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你和我 今天 我们怀念顾城和他的诗

2017-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顾城的眼睛,他眼里的世界.他诗中的世界,都是那样的通透.灵动.自然.顾城的<一代人>,影响了一代人.那是一个物质贫乏却诗意盎然的时代,"诗和远方"近在咫尺.斯人已逝,顾城已经离去,但诗歌并没有走远.今年9月24日,是顾城诞辰60周年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怀念顾城和他的诗.在顾城诗作流行的上世纪80年代,没有网络.手机,顾城的诗就那样口口相传地流行开来.只能说,诗歌太美好.我朦朦胧胧地记起在石庄中学的校园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诗、顾城的眼睛,他眼里的世界、他诗中的世界,都是那样的通透、灵动、自然。顾城的《一代人》,影响了一代人。那是一个物质贫乏却诗意盎然的时代,"诗和远方"近在咫尺。斯人已逝,顾城已经离去,但诗歌并没有走远。今年9月24日,是顾城诞辰60周年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怀念顾城和他的诗。

在顾城诗作流行的上世纪80年代,没有网络、手机,顾城的诗就那样口口相传地流行开来。只能说,诗歌太美好。我朦朦胧胧地记起在石庄中学的校园里,我是个初中生,对于课本上从未学过的新诗,懵懵懂懂。隔壁教室是高中的班级,一日我隐约发现,那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讨论顾城,诵读他的诗歌。

关于顾城,我最初接触到就是那首诗歌,尽管当时我并不知道它的诗名《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短短两行,却让我惊艳不已,最初感受到现代诗歌的美妙,应该就是来源于这里。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中国汉字还可以这样组合,诗歌竟然这样妙不可言。后来,我爱上现代诗歌,爱上文学,应该就是在那个黑夜中起航的。

那时有本《星星诗刊》,属于纯文学期刊,瘦瘦长长的,卷起来便于携带。我坚持买了好几年,因为没有很多钱一次性订阅,只好每个月去街上的邮局购买。这在当时,也算是奢侈的了。毕竟,它不是必须的学习资料,更不能填饱肚子。后来,这一沓厚厚的杂志陪伴了我好多年,都没有舍得扔掉。

上了高中、大学,读到了更多的诗歌,却再也没有一首诗这样打动我。"爱屋及乌",我又读到了更多顾诗,了解了更多他的故事。他的诗作,自然、通透,没有一丝一毫的造作。好的诗歌,好的文字,是从身体里长出来,不是写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憋出来的。

顾城在学诗笔记里写道,最早使我感到诗的是什么?是雨滴。在我上学的路上,有一棵塔松,每当我从它身边走过,它什么都不说。 一天,是雨后吧,世界洁净而新鲜,塔松忽然闪耀起来,枝叶上挂满了晶亮的雨滴,我忘记了自己;我看见每粒水滴中,都有彩虹游动,都有一个精美的蓝空,都有我和世界…… 顾城说,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

顾城的文字就是这样干净,诗人拥有孩子般明亮纯净的眼睛,才能看到如此美好的世界。可是,他也任性得像个孩子,正如他的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一个人,能够像个孩子一样任性多久呢?诗歌,本来就不是理性的语言。唯有像孩子般天真、任性,才能从心底生长出这样天然的诗句吧。

顾城是任性的,可他也有温暖的时候。他在《门前》:"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墙后的草,不会再长大了,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是的,如此温暖明媚的诗句,如此美好动人的世界。可是,顾城的传奇仿佛只存在于他的诗歌里。

他是自然之子,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敏感得像一片叶子,脆弱得像一株芦苇。他的眼睛、他的世界,容不下他觉得不美好的事物。他走了,留在自己的美好里,我不想去评论他,我们只读他的诗就好。

今夜,写下这些琐碎的文字,重温顾城的诗歌,重温那些有诗歌和远方的日子。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怀念顾城和他的诗歌。□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