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东兵作品 师东兵的作品水分较大

2017-05-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天我回珠海,在我女儿家门口,一下车,突然过来七八个人,我以为发生什么事,结果竟是记者.没办法,简短回答了几个问题.以前我是从来不见记者的

"昨天我回珠海,在我女儿家门口,一下车,突然过来七八个人,我以为发生什么事,结果竟是记者。没办法,简短回答了几个问题。以前我是从来不见记者的。"坐在广州花园酒店大堂的沙发上,师东兵有些无奈地笑笑。

前些日子,他的搜狐博客点击率也从以前的1500左右,陡增到5万。

他说这次"对博客太轻率",完全没有料到会招致如此广泛的关注,还影响了女儿的工作。这个此前大陆普通民众并不熟悉的纪实文学作家伴随着网络上突如其来的聚焦,一步步被推到台前。

一场源自20年前的论争

在经过了博客留言、邮件交流、电话确认之后,6月18日上午,时代周报记者见到了网络上"面孔模糊"的热点人物师东兵。

谈话甫一开始,师东兵主动提起他正在应对的一场论战。起因是一本他在20年前对胡耀邦的一次采访。当年,他把谈话内容写进了《政坛秘闻录—前中共政要访谈》。

去年8月,华国锋逝世后,网上一个帖子《胡耀邦说:华国锋不是老实人》,引用的就是师东兵采访胡耀邦的那篇文章。随后,胡耀邦的两个秘书高勇、李汉平接受胡耀邦信息研究网的采访,表示胡耀邦根本没有见过师东兵,师东兵的采访完全是编造的。

紧接着学者林京耀的以及另外几篇质疑文章也在网上出现。"胡耀邦信息研究网的电子刊物《耀邦研究》第五期一下发了5篇文章都是攻击我的。"师东兵有些愤怒。其中高勇的文章《师东兵写的文章太离谱》中,提到了师东兵的另一本书《早逝的英华》。

"他们颠覆了耀邦夫人和两个儿子的评价。"据师东兵讲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湖南省委一领导曾向他转达过胡耀邦夫人李昭对《早逝的英华》的评价,说师东兵是"文学上的包公"。后来师东兵先后接触过胡耀邦的两个儿子,他们对这本书也没有提出任何意见。

为什么书刚出来的时候不质疑,在当事人逝世后胡耀邦信息研究网却要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攻击?师东兵综合各种情况,认为这背后"有政治目的"。于是去年底他开了博客,一个"天下大势",一个搜狐师东兵,约一个月前,曾一度废弃的师东兵新浪博客找回密码再次投入使用。三个博客同时开始贴出师东兵的反驳文章,与胡耀邦信息研究网针锋相对,并贴出了与华国锋及其夫人的合影。

胡耀邦信息研究网一位汪姓工作人员承认了与师东兵之间的论战,并给记者发来了部分质疑文章。"本来我们没去关注他,但去年华国锋逝世后,有人把他的那段话从网上找出来了,我们就不得不表明我们的态度。"

"写他一定要慎重,不是一个正面形象。"听说记者要写师东兵,一位关注过他的人特意提醒记者。

"他的书大多在香港出版。就假装跟高层很熟,然后到外面到处行骗。"顿了一下,上述人士再次强调:"我这个词绝对没错。"

小学时就"不老实"

不知道这已是师东兵面临的第几次质疑。对已年满59岁的师东兵来说,被质疑几乎成了他人生经历中无法回避的一种境况。

师东兵出生在山西太原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没有读过多少书。小学3年级时,由于父亲调到侯马市平阳机械厂工作,师东兵随之入读该厂子弟小学。

奇怪的是,他很早就对理论研究产生了兴趣,初一的时候,就看起了毛泽东选集以及马列著作。

"那时候老师都很奇怪,说‘你看这些书,我们都看不懂,你能看懂吗?你是不是在装啊?’从那时候就说我不老实。"师东兵有些自嘲地笑笑。

初一时,学校元旦汇演,他根据电影故事写了四场话剧《我们村里的儿童团》,后来被认为是全校最好的节目。得知剧本出自师东兵之手后,老师全然不信。老师一句"没想到你这个孩子这么不老实!"让师东兵很是无奈。

后来他写的剧本又遭到质疑,不是因为质量,而是"认为我没在剧团待过,没唱过戏,也没在专业戏剧学校学习过,怎么可能会写出剧本?不知道是从哪儿抄来的。"

为什么会有这些质疑?"就是嫉妒。"师东兵的回答很肯定。至于为什么能写出与自己年龄、资历不相称的东西,师东兵的解释是"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969年,师东兵到部队服役,两年后复员到平阳机械厂做工人。当时新华社组织了新华社工农兵评论组,那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用的都是新华社通稿,一篇文章发表了,全国报纸都会转载。那时候在报纸上发一篇文章相当困难,不过师东兵说1972年到1976年间,他的文章经常发表。

此后,不论是在从事纪实性文学作品的采访、创作、发表或出版过程中,还是其他方面,师东兵不时会因各种原因碰到一些麻烦。在《师东兵》(这是师东兵看过、认可,并亲自作序的一本传记)中也记载了几次因发表文章与刊物编辑和编辑部产生矛盾的情况。

对于遇到这些"麻烦"的原因,与师东兵自己的讲述以及传记中常用的嫉妒、刁难、偏见、"更进一步的个人目的"等词汇不同,一位曾对师东兵有些了解的人用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喜欢搅一些浪花。"

很多人谈起师讳莫如深

师东兵立志做文革纪实文学是在1979年12月出狱后。据《师东兵》的内容,1979年师东兵出狱后不久来到北京,"找到了那位同乡的老革命,讲起了"文化大革命",老人忍不住放声大哭。"后来师东兵接触了几位山西籍老革命家,都建议他"把山西的‘文革’和历次运动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

"在他们的介绍下,师东兵有了一次和时任中共山西省第一省委书记的霍士廉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师东兵立志从中央最高层开始来写"文革"历史。

后来,在几位老革命的介绍下,广泛地接触担任过中央高级职位的人,掌握第一手材料。1988年,《决定中国命运的二十八天》在山东《时代文学》创刊号上发表。

此后,《九大风云录》、《最初的抗争》等纪实类作品不断在内地、香港推出。他作品中出现过的采访对象也包罗了彭真、胡耀邦、华国锋、薄一波等多位高层领导人。

就算能与这些高层领导相见,他们又怎会与师东兵恳谈?

"你和人谈得有共同语言,你只有了解的历史比人家多,或者接近于人家,人家才愿意跟你谈。"师东兵曾和中央文革小组的一个重要成员接触,开始只是随便聊聊,后来讲起"文革"历史来,见他什么都知道,受访者就好奇了,到最后受访者甚至留师东兵在他家吃饭。

如今师东兵还随身带着录音笔。在记者征得师东兵的同意拿出录音笔准备录音时,或许是多年的习惯,师东兵也让随行的助手拿来了自己的录音笔。

#p#分页标题#e#

但在家乡,师东兵仍然是神秘的。一位对师东兵有些了解的人回忆,由于师东兵经常不在侯马,住的地方多,又与高层领导人有交往,还写这样的纪实文学,关于他的谣言和传说确实很多。"曾经有人说他有庞大的秘书班子,乃至警卫班子,甚至有人说他是被国安部门盯住的人。鉴于这种情况,别人就不太愿意和他往来"。据该人士透露,山西有不少人在师东兵的问题上一般都讳莫如深。

"他的东西学界普遍不敢引"

"我写书,我常常讲,研究历史也好,研究现实也好,首先得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必须真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地反映现实,真实地把各种人物、事件的情况介绍给自己的读者,我认为这是作家天然的、神圣的职责。"

尽管师东兵一再强调他要勇敢地挖掘历史的真实,要"秉笔直书"、"仗义执言",但其作品的真实性却招致了很多人的怀疑。

前文提到的对师东兵曾有些了解的人士在看过《师东兵》后,表示大为震惊,"写历史不能这么写,大体上看是那么回事,但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时候会离事实真相很远。"

就师东兵作品的真实性,记者采访了两位文革史研究人员,两人的观点基本相近:研究党史、文革史的人都知道师东兵,但学术界普遍对他不是很认可。

"他的东西学界普遍不敢引,要是有人引用了他的东西,历史学的价值就要打折扣,到了这种程度。"一位研究人员表示。"党史学界的一些同行觉得极其负面,主要是学术负面,觉得他特别敢写,特别敢无中生有,特别敢把假的说成真的。"

不过该研究人员曾买过师东兵的一本访谈录,他觉得访谈完全讲故事的可能性不大,他也看过其中一些部分,"写的东西很像那么回事儿,不太像是编的,但还是不敢作为引证"。有一次他写一篇文章需要引用师东兵的作品,还特别在文后加了个注释,说明作者主要是写报告文学的,"生怕引了他的东西让我的文章因此被人质疑"。

"我不敢说他的东西都不可信,可能有一两个不可信,你就不知道哪个可信,哪个不可信,因为无法辨别。"另一位研究人员表示。

"这个人很能忽悠。"一位据称比较了解师东兵的人透露,"他原来跟高层有点关系,但这关系也不像他说的那么神,但也访谈了一些人,这样,他就在干部之间折腾了不少事。"

笔耕不辍的师东兵,至今也已有两千多万字的作品问世,1990年就加入了中国作协。但一位对师东兵有些了解,也看过师东兵作品的文学界人士却又认为:"他文字不讲究,粗鄙得很,文学修养几乎没有。"

网络上,师东兵的争议仍然如火如荼,而记者面前的师东兵倒显得很是洒脱,快言快语,只是在说"人们对我误解太多"的时候声音有些低了下去……

时代周报:史学界对您的作品普遍表示不敢引证,您怎么看?

师东兵:我写的就是纪实文学,大家看了以后还是按照文学来看,不完全是访谈。如果是文学作品,那我就不做解释,如果是访谈,我就要做解释。我有个访谈录,那就是对方说什么,我说什么,实录,当然也有我的评价。

时代周报:您的传记是1999年出版的,当时您才50岁,怎么50岁就想到让别人给您写传呢?

师东兵:这是香港的出版社因为要介绍我,就约了一些作家。这本传记的作者是一个山西作家,写完后这本书我是看过的。按道理说,我的传记是以后七八十岁才出的,但人们对我误解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