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互赢刘晓强 中网互赢利用“网络关键词”行骗 涉案人数创新中国之最

2017-12-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天,北市一中院开庭审理的一起利用"网络关键词"进行合同诈骗的案件,也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合同诈 骗案件涉案人数的新纪录.中网互赢公司62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昨天,北市一中院开庭审理的一起利用“网络关键词”进行合同诈骗的案件,也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合同诈 骗案件涉案人数的新纪录。中网互赢公司62名员工被指控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利用“网络关键词”进行诈骗,共计从259名被害人处骗取钱款8000余万元。该案已审理了6天,昨天是庭审的最后一天,62名被告人进行了最后陈述,本案将择期宣判。

       曾谎称工信部下属企业

据北京晨报报道,检方指控,2013年至2014年6月,中网互赢公司总经理刘晓强(另案处理)指使被告人石淑荣等62人,在海淀区、昌平区等地中网互赢公司内,在签订、履行关键词网络服务合同的过程中,谎称该公司是工信部下属单位,虚构有他人抢注或有买家高价收购等事实,诱骗被害人王某等259人在该公司完善关键词网络资源、 购买付费业务,以此骗取钱款8000余万元。

在62名被告人中,有5名为中网互赢公司高管,其余均为业务员。

据了解,该案主犯也是该公司老板刘晓强在逃,至今未归案,但公安机关已冻结其资产。

另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由于本案的基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种类和证明目的均比较简单、直接,在征求了公诉人、辩护人同意后,合议庭省略了法庭调查中除认为必须询问被告人的辩护人之外的其他辩护人和公诉人询问被告人的环节。与此同时,承办人在开庭前根据被告人全部认罪、部分认罪和不认罪的情况,对62名被告人进行分类,之后针对不同类别的被告人进行统一质证,除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外,期间的举证、质证阶段每日提审18人左右。

       被告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有被骗者借高利贷“投资”

据北京晨报报道,中网互赢公司的主要诈骗手段有两种,一种是“谎称抢注促成交易”,即公司的业务员与最初注册关键词的被害人取得联系,并声称该关键词很有价值,但如果要卖出价钱,还需要进一步维护,以此诱使被害人购买该公司注册、维护等服务。

另一种则是“冒充买家相互配合”,被告人冒充第三方“买家”同被害人取得联系,谎称欲购买被害人所持有的网络关键词,有的甚至愿意出好几亿元。但前提是要求被害人进一步完善网络资源,用促成虚假交易的方式诱使被害人与该公司签订合同,接受相关维护服务。

据新京报报道,62名被告人中有38个是90后,22个是80后,年龄普遍较小,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绝大多数在其中都是从事销售工作。

比如被告人王某出生于1991年,从老家甘肃来北京务工,是公司里的电话业务员。据检察机关指控,王某涉案金额高达86万多。“他在公司干了9个月,挣了5万多,因为文化水平有限,他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犯罪,”焦律师说。

根据律师的辩护意见可以看出,很多被告人因为家中生活拮据,所以来京打工,加入公司后也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诈骗。

而259名被害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不少是已经退休的五零后,不少人还被骗走了自己的退休金。

辩护人之一的焦洁律师在庭前表示:“这种骗术很低劣,可被害人中却不乏知识分子,甚至还有律师。”焦洁表示,以往的“网络关键词”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多为商家,但这起案件中被害人多为个人,他们想利用“网络关键词”进行投资,有的被害人不惜去借高利贷,受害人中有的被骗走389万余元巨额财产。

据焦洁介绍,从事行骗“工作”的门槛很低,公司内部有一套自己的“话术”,会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教他们如何配合获得被害人信任。

被害人王女士今年60多岁,曾经注册过关键词“中国白酒”,是北京一名退休的医生。王女士至今对自己受骗的事情心有余悸。她回忆说,2014年,她接到中网互赢公司工作人员吴某的电话,称“中国白酒”这个关键词被很多公司抢注,对方表示先帮她保护起来。

之后,自称是无锡一家创投公司的张经理又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出一个亿购买“中国白酒”关键词,前提是需要先到中网互赢公司注册。信以为真的王女士,便联系中网互赢进行了注册,前后投入了近16万元的“运营费”。但随后王女士试图联系张经理的时候,电话无人接听,她才知道自己受骗。

       关键词真的“一字千金”吗?

网络关键词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在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时输入在搜索框内的文字,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相关内容和文字。对于商家来说,他们希望网友在搜索关键词时,第一个看到的是自己的产品。于是,关键词在商家眼中就变成了具有经济利益的商品。

据了解,在一些网络交易平台上看到,确有一些关键词在进行买卖,且价格在几万甚至几十万之间,这也使关键词成为了一种投资产品。

关键词真的能赚钱吗?据专家介绍,很多关键词都建立在某些很小的搜索平台,根本没有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