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华阴 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讲好长征故事
原标题:讲好长征故事——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
大渡河水心中流
这场战斗已经过去81年,但个中情节,杨建华都能讲得清清楚楚。
五月,南京的花开如绣球簇拥,记者来到位于鼓楼区杨建华家中,对他进行了专访。“大渡河战斗是父亲给我讲的次数最多的一个故事:“大渡河畔英雄多”,我百听不厌”。大渡河水哗啦啦地流进了杨建华心中。
长大后,崇拜父亲、崇拜英雄的杨建华成为一名军人。大渡河水依然在耳畔回响,但他心中除了那传奇般的战斗过程,还多了一个沉思:“我也是军人,18个人、一条船、对岸是敌人一个营并且预先占领防御阵地,如果今天再来一次,我还能不能强渡成功?”
2012年9月,当时已担任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的杨建华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赶到四川石棉县安顺场,找到当年红一团18勇士上船的出发点。站在大渡河边,看到汹涌的河水卷着大如锅口的漩涡,杨建华很难给心里那个问号一个肯定的答案。“红军是在极度疲劳、缺乏营养,甚至前一天还急行军140华里的情况下组织的渡河作战的,要说体质我们比当年红军好太多了,但为什么今天条件更好反而过不去呢?
“父亲讲过,当时这18勇士是从全连100多位争前恐后报名的勇士中产生的,无论干部战士都清楚登船后面临的处境,可以说,那是一条通向死亡的船,但是大家还要争着去,尤其是最后加入突击队的一位小战士,他是4个月前刚刚参军的17岁的农民孩子陈万清,哭着要参加突击队,这是为什么啊?”杨建华一直在寻找那个能让自己诚服的答案。
他想到父亲1928年入党时的誓词——“牺牲个人,永不叛党!”“他们是希望用自己的死换取红军的生啊!
或者说,在长征路上,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死,而是红军的生!他们心里明白,红军是给穷人打天下的,红军不能垮,红军垮了老百姓就没有翻身的指望了。‘牺牲个人,永不叛党’,强渡大渡河能够成功,长征能够胜利,就是有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
坐在记者对面,杨建华的语调斩钉截铁。“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和平年代军人还得有血性!这种血性就是从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精神中传承下来的。”杨建华对记者说,“我们不能忘记长征中的牺牲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不要总问祖国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问你为祖国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