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身体玩穿越哪有那么简单
把身体冷冻起来,用睡眠的方式“时间旅行”到未来?是的!有人真的将这一科幻作品中最常见的桥段变为了现实。这可比冰桶挑战、比特币什么酷炫得多。
就在一个多月前,冰桶挑战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世界上第一个接受了比特币转账的美国程序员Hal Finny因为渐冻人症去世。Hal选择死后冷冻保存尸体,以期借助未来的医学复活自己。
那么,人类目前的科技力量真的可以让Hal Finny的梦想成真吗?冷冻保存尸体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这一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呢?
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想用冷冻方法来保存人体,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问题的症结跟占据我们身体很大部分的物质水有关。
我们都知道,水在结冰时会膨胀。比如我们在冰箱中冻冰格的时候,冰盒里的水最好不要装满,否则第二天打开冰箱,你会得到一坨溢出冰格的大冰块。不小心把冰格冻成了冰坨,最多会给我们带来一点不便,但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人体组织中,细胞就要倒霉了。水结晶成冰,体积膨胀,撑破细胞倒在其次,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这些维持人体体内氢、钾、纳、钙等多种离子的细胞器也要跟着倒霉。
最重要的是,即便解冻,人体细胞也不会再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最终结果会是什么?请参考松软滑嫩的豆腐是怎样变成海绵一样的冻豆腐的。
水结冰后会膨胀,这和晶体的分子排布特点有关。在液体状态下,水分子自身含有的氢键,能以更紧密的状态聚在一起。结晶变成冰块之后,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开始拉大,依次排队连成环形了。这就好像在广播体操开始做之前,满操场还在整队的学生,忽然接到命令散开成了体操队列一样。
事实上,结晶膨胀在生活中相当常见,威力也相当惊人,钢筋铁骨的混凝土建筑也抗不住它的“致命腐蚀”。北京最早的西直门立交桥,仅使用了19年就不得不拆除重建,原因就是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北京冬季多用撒盐来除冰,渗入混凝土的盐水会结晶膨胀,在桥体当中造成缝隙,久而久之,“内伤”发作的桥体就不能使用了。
对抗结晶时的“热缩冷胀”,科学家并非没有办法,他们发现,只要温度低于零下138摄氏度,冰就不再以水的结晶形式存在,而会变成像玻璃一般的物质。换句话说,想要冷冻人体,而且还不损伤人体的细胞,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0.01秒)内把温度降到零下137摄氏度以下。实际上,精子库中的精子,就是采用这种“速冻”方式,保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当中的。
但是,人体实在太大了。就像要加热的食物越大,微波炉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否则容易造成“夹生”现象一样,就算只有金鱼这么大,液氮也只能很不均匀地从外向内地给金鱼降温,鱼的身体内部还是逃不过结晶这道坎。所以,金鱼的表面或许完好无损,但体内难免有器官损伤。虽然金鱼解冻后看上去能够“死而复生”,但往往很快就会死掉。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想要原封不动地冷冻,显然不太可能。现实中采用的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办法:Hal的尸体被送到美国的“阿尔科生命延长基金会”,他的血液和其他体液被一种名为M-22的化学物质逐渐替换掉。
M-22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乙二醇,也是汽车防冻液的主要成分,此外还有用于保存移植器官的防腐物质和冰晶抑制剂。遗体在经过处理后,就会以每分钟0.56摄氏度的速度被逐渐降温到零下195摄氏度而不受到损坏,然后被放入液氮保存。
除了技术方面的制约,冷冻人体所需开销对普通人而言的确不菲。
Hal选择的全身冷冻,收费金额是20万美元。如果不冷冻全身,只是保存大脑,费用会便宜许多,8万美元。世界上做这种“生意”的不止一家,更便宜的在俄罗斯,保存大脑的费用为一万美元。
如此高昂的价格,自然光顾者不会太多。阿尔科生命延长基金会成立于1972年,1976年才进行了首例人体冷冻。到目前为止,该组织的“会员”只有不到1000人,三分之二选择了冷冻大脑及神经系统。
不过,这个“行业”也在设法降低门槛。据《扬子晚报》引述英国媒体称,美国的“人体冷冻机构”和保险公司合作,向英国用户推出了分期付款的方式,用户每月只需交纳36英镑的费用,死后就可以“享受”该机构提供的冷冻服务。
这吸引了不少英国中产阶级的兴趣。比如英国科幻作者艾德莉·考斯格罗夫·布莱。为了能够死后“冬眠”,她每月需要向保险公司支付40英镑。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的时候,她感叹这“比披萨饼便宜”。
此外,还有英国莱斯特市的一对夫妻也用同样的方式和人体冷冻机构签约,他们还希望儿子长大后也能签署协议,这样“若干年后一起‘复活’时,仍然能够成为一家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企业或作者个人观点,与本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