻研究所所长,镇平县宝玉石协会秘书长。多年来,致力于独山玉雕刻艺术创新和玉文化研究,提出了“顺色立意依形造势”的艺术创作理论,带领团队创作出大批独山玉优秀作品,在国内大赛中屡次获奖。
先后撰写3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发表于各类刊物,参与主编《玉乡之星》、《玉乡瑰宝》、《玉人谈艺》等专著,曾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农村人才”、“第四届镇平县十大杰出青年”、“第七届南阳市十大优秀青年”。
南阳玉雕界的“芭蕉扇”
屈指算来,认识刘晓强已经6年有余。
2005年,记者采写一篇有关独玉的报道,南阳师院地理系教授江富建推荐了他:晓强是镇平玉神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一位玉雕大师,对南阳玉雕事业的发展有诸多思考,还是南阳玉雕界公认的热心人。
那次采访,因为有了晓强的积极配合,进展得异常顺利。记者据此写就了一篇《独山玉琢成大器尚待时日》的长篇报道,以整版的篇幅在本报刊发出来。文章见报后,晓强又把该文推荐到有关报刊刊发,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也就是那次采访,记者了解到晓强本人不仅在独玉研究与雕刻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他领导的玉神公司是南阳唯一一家专门雕刻、销售独玉的企业,在南阳业界颇有影响。而在当时,独玉销售并不景气,南阳不少玉雕艺人和企业受利益驱动,纷纷改变方向,加工、销售和田玉、缅甸翠玉等玉器。晓强和他的企业能够专注于独玉,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魄力啊。
还是那次采访,晓强给记者留下了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玉雕大师,而且还是一位文化人的印象。那次采访中,他主动提出了与本报副刊联办“我与独山玉有奖征文”活动。当时,记者担心征文选题太窄,不好操作,顾虑重重。
晓强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记者。此后,他又通过关系把征文启事发到《全国宝玉石周刊》上,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那次征文活动,竟然收到了全国各地400多篇来稿,本报择优刊发了近30篇,从中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篇,晓强对每位获奖者均给予重奖。
时至今日,谈及那次的征文活动,晓强说,那次征文是迄今为止媒体上唯一开展的一次与独玉有关的文学征文活动,活动开展的那几个月,能明显感觉到南阳人对独玉关注度的提高,收藏独玉的人明显增多,让人们对独玉有了重新的认识。他还表示,将于近期与本报合作推出第二届“我与独山玉有奖征文”活动。“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独玉已今非昔比,人们肯定有更多的话要说”。晓强说。
当然,与本报的合作只是他积极推广南阳玉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些年,为南阳玉雕事业鼓与呼,晓强从未停止过。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认真研究独玉文化,撰写论文,先后在《南阳日报》、《河南工艺美术》、《中国宝玉石》等报刊上,发表了《根植中原沃土形成镇平风格》、《独山玉雕刻艺术》、《独山玉的鉴赏与收藏》等文章,进行学术交流。
2009年,上海著名女作家俞伟理采写《中国玉雕——南阳名家名品》一书时,数次前来南阳,而每一次采访,晓强总是尽可能地陪同。为让俞伟理全面深入地了解独玉,还陪同她去独山玉矿参观。她在该书的后记中这样评价晓强:因为晓强,我见识了河南玉雕大师的风采,见识了独山玉的魅力,见识了中原人的豪爽性格,也见识了绿树平原的美丽风景。
这些年来,晓强倡议创办了南阳独山玉雕刻研究所,为独山玉雕提供了研究与创新阵地;多次组织开展“玉人谈艺”活动,邀请南阳籍玉雕大师进行创作交流;在湖北襄阳举办“独山玉雕刻艺术展”,宣传推广独山玉;协助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奥岩先生完成了独玉专著《玉独神光》的编纂和出版,总结定位独山玉雕刻艺术风格;编辑出版企业报《玉神》多期,在行业内部进行交流;建立了独山玉门户网站……
在南阳玉雕界,晓强被大家形象地比喻为南阳玉雕大师们的“公秘”,多年如一日为南阳玉雕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发扬光大独山玉雕事业奔波忙碌。仵金满大师曾这样形容刘晓强:他就是一根扁担,一头担着镇平年轻的玉雕创作队伍,一头扛着镇平曾经辉煌的玉雕长辈。
王玉敬大师则说:南阳玉雕有刘晓强领军,改变旧貌,指日可待。而在记者眼里,晓强就是南阳玉雕界的“芭蕉扇”,是一个为南阳玉雕事业发展煽风点火的古道热肠之人。对于这样的评价,晓强一笑而过。他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关注自己的企业,更要关注自己所在的行业。行业兴则企业兴,行业衰则企业衰。
痴心独玉放飞梦想
在南阳玉雕界,就记者接触的有限大师中,刘晓强是最痴迷独玉的一个人。他对独玉的钟情,一二十年没有改变过,并且今后也不会改变。“那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价值所在”。说这些的时候,晓强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还在内乡玉器厂当学徒工的时候,厂里以14万元的天价竞拍到了一块硕大的“独玉王”。这块玉料聚集了独玉所有的颜色,水色俱佳,厂里连续3年用它做了三四十件精美的玉器,曾在业内引起轰动。一块看似普通的独玉,经过大师们的创作,竟然能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品,这激起了晓强对独玉的极大兴趣。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喜欢上了独玉,决定要走独山玉创作之路,并争取到到河南省玉雕设计学习班学习的资格。结业后,他做的第一件作品便是独玉,题名为“硕果累累”:绿色部分做成葡萄的叶子;酱红的做成葡萄;白色的做成豆角穿插其中;还有两只黑色的小鸟攀枝鸣翠,一派田园秋意。
这件作品,把独玉的黑、白、绿、酱红色彩运用得惟妙惟肖,一经问世便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还在作品汇报展上得了奖。初战告捷,不仅给了晓强信心,也坚定了他要在独玉雕刻上走下去的决心。
如果说晓强一个人研究、雕刻独玉是他个人意愿的话,那么,如今他领导的玉神公司专营独玉,毫无疑问地是肩负着振兴独玉雕刻事业的一种历史使命。
晓强告诉记者,在郑州学习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南阳独玉雕刻还没有真正的大师人才,没有真正的精品,没有品牌,在玉雕界更没有地位,很难在全国打响。老师的话使晓强心里很酸楚,也极大地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也就是从那时起,晓强萌生了要改变独山玉雕现状的想法。
玉神公司给他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2004年初,晓强出任玉神公司总经理。从当总经理的第一天起,他就做出了公司专门研发雕刻独玉、打响“玉神”独玉品牌的决定。几年来,面对全国白玉、翡翠市场行情飞涨的趋势,玉神团队始终坚守独玉阵地,既不跟风,也不气馁,立足实际,打造自身特色,执着于独玉雕刻艺术的研究和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经过这些年来的探索,晓强和他的团队在实践中结合独山玉的色彩和外形特征,提出了“顺色立意依形造势”的创作理念,明确了创作思路,从而找准了属于独山玉的艺术表现语言。他们大胆利用独山玉的色彩美和形体美进行创作,将地域文化与当代审美艺术形态结合起来,拓展独玉雕刻艺术新格局,使独玉雕刻迈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目前,玉神公司独玉雕刻风格渐趋成熟,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作品,如《妙算》、《和谐家园》、《太行春早》、《苏武牧羊》、《恩爱百年》、《浴》、《大唐飞歌》、《心路》、《把酒话桑麻》等获得国家级大奖的新作不断问世,成为当代独玉雕刻中的经典代表作,构建了当代玉雕的艺术谱系。
如今,刘晓强正以他一个人的力量,影响和推动着南阳整个玉雕行业的发展。
率先提出“南阳玉雕大师群”现象
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已经很晚了。记者突然接到晓强的电话,他以商量的口吻说,南阳有两个文化现象应该引起媒体的关注:一个是已经形成气候的“南阳作家群”,一个是还未引起人们关注的“南阳玉雕大师群”。对于“南阳玉雕大师群”现象,他已关注很久了,觉得很有必要把它提出来,从而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去打造,使其成为南阳玉雕的一张王牌。
事实上,南阳玉雕早已今非昔比,不乏名师,更不乏名品,但留给外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粗、大、笨”甚至是假冒伪劣上,严重制约着南阳玉雕业的发展。
打响“南阳玉雕大师群”这张王牌,不仅可以改变外地人的不良印象,提升南阳玉雕业的整体形象,而且可以促进南阳玉雕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对南阳玉雕业的影响意义深远。
第二天一上班,记者就将晓强的想法向报社总编辑何子杰作了汇报,得到了何总编的首肯,并在随后的谈稿会上得以通过。这也是这组系列报道得以问世的前因后果。而从这件事上,我们不难看到,晓强为推动南阳玉雕业发展所做的努力。
关于如何打造“南阳玉雕大师群”,晓强认为,南阳玉雕缺乏品牌效应,而品牌的核心是人和作品。近年来,南阳玉雕界浮出了百多人的玉雕大师队伍,他们中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作品获得全国大奖,之所以没有得到外界的认知、认可和尊重,最主要的是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包装。如果南阳玉雕大师能够进行整体包装,形成拳头,集体亮相,外界一定会刮目相看。
南阳玉雕大师群体平均学历不高,要想出大成就需要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师的思想决定着作品的艺术含量,组织培训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是打造这个群体的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近年来,南阳玉雕大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南阳一些玉雕大师被聘请到一些地方后,不仅得到了很高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还享受到了物质奖励。我们极力培养玉雕大师,却又留不住玉雕大师,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思考和重视。
“先脱贫,再脱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原始到文明的发展过程,基本生存条件改观后,大家就会对手中的工作形成爱好,产生新的追求,而一旦明确新的事业目标,新的意义就出来了,就会追求精神财富的美满。我相信在南阳玉雕大师们的努力下,南阳玉雕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晓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