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音乐会 爱乐中山音乐堂音乐会 马友友搭台中国作品唱戏
中国爱乐乐团一场分量相当重的“中国作品音乐会”于11月9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以超级阵容呈现。也许很多人之所以选择聆听这场音乐会,是冲着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但这场音乐会的亮点却不仅仅是马友友。
音乐会上半场的两部作品均出自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中国民歌组曲》在指挥余隆棒下,带有极其浓郁的民族、地域特点,弦乐各声部几位首席均有抓住人心的不俗表现,而乐手们用手拍打琴身、哼唱的时刻也相当自在。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可谓近年来我国民族器乐作品的一流之作,代表了当代民乐技巧的高峰。这部作品意念在“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中的“山”,将现代创作技法注入传统中,极大拓展了竹笛的传统演奏技法。独奏家在作品的三个乐章中使用了曲笛、梆笛、大笛三种竹笛,呈现了多样的音响,笛声时而深邃悠远,时而清脆疾驰,时而又大气深邃,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仿佛焕发新生。
尽管作品演奏难度极高,唐俊乔与中国爱乐乐团的合作却显得驾轻就熟。她的手指在笛上纷飞,气息自如,美貌与音乐浑然融为一体。而她加演的一首传统作品《林中鸟》也同样令人惊叹,以笛声模仿出生动各异的小鸟叫声,肢体语言的配合也巧妙地激发了听众的好奇。
音乐会的下半场由作曲家赵麟的大提琴与笙协奏曲《度》开启,马友友和笙演奏家、歌者吴彤这对“丝绸之路”的默契搭档,在这部受到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启发、为他们度身打造的作品中,展开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乐器的对话。作品的结构似乎有异于传统的协奏曲,但赵麟特有的电影大片范儿展现无遗,情感张力贯穿始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画面感。大提琴与笙的音响融合在一起,摄人心魄。
返场曲目同样出自作曲家赵麟笔下。马友友和吴彤合作了一曲“丝绸之路”中的《燕子》后,与中国爱乐的几位弦乐声部首席共同演绎了重奏曲《樽》,精致、灵动,释放出的则是另一种别样的中国情怀,好似一个古老的中国神话,却又裹挟了些许来自异域的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