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霞:台北市立国乐团与琵琶名家汇聚台北中山堂

2017-06-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乘着2009第16届台北民族器乐琵琶大赛的余兴,11月29日下午,大赛评委举行了题为"琵琶巨星音乐会-2"专场,刘桂莲.吴蛮.王梓静.汤良兴.吴玉霞分别

    乘着2009第16届台北民族器乐琵琶大赛的余兴,11月29日下午,大赛评委举行了题为“琵琶巨星音乐会-2”专场,刘桂莲、吴蛮、王梓静、汤良兴、吴玉霞分别演奏了自己的代表作品。

(香港中乐团琵琶首席王梓静因前一天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29日当日中午1点15才赶到中山音乐堂)技艺高超、风格迥异的演奏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音乐会正式曲目演奏结束,在观众的热情欢呼声中,吴玉霞为大家加演了一首民间乐曲《龙船》。担任乐队协奏的是台北市立国乐团,指挥:李英。

    音乐会曲目:

(1)阿炳《昭君出塞》 琵琶/劉桂蓮

   這是阿炳父親華雪梅親傳的琵琶曲。樂曲共分三段:第一段旋律端莊深刻,刻畫了昭君出塞時的激昂悲憤之情和離別故土的悲痛哀怨之情。第二段節奏沉穩單一,旋律富有內在動力,表現了一個紛雜的場面。第三段結構短小,音樂輕快明朗,層次分明,表達了對昭君出塞的無限感慨。 

(2)吳蠻《琵琶印象兩首》--〈靜夜思〉,〈拼貼〉琵琶/吳蠻

(3)羅永暉《一指禪》琵琶/王梓靜

這是一首作曲家企圖用侷限的演奏形式去表達完整樂思的嘗試。全曲右手部分只用食指彈奏,卻要求演奏者製造出多變的音色和細緻的效果。創作素材運用亦極為簡單和易於辨認,節奏自由的段落和規整性落相間出現,最後以泛音寧靜的結束。整體來說,風格含蓄內斂,是一首富有實驗性意味的曲子。

(4)吳厚元《訴》 琵琶/劉桂蓮

唐代傑出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著名詩作。詩人以精煉生動的文字描寫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藝和悲慘的遭遇,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由衷感嘆。

 (5)湯良興編曲《春夏秋冬》改編自琴曲四首 琵琶/湯良興

 (6)Anthony Paul de Ritis《中國流行曲》 琵琶/吳蠻

 (7)羅永暉《千章掃》 琵琶/王梓靜

   作曲家從中國草書的動態美獲得創作靈感,借助琵琶特有的舒雅性和「驟雨狂風」般的表現能力,用漸進的聲響層次,對照動作體態、線性起伏和速度疾徐的變化。琴音在剛柔濃淡的對比中,發揮了流暢無滯,一貫地底的氣勢。

樂曲共分四個部份:(一)胸中氣;(二)游絲連綿;(三)點滴成流;(四)蟠龍走。各有特定的標題和氣氛,分別從或靜或動的音樂造型作起點,再層層疊疊,脈脈相承,而且連綿不絕,像一筆而下,直帶到終結。

(8)湯良興《弦子韻》琵琶/湯良興

根據北方曲藝《京韻大鼓》所創作,樂曲中運用了大三弦的滾指、扣、滑音等手法,充份發揮了陽剛中之柔美的音色。此次演出版本為1997年再度修改之版本。

(9)唐建平《春秋》 琵琶/吳玉霞

ˉˉ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空前活躍的一個重要時期,琵琶協奏曲《春秋》是著名作曲家唐建平先生于1994年應邀為《千秋頌-吳玉霞琵琶獨奏會》而創作。樂曲以這個時代的劃分日(西元770年~476年)為音樂素材加以展開,並以此貫穿全曲,樂曲用了高難度的技法,展示了春秋時期社會急遽變革,風雲際會、百家爭鳴、雄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作品共分五段:一、引子;二、行板;三、小快板;四、柔板至快板;五、急板。

樂曲氣勢宏大,內涵深刻,音樂語匯豐富獨特。除了吸收儒家「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等音樂思想外,還引用了琴曲《梅花三弄》音調,藉以昇華藝術境界。此曲已被入選為「二十一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琵琶协奏曲《春秋》排练现场

            琵琶独奏:吴玉霞  指挥:李英

            吴玉霞与李英指挥

                    演出前准备(这里曾经是蒋介石的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