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国家湿地公园今日开工典礼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根据<龙门石窟园区规划>,计划5年到10年时间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实现从景区旅游向休闲游.度假游的"华丽转身", 尽可能地创造惬意的环境,让游客自愿

根据《龙门石窟园区规划》,计划5年到10年时间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实现从景区旅游向休闲游、度假游的“华丽转身”, 尽可能地创造惬意的环境,让游客自愿留下来,轻松享受“新龙门”! 在这一思路中,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将是大唐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景观完美融合的最精彩呈现。

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计划投资5亿元,位于洛阳龙门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的南部,以阙南湿地为依托。规划范围北至龙门漫水桥,南至草店伊河大桥,总面积306.9公顷。此次开工建的是漫水桥南,伊河东,伊东渠西,滚水坝北,预计明年花会前完工。

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是由上海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室设计的。

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以“林泽芳洲”为主题,按照“一河(伊河)两带(河东、河西)三区(临伊堂服务区、西南旅游服务区、东南旅游服务区)十景(槐香古道、柳荫西涧、伊沼荷香、纤鳞鹭影、烟雨望阙、东篱白荻、魏湾朝晖、芳洲晚渡、竹溪月色、晓雪冰河)”的总体布局。

一方面,以伊河以及伊阙(龙门山、香山)自然景观风貌作为自然生态线索,挖掘历史自然景观要素,进行恢复与因势布局;另一方面,以唐代歌咏龙门及南部湿地的诗歌、园林文献历史资料、山水绘画为主的历史人文线索,从意境与场景两个层面,挖掘历史自然与人文景观要素,进行恢复与再现。

公园内的景观设计,主要取材于古诗文和古代绘画。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将坚持生态与人文并举,集生态保护、湿地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着重突出龙门独特的湿地特色与唐代人文精神。此外,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还将大唐诗文化、茶文化、名士文化、佛学文化,通过自然生态湿地的山水环境展现出来,融山水园林、山水诗文和山水绘画于一体,再现大唐自然山水神韵,烘托山水龙门特色。

另外,湿地公园里,数量最多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湿地植物。为了体现湿地公园的人文景观、驿道景观、农耕景观、禅院景观和湿地景观,也为了展现龙门湿地“四时同赏、朝暮各异、晴雨不同”的各色风情,做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根据规划方案,未来的湿地公园将尽量保持原有的低洼地形,保护原有植被,保留原有池塘;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宽水面,增加植物品种,逐步替换单一的经济林,形成丰富有特色的植被景观;采用点植、片植、对植、丛植、群植、孤植和混交等手法,使乔、灌、草、藤合理配置,体现植物多样性。

最终重现古道槐香、柳荫烟合的历史景观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滟滟伊水风光。

湿地公园建成后,游客该如何去参观?

整个公园的道路规划方案:整个湿地公园项目共设置停车场5处,结合水上游线设置码头9处,湿地公园内部游线设置桥梁55座。

在对外交通上,主要有四种方式将湿地公园与外界连在一起:一是通过西南旅游服务区与王城大道和草店伊河大桥连接,二是通过东南旅游服务区、自驾车营地与洛临公路连接,三是通过临伊堂、魏湾水口园与243省道连接,四是湿地两侧北部通过电瓶车道与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连接。

不仅如此 ,游客们在湿地公园内的交通也非常方便。我们了解到,在整个园区内主要设计有四种道路,分别为电瓶车道、自行车道、游览步道和木栈道。此外,公园内还设计了一些水上交通方式,比如结合项目和景点布局设置水上游线以及码头等。

洛阳龙门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后,游客可以观赏和体验到根据史料打造的槐香古道、柳荫西涧、伊沼荷香、纤鳞鹭影、烟雨望阙等十组景观,单听这一个个动听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大家就会对它们将带来的胜景充满期待。十大景观虽然散落在整个湿地公园的多个角落,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跨越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再现大唐山水园林美景。

公园内的50余座桥梁,也将大都采用唐代桥梁的造型,如唐代八字形木桥、直行木桥、梯形石桥、板型石桥等,还可以欣赏到唐代的茶舍、院落,具有唐风遗韵的草屋、瓦屋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