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效东会长参加北京首届柘城炎帝朱襄氏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4年4月22日至24日,首届柘城炎帝朱襄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黄化门45号院召开,会议有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研究中心秘书长宝世宜主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长张新斌为本次会议会长,商丘市柘城文化研究会长林效东为本次会议执行会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孙晓华岀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对外友好协会贺德林、中央外事办公室正局级巡视员兼***协会执行***朱烨、北京市考古学会长齐心、***新闻办中国外文局罗孝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凤翥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胡志宏、故宫研究员朱传荣、华人频道总编朱研、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研究中心王德桓、商丘报编孙晓清、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刘昭允、柘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郝传信、柘城县广播电视副局长张庆常、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研讨会从西汉时期、上古时期研讨了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来源进行深刻研讨。
朱襄氏(炎帝)又名飞龙氏,是中国上古时代神农氏的第八世接位人,为伏羲之后裔,三皇之一。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王位,以古陈株邑为都(今商丘市柘城县)。炎帝发明了五弦琴和农耕,教人种植谷物;制定了历法,以太阳在中天时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尝百草作医书等等。炎帝在位70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陈地株邑(今商丘柘城)安葬,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炎帝,人们都知道他是神农氏,然而对他的别号朱襄氏,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那么炎帝为何又叫朱襄氏?朱襄氏是不是炎帝?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及多方论证,确认朱襄氏是炎帝的别号,柘城是朱襄氏故里。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三皇之一,他和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深受国内外华人华侨的敬仰。我国古代史籍对炎帝的记载很多,但大多限于传说,且说法不一。然而联系到他所处的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现状,还是可以把一些接近现实的传说统一起来的。据《史记.三皇本记》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此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为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万民。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类似记载还散见于《竹书纪年》、《路史》等古籍中。可见炎帝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制耒耜以教人种谷,尝百草而发明医药;设集市而交易,作弦瑟以娱乐。对于作五弦瑟,古史记载还有别的用途。如《吕氏春秋.古乐》曰: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可见当时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还很低下,他们认为自然灾害是由恶魔造成的,恶魔乃邪恶之气,邪必畏直,最直莫过于琴瑟之弦,于是就发明了五弦瑟。谈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这五弦瑟到底是炎帝发明的还是朱襄氏发明的?其实炎帝和朱襄氏就是一个人。汉代学者高诱在《吕氏春秋》注释中说: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
此外,《易系辞疏》、《初学记》九并引《帝王世纪》言:朱襄,炎帝别号也。故《辞源》里朱襄氏词条释文为:朱襄氏,炎帝的别号。同时,台湾《中文大辞典》也有这种解释。
关于朱襄氏是炎帝的别号,除以上根据外,还有以下两个根据:
据《史记.三皇本记》记载,朱襄氏初为伏羲氏大臣,因才智超群,被伏羲氏命为飞龙氏,造书契。伏羲氏去世后,他袭其号继承天子位,统领中原诸部落。同时,《竹书纪年.太昊伏羲氏》也有这种记载。然而《周易.系辞下传》却说:庖牺氏(即太昊伏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可见朱襄氏与神农氏都是伏羲氏的继承者。难道太昊伏羲氏会把天子位同时传给两个人吗?不会。
不过是对同一件事的记述用了不同的名字,给后人造成误解。这就更进一步证明朱襄氏与神农氏同是炎帝别号。史籍和古代神话之所以把二者分别记述,是因为人们只知道炎帝在原籍发明耒耜而被誉为神农氏,而不知其在中原鼓瑟定鼎之后又称朱襄氏。
炎帝又称朱襄氏,源于炎帝部落的大迁徙。据《宝鸡县志》记载:炎帝部落初期从事采集渔猎,因发明农业,便开始了半定居式的迁徙生活。其迁徙路线是顺渭水东下,过伊河、洛河,到达河南一带。因见其土地平坦,气候较温暖,适宜发展农业,遂开始以农耕为主,形成定居的部落集团。据《竹书纪年》记载,炎帝在迁徙过程中改了不少称谓:其本于烈山,号烈山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
从此我们可以断定,炎帝定都中原还会有别的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必与地名有关。那么炎帝究竟定都何处呢?《竹书纪年》与《宝鸡县志》都说他都于陈(今河南淮阳),迁曲阜。而我们查阅《淮阳县志》,陈乃太昊伏羲氏故都,也是炎帝建都之地,朱乃陈之属地,在陈东北百里许,即今河南柘城。且《柘城县志》对古天子朱襄氏的记载颇为详细: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刚才我们提到五弦瑟是炎帝所作,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此五弦瑟是炎帝在迁徙朱后所作,且用于来阴风、定群生、而后都于朱,且改号为朱襄氏。
同时还可以看出,古人把五弦瑟的作用给神话了。其实上段文字所描述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风沙和疟疾,现实中若要治理风沙,须植树种粮;要祛痁痎,须靠医药。而这位既会植树种粮,又会医药的朱襄氏是谁?在当时那个时代,也只有是那位尝百草、植五谷,到处找寻适宜农耕土壤的炎帝。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炎帝迁徙中原后因定都于朱而又号称朱襄氏,朱襄氏是炎帝的别号。
史料称,炎帝育于姜水。炎帝部落在迁徙途中曾初国伊,又国耆,而后才定都于朱,显然,朱便是炎帝继姜水、伊、耆之后的又一故里。那么朱到底在何处呢?《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柘城县条下云:在州东南九十里东北至宁陵县八十七里,古朱襄氏邑,春秋为陈朱野地,战国时为楚柘邑,汉置柘县,属淮阳,以邑有柘沟而名。
从上述记载可知朱的地点当在今河南淮阳一带。尤其是淮阳曾为陈国故都,又曾为伏羲氏旧地,而朱襄氏曾为伏羲氏大臣,朱襄氏在此周围活动亦有一定的道理。方志中有关朱襄氏的遗迹记载更为详尽。如清雍正《河南通志》卷之四十九(古迹.陵墓)云:朱襄氏陵,在柘城县城东一十里朱堌上,有寺以守焉。又见该志卷之五十(寺观):朱堌寺,在柘城县城东十一里,明建,上有朱襄陵。同时,朱襄氏的有关遗迹还见于各个版本的《柘城县志》,如载朱襄氏墓,在柘城县东十里朱堌。又有相传在境之东,久淤,今考在城东十里朱堌上,有寺以守焉。据传朱襄氏死后,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
墓前有明惠帝朱允炆逃难于此,拜谒帝陵而亲植的皂角树一棵(见大仵村《仵氏族谱》)。该树历经数百年,至今枝叶繁茂,亭亭如盖。明成化年间曾建寺,清嘉庆二十五年庙貌荒废,光绪十二年重修,解放后将庙宇改建为学校,现存主房三间,均为庙宇材料建造。此外在柘城县旧城内还有朱襄氏庙遗址,据传是朱襄氏官邸所在地。清光绪版《柘城县志》载:朱襄氏庙,顺治十三年知县张绎创修于城内,岁时致祭。乾隆三十七年,知县李志鲁倡修。
从文史资料和遗迹看,柘城无疑就是炎帝朱襄氏建都之处。那么炎帝朱襄氏在朱邑定都多久呢?《竹书纪年》及《宝鸡县志》都说他初居陈,后迁山东曲阜。是指整个炎帝部落而言的。
而《柘城县志》说他:传三世没,这里的没字是站在地方志角度而言的,应引申为迁徙。综合两处记载,可见迁居山东曲阜的不是炎帝朱襄氏本人,而应是他的孙子。他的孙子是谁?考之《历代统计表》卷一:炎帝神农氏石年传子临魁,在位八十年;魁传子承,在位六十年;承传子明,在位四十九年;明传子宜,在位四十五年;宜传子来,在位四十八年;来传子里,在位四十三年;里传曾孙榆惘,在位五十年。由此可知其孙应是承。《竹书纪年》说炎帝在位140年,我们按照他中年时期入主中原计算,袭魁与承两代至三世承迁徙曲阜为止,炎帝朱襄氏部落定都于朱,至少有一百年历史。一百年对于一个部族来说,时间不算短,所以我们说柘城是炎帝朱襄氏故里是当之无愧的。
有资料显示,炎帝晚年巡游南方,因积劳成疾去世,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其陵为炎帝陵(见中国皇帝全传)。况且那里的炎帝陵古来有之,为何在炎帝故里也有炎帝朱襄氏陵?在我们看来,这或许就是炎帝部落在柘城住两世而仅有一陵的原因,说明始祖石年与二世临魁父子二人之中必有一人崩于茶陵,一人崩于故里,故柘城也有炎帝朱襄陵。这样以来,南北都有炎帝陵就不足为怪了。但不管是始祖也好,二世也好,只要是炎帝部落的继承人,都可称作炎帝,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既然炎帝朱襄氏陵就是炎帝陵,为什么朱襄氏陵在海内外影响不大呢?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数千年来人们多称炎帝为神农氏,而不知炎帝在迁徙中原之后,因定都于朱而又称朱襄氏。以致后人在撰写炎帝事迹时,把二者割裂开来,造成误会。况且这种以地名而取的别号常常难以持久,会因炎帝部落三世之后的大迁徙而弃之不用。久而久之,人们便把朱襄氏这一别号淡忘了。就像人们不知道炎帝曾叫烈山氏、伊耆氏是同样道理。即便朱襄氏这一别号又沿用了临魁和承两代,也不过百年历史,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百年一闪即逝,朱襄氏若非留下制瑟祛风,安置黎民之伟业.
研讨会认为,古文化多元多线索的。课题很重要,应该边边研究边宣传,开阔思路,寻根问祖.研究好,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