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俣中科院遥感 中科院遥感所所长:中国原创研究为何遭冷遇
对中国人自己所做的原始性创新工作,总有人抱有一种怀疑或不信任的态度,而对外国人则显“宽容”得多。
这些天来,有一件事一直令中科院遥感所所长李小文院士“闷闷不乐”,那就是近几个月来全国各种报刊、网站、媒体广泛报道了去年10月底德国马普学会通过新闻形式发布了他们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成果。
这则消息称,“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了一种可对全球传染病传播进行预测的计算机模型,其特点是将地方传染病动态与模拟的全球民用航空运输网结合在一起。这种模型由哥廷根马普学会流体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学联合开发,它不仅可以描述全球传染病的传播,而且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还可以预测疫情发展,尤其是预测可能遭到特别威胁的地区。”
这则消息并无失实之处。但是看了这则报道后,许多人不禁要问:2003年SARS肆虐中国时,我们自己的地理学家都干什么去了? 为什么要等到一年以后,德国的研究人员用中国的染病、死亡数据来检验他们的模型,来告诉中国人SARS可以沿航空网传播?其实这才是令李小文不快的原因之一。
马普学会在其新闻公报里历数了德国科学家研究的创新点,即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表明,病原体通过遍布全球的现代航空网可以迅速传播出去。这个新模型在2003年全球SARS疫情爆发期间进行了有关实验,其结果与疫情的实际传播情况非常吻合……
“事实上,马普学会公报里边几乎所有的创新点,我们参与全国抗SARS科技攻关的科学工作者,早在SARS肆虐期间就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及时报送有关领导部门和合作单位,在抗SARS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后来已经集成文章发表在2003年7月和9月的《遥感学报》上。”李小文对记者说。
李小文所指的就是抗SARS科技攻关课题“传染病时空传播特征与早期预警研究”。2003年4月在SARS研究中,中科院遥感所的研究人员应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动力学、非线性统计学、人工智能、虚拟地理环境等技术,针对SARS传播与交通人流的相互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SARS传播的“飞点”模型与“时空邻近度”概念。
尤其时空邻近度概念,是从“流”的角度,针对传统的空间邻近度和“地理学第一定律”中的“距离”概念的重新理解与发展。而马普学会的同行到发布新闻时,尚未认识到这一点,仍停留在计算机模拟阶段。
但遗憾的是,我国科研人员的这项原创性工作,除了得到有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首肯外,在社会上却遭遇“寒流”。尽管他们的工作比德国人早一年多完成,但与德国同行相比,中国研究人员感受到的是冷漠和讽刺,其中最典型的反应就是:“你们遥感所搞什么抗‘非典’,卫星上能看到SARS病毒吗?不务正业!”
长期从事地学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研究的中科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龚建华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还不明白,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与地理生态环境、地理社会环境、人类社会活动模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空间信息技术对于传染病发生、时空传播可以进行监测、特征分析以及实现早期预警。
龚建华说,人们误以为我们是生物学家,能够从空中看到病毒或细菌,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我们所“看到”的是地理生态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与传播的影响,比如,通过遥感监测分析到某个疫区钉螺空间分布的扩大,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地区有大面积流行血吸虫病的风险与可能。
两位专家认为,除了认识上的误区以外,现在很多人都还持有一种相当陈旧的观念,即对中国人自己所做的原始性创新工作总是抱有一种怀疑或不信任的态度,而对外国人则显得“宽容”得多。不久前李小文院士在为一本书所写的序言中写道:“科教兴国呼唤着自主创新,中国人的创新呼唤着中国人的宽容。”
令人欣慰的是,为加强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GIS研究中心及协和医科大学,共同组建成立了公共卫生领域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开展多项研究内容,其中就包括建立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疾病网络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等一系列与传染病监测相关的研究工作,这对中国遥感的自主创新是一种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