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华新浪 追记杨卫华:用责任诠释“新闻永远在路上”

2017-1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本报记者 贺小晴 李霞 邓娟"如果你的图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杨卫华最信奉世界著名战地摄影家卡帕所言的这句话.27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不畏艰险,扎根基层,深入新闻一线,用梦想和追求坚守着永远不变的信念,用镜头将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定格为永恒,用责任和激情诠释着"新闻,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抓新闻,他一丝不苟杨卫华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但他从来不在意这些头衔.名誉,成天扛着个炮筒样的大相机,走基层.深入新闻一线,把一

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本报记者 贺小晴 李霞 邓娟

"如果你的图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杨卫华最信奉世界著名战地摄影家卡帕所言的这句话。27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不畏艰险,扎根基层,深入新闻一线,用梦想和追求坚守着永远不变的信念,用镜头将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定格为永恒,用责任和激情诠释着"新闻,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

抓新闻,他一丝不苟

杨卫华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理事,但他从来不在意这些头衔、名誉,成天扛着个炮筒样的大相机,走基层、深入新闻一线,把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真实感人的画面快速传递给广大读者。

2006年10月,绵阳晚报的一次选题会。有人提到成绵高速公路通车近10年,老是修修补补半幅通行,尤其是德阳至绵阳一段。杨卫华听说后,主动要求前往采访。众所周知,在高速路上采访是件非常危险的事。

当时与他搭档的文字记者回忆,那次采访,让她亲眼目睹了杨卫华"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他们原本走到德阳就应当打道回府,但杨卫华坚持要在近100公里的高速路上拉通拍摄。第一次跑完了成绵高速全程,第二次再去,他仍坚持一丝不苟将全段路程拍摄到底。为了拍补路工,他甚至钻进路边正在施工的搅拌车,站在车里,伸出脑袋到处拍摄。那种亡命地追求新闻客观真实性的精神,使人不得不服。

也正是因为这次采访的深入和细致,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新闻素材,之后图文并茂形成系列报道《通车10年,成绵高速很受伤》,在成德绵三地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求真相,他不按常规出牌

"跟着老杨采访,你不得不为他的执着和热情感染,他在关键时刻总是不按常规出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不仅是一种敬业精神,更是一种职业素养。"杨卫华身前一位同事这样感慨道。

2009年7月的一天。杨卫华在游泳时偶然听说,有一个女大学生,在一个小诊所做人流造成子宫穿孔,大肠粪便遗漏到腹腔造成感染而死亡。只是,除了这些仅有的信息外,其余信息一概不知。而此时,杨卫华不同常人的职业敏感和职业素养尽显了出来。回到报社聊起这事时,他对一名文字记者说:"如果这个女孩真的死了,那她一定会去一个地方,火葬场。我们跑一趟火葬场,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同事听了杨卫华的话,简直以为他已经疯了,"亏他想得出来。"但最终,杨卫华的执拗劲头感染了这名文字记者,她决定跟着他去。他们来到火葬场,并真的了解到了这名女孩的信息。循着这些信息,杨卫华和这名文字记者一起,走访了死者玲玲的家,以及她的学校、诊所、医院等等,写成了调查报道《绵阳"人流"少女之死》,揭开了黑诊所的真相。这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闯一线,他是"拼命三郎"

杨卫华走后,他的朋友们都说,杨卫华的一生是幸福的。他短暂的生命虽然只有52年,但他用青春与热血筑就了摄影事业的辉煌,用热情与笑容铺垫了朋友的情谊。他留下关于这座城市的宝贵影像资料,将足以成为书写绵阳历史的厚重而深刻的记忆。

2013年7月,唐家山堰塞湖水位退去,被淹没5年的旋坪乡浮出水面。杨卫华带着儿子杨博几次开车去老北川。为了找到最好的拍摄角度,他们穿着潜水服下水,从头到脚全部密封,只露出一双眼睛和一双拿着镜头的手在水面。他们一次次潜入水底再冒出来。一次不成功再来二次,反复拍摄,最终完成组图发表。画面里,百感交集的村民、重见天日的生活用具、农民的凝望与沉思……透过这些画面,人们感受到有一种力量撕裂着内心,撞击着灵魂。在他的镜头下,人们读出了灾难与浩劫,凄凉与迷幻,重生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