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 热合曼的成长经历
尼格买提的父亲马木提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母亲热孜万曾是新疆歌舞剧团的歌剧演员,如今是新疆电视台的译制导演。尼格买提从小深受家庭文艺氛围的熏陶。
提到儿子,尼格买提的父母真是有说不完的话,母亲热孜万拿出满满两大塑料袋的奖状,给记者逐一介绍起尼格买提获得的荣誉。10岁开始他就获得过“三好学生”、自治区“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年”;1995年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曾被江泽民总书记接见过;1995年入选“金星小作家写作学会”、同年在“世界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奖,作品“新疆的大篷车”如今还在华盛顿少年艺术作品博物馆展示;尼格买提还去日本参加过“中日友好绘画比赛”;在上海、北京两地举行的国际少年儿童艺术节上,他是用英语、汉语双语主持的主持人……
还没等热孜万说完,记者就已经在心里暗暗惊叹了,原来,尼格买提小的时候就很不一般了。
“他小时候调不调皮?有没有不爱学习的时候?”记者很好奇地问。“有啊,他小时候特别内向、腼腆,不喜欢说话,又很老实,当时我也很着急。后来有一天突然发现他喜欢跟着电视里的英语对白自言自语,一放英语节目或电影他的话就多了起来,我就想,让他学英语,说不准可以让他多说点话。在他9岁时给他请了英语家教,他爸爸还每周带他去参加一次英语俱乐部的活动,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了。”尼格买提的妈妈说。
“他参加比赛很多都是在外地,你们有没有都陪他去?”想到198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记者
如此问道。“没有,一次都没有。这个孩子很独立,很坚强。”尼格买提的父亲说了这几件事:
1995年,12岁的尼格买提去云南拍“交朋友”电视片时,每次打长途电话回家时都说生活得好,从来不告诉家人受了多少委屈。回来以后才说其实每天都被导演骂、白天还被吊在树藤上拍四五个小时的戏,很辛苦。但晚上,他躲在被窝里哭一场后第二天又高高兴兴地去拍片了,他说他不想让父母担心。
2000年,作为新疆惟一的代表,尼格买提去香港参加宋庆龄儿童基金会的演出,到了香港,却没人接机,原来是主办方把北京时间和新疆时间搞混了,尼格买提就一个人在机场找会普通话的好心人帮他和香港方面联系,自己把问题解决了。
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后,从上大三开始,尼格买提就不再要家里寄生活费了,他总觉得读了大学后就不应该让家里再背负更多的负担,大学四年级,尼格买提联系到北京移动电视台开始担任主持,连学费都开始自己筹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