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郡百花图 “老扬州”绘出千幅扬城百花图 笔纸不离身 非常乐意免费教画

2018-0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从2013年开始,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在扬城的大街小巷.寺庙公园.小区花坛等处,只要是有花的地方,有心人会不时看到一个瘦瘦小小的

    从2013年开始,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在扬城的大街小巷、寺庙公园、小区花坛等处,只要是有花的地方,有心人会不时看到一个瘦瘦小小的老者对花写生的身影。老者名叫吴友海,今年64岁的他,自退休后,带着一支签字笔、一本速写本走遍了扬城的大小公园、花园小区,对花写生,为扬城百余种花卉留影,至今已有三年多,写生画稿千余幅。

在他的笔下,不仅有梅花、桃花、樱花、牡丹、芍药、荷花、玉兰、芭蕉、石榴、桂花、菊花、夹竹桃、海棠等等人们常见的扬城四季百花,也有诸如:东关街谢馥春的百年牡丹、史可法纪念馆的金带围、著名盐商园林个园里的佛肚竹、众恒紫园里的蛇草、杉湾花园里红红白白的毛地黄等扬城少见的“奇花异草”,还有醉蝶、彼岸花、鲁冰花、曼陀罗、八角金盘等很独特的花种。

    扬州美,一年四季画不停

    “扬州是一座大花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我不是专业的画家,但我想凭着我年轻时的美术功底把扬州美丽的花花草草都画下来。”吴友海早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的装饰专业,曾师从张志安教授习画。

毕业后,吴友海被分配到扬州陶瓷厂从事陶瓷设计装饰工作。专业功底扎实的他,曾为扬州鞋厂绘制过大型壁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探亲,当时我们厂里接到任务:为大明寺设计烧造供奉用的瓷香炉。

厂里将任务交给了我,所以大明寺前的那个大青花瓷香炉也是我设计的。”吴友海告诉记者。在1996年左右,吴友海转到了交通标牌厂做美工,直至退休。在标牌厂做美工期间,吴友海暂时放下了心爱的画笔。

“那时,标牌厂的活很多,工作忙,实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再去画画。”吴友海退休后,感到最开心的就是又有时间去画画了。“还有退休证可以免费进公园,既可画画又可以欣赏美景,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不断绽放,我也一年四季如见老友画不停。”

    坚持画,写生花卉百余种

    写生花卉如今已成为吴友海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四季,不分寒暑,几乎每天都要去画。寒冬时节,梅花绽放,为了画雪地梅花,他穿着厚厚棉服、胸前藏好一个热水袋,带着水和干粮,就去了史公祠、瘦西湖,一画就是一天;烈日当空的炎夏,他汗流浃背,对着宋夹城、荷花池的荷花尽情描摹。

即使到海南、泰国等地区旅游,他也是笔纸不离身,一路画不停。“这几年,我也将扬州城中的花卉品种几乎了解了八九不离十,我统计了下,光谈花的品种,不下百余种,这里还不谈一种花的多个品种,比如荷花的品种就有很多,花形各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还有,萱草花分大萱草和小萱草,大的就是可食用的金针菜;玉兰则有紫玉兰和白玉兰之分。此外,梅花、菊花、兰花、樱花等花卉的不同品种也有很多。”

    说起这几年出现在他笔下的扬城花卉品种,吴友海如数家珍。“琼花都看过吧,但琼花结的果,看到的人肯定不多;芍药花在晚上是闭合的,到了早晨又重新开放,就像人晚睡晨起一样;个园的佛肚竹很是娇嫩,对温度很讲究;还有彼岸花,扬州人叫做螃蟹花的,在何园进门处和瘦西湖钓鱼台北岸树林以及长堤春柳西岸的树林里可以看到;蛇草,则是在众恒紫园一个老太家门前的绿化带里见到的,那也是我见到的唯一一处长蛇草的;外来品种毛地黄则在万花园和杉湾湿地看到最多。

扬州人家最常见的则有月季、凌霄、牡丹、芍药、芭蕉等。此外,还有不少我不认识叫不出名字的花。”

    热心肠,愿免费教画

    在公园写生途中,常常会有游客或者美术爱好者一边看吴友海画画,一边和他聊聊天,每当这个时候,吴友海就自动将自己变成了扬州城的义务宣传员,向围观游客自豪讲述起了扬州城的历史与文化。

也有游客愿意出钱购买他的写生稿,但吴友海却没有动过心。“我画花,纯粹是喜欢,我想画到一定程度后,精选一下,出一本扬州花卉白描图册,一是为扬州百花留个影;二是以此与有相同爱好的同道们一起交流。

当然了,如果有喜欢的,无论老少,都欢迎和我一起出去画。只要有兴趣,就是不会画也不要紧,我非常乐意免费教。”吴友海说。          记者 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