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院士 身处国外还在修改学生论文 记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杨国荣

2017-12-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以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为名的"思勉原创奖",对文史哲著作评选一直高标准.严要求.大奖设奖至今5年,"宁缺毋滥"仅评出13部佳作,其中就有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院

以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为名的"思勉原创奖",对文史哲著作评选一直高标准、严要求。大奖设奖至今5年,"宁缺毋滥"仅评出13部佳作,其中就有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杨国荣所著的《道论》。

上世纪70年代,才上初二的杨国荣迷上了哲学。1978年,他进入华师大哲学系学习,从本科读到博士,留校任教至今,坚持在"本硕博"教研一线。杨国荣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还是国际行而上学学会首位华人主席。一直继承和延续了冯契开创的以哲学研究与哲学史研究相统一的学术传统。

"课堂上无论讲什么,一定是我认真思考过的东西。"即便是授课20多年,他依然会仔细备课。一位硕士生说:"杨老师有些著作已经写好但还未正式出版,他会将书中最新的观点和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每节课,杨国荣都会留出时间课堂讨论,提问的人比较多,杨国荣总是一一认真作答。

有时需要连续在电脑上阅读2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让眼睛近视的杨国荣非常疲劳,但他从不轻意放过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他从不为学生命题,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自主选择;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观点及论证、材料运用及考订等,他都会一一指出,层层把关。

无论是休息日还是节假日,无论是在国内讲学还是在国外出访,杨国荣都利用所有可能的空余时间来审阅学生论文,熬至深夜更是习以为常。"假如我在今晚8时左右给杨老师发送电子邮件,明天上午10时打开邮箱,肯定能够收到他的回复。"一名博士研究生如是说,"每次看完杨老师的邮件,都觉得像是上了一课。"

近5年里,杨国荣具体负责了包括5名外国留学生在内的20余名博士生、包括3名国外博士后在内的8名博士后,以及20名硕士生的指导工作,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