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强枣强县人 董仲舒是景县人还是枣强县人?
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名垂史册的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生前做梦也不会想到,后人竟会为他的出生地争论不休。尤其是随着《汉武大帝》的热播,董仲舒故里之争愈演愈烈。
儒学大师“籍贯”何处?
关于“董子故里”的争论,缘于董仲舒的故乡在景县、枣强两县的交界地带一说,普遍的说法认为,董仲舒是现今景县大董故庄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与董故庄村相邻的枣强县旧县村。
在对外宣传中,景县和枣强两县政府都称本县为董仲舒的故乡。记者看到,景县县城有“董仲舒路”,枣强县城则有“董仲舒艺术碑廊”。
两县很注重对自己境内董仲舒遗迹的保护,两县学者也极力发掘“董仲舒文化”。
董仲舒的籍贯,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董仲舒,广川人也”。广川现为景县的一个镇。
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理事刘月峰说,西汉时的广川叫广川国,广川国后来经历了郡、县、镇的一系列变迁。刘月峰说:“大体在晋代,广川划归枣强,后又曾划给今属山东的平原县、长河县,元代以后,广川划到脩县,即今天的景县,经历了国、县、镇的变迁后,如今的广川成了景县的一个镇。广川镇有大小两个董故庄村,董仲舒就诞生在大董故庄村。”
而枣强县董仲舒研究院成员黄庆有则告诉记者,枣强县的旧县村才是真正的董子故里。
经济利益才是根源?
其实像景县和枣强学者争论董子故里的情况并不少见,近年来,为了提高地方知名度,许多地方出现了抢名人的现象。如安徽涡阳和河南洛邑在抢老子,浙江萧山、诸暨和绍兴在抢西施,山东在抢孙子,河南的南阳和湖北的襄阳抢诸葛亮等。
石家庄社科院研究员、石家庄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梁勇说:“这些争论大同小异,都是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论的根源其实很简单——历史名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一笔宝贵财富,而一些地方瞅准的是其可以转化为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弘扬传统文化最重要
专家认为,在目前史料、实物均无从确考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不惜血本大兴土木,搞人造古迹、人文景观,或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专家指出,名人之争最重要的是发扬相关的传统文化。各地考据领域的学术之争,不应引发“地盘”之争,而应该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摒弃争论中的“铜臭味”,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