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叔诚黄河 石叔诚披露《黄河》背后的故事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石叔诚,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艺术总监.195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李昌荪教授.196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随后进入中央乐团担任钢琴独奏演员.1983年被选派赴德国留学,获得DAAD奖学金和弗里德利希·瑙曼奖学金,在科隆高等音乐学院随著名指挥家沃尔克·旺恩海姆进修指挥.石叔诚已在国内外举行音乐会逾千场,足迹遍及数十个国家的百余座城市,演奏和指挥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中外音乐名作,并与多位国际著名的独奏家.指挥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香港<信报>曾称其为

石叔诚,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艺术总监。195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李昌荪教授。196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随后进入中央乐团担任钢琴独奏演员。1983年被选派赴德国留学,获得DAAD奖学金和弗里德利希·瑙曼奖学金,在科隆高等音乐学院随著名指挥家沃尔克·旺恩海姆进修指挥。

石叔诚已在国内外举行音乐会逾千场,足迹遍及数十个国家的百余座城市,演奏和指挥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中外音乐名作,并与多位国际著名的独奏家、指挥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香港《信报》曾称其为“中国乐坛之国宝,是一位中国罕有国际罕见的钢琴家”。他曾于1981年和1991年两度获得文化部嘉奖,被授予“优秀专家”称号。美国传记研究院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均将他列入世界名人录。

■《黄河》涵盖中华民族精神

石叔诚是国内最著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主要创作成员之一,他也因为完美演奏了《黄河》而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认识。1989年,中央乐团指定他对这部协奏曲进行了修改,由他同时担任独奏和指挥的《黄河》录音被海外评论家誉为“最杰出和最具权威的演绎”。

就在17日,在鞍山胜利会堂,他用蓬勃激昂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再次让钢城听众如痴如醉。他曾经说过《黄河》是史诗一般的作品,于是,他用自己精湛的演奏技巧印证了他的话。

当他气势雄浑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响起时,场内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开始享受这首中国最富盛名的交响乐,在石叔诚时而明快时而低吟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钢琴声中,《黄河》的四个部分溢满整个胜利会堂,旋律中弥漫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曾经参加过改编《黄河》的石叔诚这样解释这首经久流传的作品:“虽然《黄河》只是一部钢琴协奏曲,但它完全超越了原创时的意义,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五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所以它可以突破历史的限制,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而在随后的专访中,他向记者披露了《黄河》协奏曲艰难的创作修改过程和之后三十多年纷纷扬扬的版权纠纷。

■《黄河》诞生于特殊时期

早在1968年12月24日,石叔诚和储望华、谢达群、李新陆、许斐星被殷承宗找到中央乐团商讨改编交响乐的事宜,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他们一致认定冼星海和光未然于1938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改编的首选,因为它无论在内涵表现上还是在旋律节奏上都非常符合大家的创作理念,所以他们决定将这部歌曲改编成一部大型的交响乐。

由于当时还处在“文革”高潮期,而且有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成功经验,所以江青就特别指示要用钢琴协奏曲的形式。

“当时我们几个主创人员还非常兴奋,因为在钢琴艺术走投无路的当时,江青提出的钢琴‘革命化的出路’真的让我们欣喜若狂,但是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和‘文革’的结束,我在回顾和反思历史时才逐渐明白了她的阴险用意:将歌颂中华民族的不朽诗史篡改成一个为她做政治宣传的工具!”

■《黄河》著作权掀起轩然大波

由于冼星海的音乐魅力感人至深,人民热爱《黄河大合唱》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由它衍生而出的钢琴协奏曲。1986年,中央乐团重新排练了此曲,并将它推向了国际舞台,《黄河》从此声名鹊起,演出盛况空前,唱片也是畅销不衰,这对于这首民族钢琴作品本来是一件喜事,但是创作队伍却因为它而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刚刚兴起的著作权观念连带着版权费用一起困扰着六人创作小组。

创作人员之一的殷承宗联合了储望华、刘庄和盛礼洪三人在美国将这首协奏曲注册了,这就意味着以后在世界各地演奏这首华人最熟悉的钢琴协奏曲需要通过美国向这四人交纳一定的费用。

这个结果在国内交响乐坛掀起轩然大波,而且他们在规定著作权的时候将石叔诚和许斐星两名创作人员去掉也让国人愤然。

石叔诚本人对此还是非常大度的:“除了殷承宗,我们五人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我当时只有23岁,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由于一些原因我在创作后期并不能经常去乐团,所以我只是创作人员但并非主创人员;而比我大一岁的许斐星由于在该曲创作中主要从事记录收集工作而被殷承宗以秘书的名义排除在创作人员之外则有些不通情理。

”通过石老的一番解释,一直沸沸扬扬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创作人员的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

■漫长的修改之路

在和石叔诚老师谈论《黄河》的过程中,他还讲述了这首钢琴协奏曲几经修改的漫长过程。最初,在创作组的多次会议上,领导传达了“用当今的眼光解释历史,现代乐器要合理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思想,按照江青“留曲不留词”的指示,大家本着改编的根本思想开始了创作并于年底完成了初稿,但是由于创作组不能“对冼星海一分为二地看待”,所以江青两次召开会议批评我们创作思想上的问题,并且具体地提出了将《东方红》旋律加入其高潮部分,为了避免《黄水谣》有美化国统区的嫌疑,创作组在第三乐章前加入了陕北信天游的曲调。

1970年1月25日该曲终于通过检验,这就是流传了十几年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版本,而后来的《国际歌》版本也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由于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这首钢琴协奏曲在“文革”结束后的10年里没有演出过一场,直到1986年新加坡交响乐团邀请石叔诚去演出,该曲才重新奏响并受到热烈欢迎。但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因此被提出来:《东方红》是否真的适合《黄河》钢琴协奏曲?在香港音乐会之后,中央乐团便组织人开始具体修改,终于在1989年由石叔诚和王建中合作改编完成。

这个延续至今的最终版本在建党70周年音乐会上演奏大获成功,并且获得文化部嘉奖。

对比多个版本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石叔诚坦然地说,自己更喜欢现在的版本,他说:“我对原来那个我也演奏过几百次的《黄河》并不看重,因为它牵强地带有政治性,五千年的丰富文化艺术不能归结到任何一个人身上。我思想中的《黄河》应该是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华美乐章,是奔腾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象征。” 本报记者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