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志与净空法师 净慧法师本焕老和尚南怀瑾徐恒志等大德谈心密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高僧大德谈心密和元音老人一.本焕老和尚:元音老人跟维摩诘居士一样现居士身来弘扬佛法本焕老和尚谈元音老人:???元音老居士我本人没有跟他见过面,没有这个缘.他这一

高僧大德谈心密和元音老人一、本焕老和尚:元音老人跟维摩诘居士一样现居士身来弘扬佛法本焕老和尚谈元音老人:???元音老居士我本人没有跟他见过面,没有这个缘。他这一生,都是为了弘扬佛法,他的功德不可思议! ???这位老人家一生为了佛教,到处去弘法,真是不可思议。

和佛在世时的维摩诘居士一样,现居士身,弘扬佛的正法,真是不可思议。这位老居士,他的思想和他的行为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地、认真地向他学习!学习他有什么好处?他几十年来都是为了弘法,到处去弘法,弘法利生,利益一切人,(使大众)得到、闻到佛法。

????佛法的道理不可思议!他现居士身弘法,由浅而深复至于浅,把深密的东西变成浅近的东西向大家说法,使大家好好依法修行。

能够依法修行,才能出生诸佛,所以弘法的功德不可思议!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听到他到处弘法,无论是出家的道场或在家居士的道场都去弘法。这是很难的、很不简单、很不可思议!

值得大家向他学习!值得向他学习!认真向他学习!现居士身,到处弘法,能够坚持,也是他的愿力,他的志愿。 ????维摩诘居士也是现居士之身而弘法,当时那些比丘都不敢跟他讲(法),不敢见他。不敢见他的原因,因为他说的法深妙!

那些比丘都受到他批评,不但这些比丘不能见他,就连一些菩萨也曾受到他批评。为什么?他弘法厉害嘛!他讲的法深妙!其他人都没有他讲的深妙!所以这些比丘和菩萨都受他批评。 ????只有七佛之师、大智文殊菩萨,敢去见维摩诘居士。

他两个说法说得很好!维摩居士的神通很大。大家说法,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伸个手到香积国去拿一钵饭来。这些比丘想:这一钵饭,这么多人怎么够吃? ????最后大家吃这一钵饭,吃饱以后,这钵饭还是一钵饭!

再一方面,他到香积国拿的这一钵饭,大家吃了以后个个毛孔都出香。 ????所以一个居士,你看维摩诘居士神通广大!他的住所是方丈!怎么叫方丈?就是一丈方,一丈长,这个叫方丈。

他这一个方丈的地方呢,容纳八万四千人,八万四千人,一个人还有个法座,一个法座有八万四千由旬高。这些菩萨个个有神通,都坐到座上去了。舍利弗没有办法坐上去,怎么办呢?维摩居士后来叫舍利弗向法座拜三拜。

拜后,舍利弗就坐上去了。所以讲维摩居士的功德不可思议!神通也不可思议!智慧也不可思议! ????元音老人也现居士身,跟维摩居士也一样的,现居士身来弘扬佛法,他的功德也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值得大家学习,好好向老人家学习!

(根据2004年深圳弘法寺访谈整理)本焕老和尚(1907年—),俗姓张,湖北省新州县人。23岁投本县报恩寺出家,法名本焕。1930年于武昌宝通寺受具足戒。受戒后到扬州高旻寺,亲近来果老和尚七年。

30岁时从河北保定起香,三步一叩朝五台山。1938年起,住五台山广济茅棚,刺血写经十九卷。1948年到广东南华寺,接虚云老和尚临济宗法脉,为四十四代传人。 ????本焕老和尚出家六十多年,弘扬佛法孜孜不倦,教授弟子遍及海内外,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兼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仁化别传寺、深圳弘法寺、新州报恩寺、黄梅四祖寺等寺院方丈,为各寺的扩建、新建、重建倾注了大量心血。

从1987年起几乎每年都到国外讲经说法,交流佛教文化,弘扬佛法,足迹到达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净慧老和尚谈心中心法 ??元音老人是在佛教界很有影响的一位引导修行的老人家。

转眼之间,他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五年了。我每每看到他的书,经常怀念这位老人家。 ??我跟元音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在不经常接触元音老人的这些人来说,最早读到他的书、读到他的开示的可能就是我。

另外,可以说很认真地读他的书的,可能也是我。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概是1990年的时候,元音老人的一位弟子,到北京去见我,带着一本元音老人的《略论明心见性》。

希望我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在刊物上发表他这篇文章。 ??我看了以后,觉得文章很好。当时我主编两份杂志,一份是《法音》,中国佛教协会的会刊;另一份就是《禅》,河北省佛教协会的会刊。因为我又是当主编,又是当校对,要发表文章,我要校对。

在校对的过程当中,我就很仔细,每一次有文章要刊登,我起码要看三次。所以对《略论明心见性》这篇文章我印象非常深刻,讲得非常好!不仅是讲见地上的话,也确确实实接触到功夫上。

见地有时候从书本上能够摸索一二,功夫那就不行。功夫上一定是行到才能说到,行不到说不到。元音老人在那本书上面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功夫,那种见地,都是他行到见到,然后才说到的。 ??我看老人家这篇文章是讲禅的,就把这篇文章,分作四期在《禅》上发表。因为好像也是人家记录以后再整理出来的,有个别的字、句子还带有一些口语,也就作了一些适当的文字润色。 ??这篇文章刊出来以后,《禅》刊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