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校长 永远的校长 ——怀念老校长李昌 李生

2018-04-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老校长李昌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李昌同志做了11年哈工大校长,1964年调往国家对外文委工作.李昌同志在

老校长李昌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李昌同志做了11年哈工大校长,1964年调往国家对外文委工作。李昌同志在任期间,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奠定了哈工大的发展基础,他总结提出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已经成为了哈工大的办学传统。

1998年,我做了校党委书记之后不久,就接到了李昌校长秘书打来的电话,说李昌校长要见我。这是我任职之后第一次见李昌校长。他详细地询问了学校近期的一些情况,了解学校下一步发展的设想,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谈话大约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从这次谈话中我发现李昌校长非常了解哈工大,也非常关心哈工大,他为哈工大取得的成绩高兴,也为哈工大存在的困难着急,更为哈工大的发展出谋划策。

虽然调离哈工大30多年,他还把自己当成哈工大人,他依然是哈工大的校长。 从那以后,我每年都要到北京见他两到三次(前期主要是他找我)。他在生病住院之前每年也坚持来哈工大一次,哈工大的老教师到北京出差只要他知道就会邀请到家里谈一谈学校的情况。

我发现他对哈工大的情况了如指掌,对哈工大的发展想得头头是道。1998、1999两年他重点关心的是哈工大的归属和进入“前九所”的问题,紧接着就关心争创世界一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他关心的总是我们考虑的问题,也总是我们要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他时刻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他是我们的长者,更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 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中,李昌校长始终强调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教学科研并重,要注重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注重水平、突出质量、提高效益。

他十分强调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办学绝不能唯利是图,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昌校长非常强调学科发展在高等学校办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他说学科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平的主要依据,学科实力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标识。

一所世界一流的高等学校一定要具有若干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当然也不可能所有的学科都是世界一流的。作为领导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你的哪些学科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哪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以达到一流,哪些学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与策略才能尽快赶上去。

李昌校长说哈工大历来是工科强理科弱,要加强理科建设,注重理工结合。当然,工科也不是所有都强,管理学科还可以,但仍需努力,文科偏弱。学科建设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昌校长一直关心哈工大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了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的“八百壮士”,创造条件让他们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水平关。几十年后他老人家仍然关心哈工大的师资队伍建设。

他说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提到高校办学时,特别突出大师的作用,大师的实质就是要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要办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学科带头人不行,一流的大师能够带出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就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创建出一流的学科。

他认为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对哈工大稳定和吸引人才很不利,学校要拿出特殊的政策和办法,要有创新的思维,全方位、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吸引人才。

比如,可以靠校内政策、靠感情和软环境,也可以不过分强调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李昌同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无产阶级的教育家,对于哈工大来说,他还是我们永远的校长。他的逝世,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损失,更是哈工大的重大损失。我们怀念李昌校长,就是要继承并发展李昌校长的教育思想,发展哈工大,建设哈工大,早日将哈工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