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长王茂设: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探索

2017-05-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0年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市长王茂设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杨刚摄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山西晋城市按照"

2010年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市长王茂设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杨刚摄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山西晋城市按照"由小转大、由重转轻、由粗转精、由黑转绿"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优化结构中构筑多元稳固的产业新格局。晋城的转型发展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成为报道的重点。

那么,晋城的转型发展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新华网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市长王茂设。

记者:感谢王市长接受新华网专访。这次“两会”,您带来了什么议案或者建议?

王茂设:很高兴接受新华网的专访。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我来以前就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主要就加快转型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准备了几个议案和建议,希望能够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

记者:晋城的转型发展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是被逼出来的,还是主动而为之?

王茂设: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指出:“不走这条路,山西的长期发展没有出路”。省长王君同志要求:“走好这条路,必须真正从体制和政策上做起”。

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九十年代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是倚重于煤铁资源。煤炭产业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使我们经受了资源环境制约的巨大压力。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资源型经济的短板越来越显现出来。可以说,这些年我们因煤而兴、因煤而富,同时也为煤所困、为煤所累。

记者:不少资源性城市转型发展中都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晋城在转型发展中,遇到了怎样的阻力?我们又是怎样克服这些阻力的?

王茂设:我们晋城的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有不少客观因素的制约,无现成的经验借鉴。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的阻力。面对严峻的形势,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开展了三级干部大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

大家通过采取学习文件、外出取经、总结经验、培树典型等形式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快转型发展,是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不调整产业结构,不转变发展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

转型发展等不得、慢不得。我们不能等到资源衰退期再搞转型,而应晴备雨伞,饱备干粮,在经济成长期就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思想认识的统一,转型共识的形成,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思想收获,也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2010年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市长王茂设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杨刚摄

记者:晋城的转型发展最主要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王茂设:我用两句话简单归纳一下:第一句话是“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第二句话是“由小转大、由重转轻、由粗转精、由黑转绿”。

记者:晋城的转型发展中,政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如何让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变为各县市政府、企业的自觉行动,怎样得到群众的拥护?

王茂设: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国家和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到一个地方,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强化了“四个作用”。

首先是强化政策导向作用。按照全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时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2个政策性文件。特别是工业转型30条意见,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五大目标任务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力保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政策支持。

其次是强化投入拉动作用。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扶持政策,发挥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去年以来,先后开工建设了40多个投资超过亿元的项目和7个煤化工工业园区。市财政拿出了1亿元的地方工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3000万元现代服务业扶持资金,2800万元的科技研发资金,4000万元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6000万元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切块资金、3000万元的城镇化发展资金、1亿元的积极财政政策配套资金支持转型发展。

第三是强化项目带动作用。积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按照"建设一批、核准一批、激活一批、支持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去年,我市确定了40项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16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139亿元,新增利税35亿元。

最后是强化平台催化作用。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巴公化工工业园、北留周村城乡一体化工业园、高平西部煤电一体化工业园和富士康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尝试行业联合共建研发中心,注重对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重视本土人才培养,搭建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加强对各种间接融资手段的利用,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支持的份额和力度。建立了小额贷款公司6家,组建各类担保公司5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通了渠道。 2010年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市长王茂设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杨刚摄

记者:去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调研时强调,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和老工业基地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在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晋城是怎样贯彻和落实的?

王茂设:习近平同志到晋城调研时,对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型发展的思路予以充分肯定,对晋城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使我们深受鼓舞、深受教育和启发。中财办“山西转型发展”课题组也到晋城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市转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积极评价。

一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既注重理念创新,又注重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转型发展新思路。

二是既注重传统产业新型化,又注重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三是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又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全力打造集团和品牌拉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四是既加快工业园区的发展,又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五是既推进新型工业化,又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序、有效、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从总体平稳到稳步增长、平稳加快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记者:晋城的转型发展中,涌现出了兰花集团、泽州县、皇城相府等自觉去加快转型发展的、不同方面典型,你怎样看待转型发展中的典型带动作用?

王茂设:抓典型是我们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历史的经验昭示我们,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典型的引导是有效的。基于这一认识,在转型发展中,我们十分注意先进典型的培树、总结和推广。

比如,泽州县探索出“四产八业引领、一矿一业带动,全民创业助推,抓大扶优加速,构筑平台保障”的转型经验,我们及时在泽州召开了全市转型发展现场会,总结推广了泽州县的经验。晋煤集团和兰花集团,坚持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在全市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晋煤集团非煤产业的经营总额已占到64.5%,兰花集团非煤产业的产值占到了50.4%。在农村经济转型方面,我们还总结推广了皇城、庄头、大车渠,司徒,岳庄,洞头、凤凰村等不同模式的转型典型。

记者:转型发展需要有一批新的支柱产业作支持和支撑。在调整产业、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方面,你们是如何做的?

王茂设:近年来,我们始终把转型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由小转大、由重转轻、由粗转精、由黑转绿"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收拢五指,形成拳头。不断增创发展优势,在优化结构中构筑支柱产业新格局。

我们集中力量狠抓了四个重点:第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根据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重组整合之后,全市保留矿井129座,产能规模为1.12亿吨,平均单井规模由32万吨提升到87万吨。

第二是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围绕建设中国重要的无烟煤基地、煤化工基地、煤电化基地、煤层气基地的目标,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下功夫作了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大力发展煤电化一体产业三篇文章。

第三是精心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了形成多元稳固的产业格局,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装备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发展精密铸件和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材业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

第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拓展旅游产业,积极推进与网络经济有关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金融保险服务业,不断促进经济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

记者:我国的资源性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于资源的逐渐耗竭.面临着城市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结合晋城的发展实践,你对其它资源性城市转型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茂设:转型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兼顾,超前谋划,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应该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规划。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告诉我们,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早转早主动,迟转就被动,不转必然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我们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资源稳定开采阶段的各种优势,抓住国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历史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制订了全市转型发展规划,努力掌握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是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巨大动力。这几年,我们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先后吸引了德国北威州RWE公司,日本伊藤忠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晋城。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的引进落户,为我市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牵引拉动作用。

第三是必须注重科技,尊重人才。针对我市科教相对落后、人才较为短缺的实际,我们不断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识,大力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强企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培训和引进了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实用技术人才,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

第四是必须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十七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转型发展的内容,坚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先后关停了500多家污染企业和节能减排不达标的企业。

投资9亿多元,对天泽煤化工集团实施了整体搬迁。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狠抓了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城市绿化、镇村绿化和企业绿化,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去年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我市和长治市召开。

第五是必须强化安全,促进和谐。在转型发展中,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使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为转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安全环境。在此同时,深入推进“五大惠民工程”、农村“五个全覆盖”和实事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着力抓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们在转型过程中有稳定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六是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思路,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特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记者:3月5日,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您怎样理解总书记的这些话,准备怎样用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去指导晋城的转型发展?

王茂设: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内涵丰富,高屋建瓴,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任务,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

从我们晋城来讲,虽然近年来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还要看到,全市经济结构重型化、粗放化、单一化、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为此,我们要切实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

概括起来,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强化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性。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实现发展的内生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统筹发展大局,增强协调性。坚持不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加大"双轮驱动"统筹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改善民生,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自觉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创优环境,加快构建推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建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激励约束机制,使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四要着力抓好落实,增强主动性。实现转型发展,关键在领导,重点在项目,根本在落实。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改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大力提倡敢负责、会干事、作风硬、能吃苦的工作作风,努力形成一个敢抓落实、狠抓落实、会抓落实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