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鸿坦露心扉 自认为不适合作演员这一职业

2018-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一年来寂静无声的俞飞鸿,近日频频出现在街头和电视的广告中.她新任雅姿大中华区形象代言人.照片上的俞飞鸿优雅知性,宛如清风沁人心扉.在香港完成第二辑平面广告拍摄

近一年来寂静无声的俞飞鸿,近日频频出现在街头和电视的广告中。

她新任雅姿大中华区形象代言人。照片上的俞飞鸿优雅知性,宛如清风沁人心扉。

在香港完成第二辑平面广告拍摄的第二天,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专访。

清亮的声音像极了她的长相:清清秀秀聪明自信,活力中透着些沧桑。

“要不是为了工作,连抛头露面都懒得出去……”在影视圈一派争奇斗艳的脂粉中,俞飞鸿的淡定很难得。

退休这件事,我曾想过

俞飞鸿成名早。

大学一、二年级时,分别与著名导演张良、张元合作;大三时被好莱坞著名华裔导演王颖赏识,出演《喜福会》;毕业后,俞飞鸿与刘德华合作电影《天与地》。在星途一片灿烂时,她毅然决然放弃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工作,前往美国深造4年语言和艺术,其骇俗之举一度成为该院师生茶余饭后的谈资。她深信,只有内涵丰富,才能够避免昙花一现。

果不其然,俞飞鸿在90年代末回国后就先后出演了金鹰奖获奖电视剧《牵手》和《小李飞刀》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登上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之后,荧屏上年年闪过俞飞鸿做古装美女的脸。工作越来越忙,片酬越来越高,她却发现自己并不开心,甚至产生过退休的念头:“从小莫名其妙进这个圈子,渐渐喜欢上表演这个神圣的职业……但在很多情况下,我只能选择自己的角色,哪怕对这部戏的其他部分不那么满意,自己只能委曲求全。”

她承认,她演过一些自己并不喜欢,却硬着头皮上的角色,根本不值一提。

开关行李箱,我会恐惧

西子湖畔长大的俞飞鸿,悠闲、松散的性格与生俱来。

她害怕高强度的拍戏,一下子置身于几百人的恐惧感。走红之后的第二年,她接了《三少爷的剑》、《乱世桃花》……一年拍了四五部戏。2002年,俞飞鸿主动减产。2003年、2004年,她都把戏控制在每年3部以内。

渐渐地,她对演戏产生了厌恶感。

有时晚上跟朋友吃饭聊天,她早早告辞,说要回家整理箱子。朋友们问她几时离开?她说下个星期。大家都笑了,那么着急理干嘛呀!

“开行李箱和关行李箱这两个动作,对我来说有恐惧感。”她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理箱子:这个带不带?那个带不带?她是个习惯于把宾馆房间整理成家的人:走到哪里都要有自己的水杯。换句话说,她是个恋家的人。而剧组永远处于漂泊的状态,一出门通常两三个月,换景更令她害怕。

十几年来,俞飞鸿对拍戏一直处于适应和不适应中。

演员这一行,我不适应

她说,自己的性格也许不太适合这个职业。

但表演恰恰是她最喜欢的表达方式。有些人喜欢用音乐表达自己,有些人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各人总有自己表现内心的特殊渠道。而俞飞鸿就是擅长表演。

“当演戏开始成为单纯赚钱的职业时,这样的工作容易让人迷失自己,非常机械地重复自己。这样糟糕的状况,现在终于有了扭转的时机。”

去年开始,她决定拍一部自己心目中的好戏,交一份满意的成绩单给自己。找剧本,找投资,定演员,俞飞鸿开始做一些幕后的工作,直到《我爱你,再见》正式开拍。

那么多年来,俞飞鸿终于找到了最快乐的一次:“现在我非常自豪,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在创造,再累都不觉得。”

剧组在杭州拍了1个多月,她只抽空在最后1天,和家人吃了一顿晚饭。

急转幕后,我不是怕老

也有人说,女演员老了就转型幕后。

“怕老,就要躲到幕后?”俞飞鸿笑了,笑得很坦然:“我们不仅要保养肌肤,还要保养心灵”。家教决定了她对容貌的注重程度,雅姿也正是看中了她的内外兼修的独特之美。

俞飞鸿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均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级工程师。高三那年,她一意孤行,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父母却希望她在杭州读理工学院。最后在接到北京电影学院录取通知书那一天,父母的表情都很复杂,她只请求父母相信他们培养出来的女儿,相信他们的教育成果:“我不会做一个在电影学院里不学无术的孩子。”

大学4年,她成为班里最刻苦的学生之一,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前几名。其后留学美国,也是因为耳边常响起父母说的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我来说人生可以很长也可以短。我的急迫感在于,我这一辈子没做过真正快乐的事情。”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得不被迫做一些无聊的事,相处的人也并不见得是心甘情愿的朋友。但是成熟了之后,有能力跳出来审视我自己:每做一件事,每交一个人,都要做到自己快乐和与人快乐。”

大多数女演员会摆POSE,会发嗲,会品名牌,但又能有几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