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转篆刻 刻刀张:齐白石“御用”的篆刻刀具
“锤剪刀锥百炼钢,打磨厂内货精良。教人何处分真假,处处招牌镊子张。 ”——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这首诗里的“镊子张”就是老北京刻刀铺“刻刀张”的前身,“刻刀张”是张顺兴刻刀铺,曾经位于北京前门外打磨厂中段路北,是京城内专门经营各种刻刀的店铺。
“刻刀张”的创办人张正新是河北冀县人,家里祖祖辈辈是农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因河北一带闹灾荒,15岁的张正新从河北冀县逃荒至北京,在一家小铁铺学徒。出徒后在柜上干活攒了点钱,开了家小铁匠作坊,取名张记小铁作坊。主要做各种小刀和镊子,给各刀剪铺送货。其中要数姑娘出嫁时开脸用的小镊子做得最好,人们便直接称呼张正新为“镊子张”。
那时,由于书籍多用木版印刷,刻木版用的刻刀需求量很大,石工等手艺活也都要用刻刀,而制作刻刀的铁铺却很少,且市场上的刻刀质量很差。张正新认为刻刀市场广阔,很有发展前途,遂决定试一试。他经过反复试制,积累了炉火、锤打、蘸火等经验,一种不锛刃、不卷刃的刻刀终于试制成功。投入市场后,客户反映良好,不少人主动上门求购。
清光绪六年(1880年),“张记小铁作坊”正式挂出“张顺兴刻刀铺”的招牌,并开始门市售货。为了表明所产的刻刀、镊子等产品材料真实,做工认真,不骗人,价格低廉,不欺人,张正新在生产的所有产品上都镌上了“不”字标记。于是,打有“不”字记号的刻刀很快就在四方驰名,张正新又获得了“刻刀张”的雅号。
张正新去世后,张顺兴刻刀铺由他的儿子张德山和孙子张凤鸣相继接替经营。张德山改变靠门市零散订活的经营方式,与京城里能用到刻刀的知名铺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京城里的二酉书店、荣宝斋、东广顺、王麻子等知名铺户都成了张顺兴的老主顾。
随着订活的逐渐增多,“张顺兴”向老铺户发的行活越来越少,产品向艺术家们使用的刻刀发展,不少著名的金石家、木刻家都成了这里的常客。名画家齐白石非常喜欢这里的刻刀。1933年他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课时,张凤鸣给他送刻刀。
门房递上张凤鸣的名片,齐白石连说:“快请,快请!”转身在黑板上大字写出:“如欲刻好金石,张顺兴刻刀为最理想之工具,现在张师傅即到。”学生都惊奇地瞧着窗外,齐白石热情地将张凤鸣请进课堂介绍给学生。
1936年齐白石还特为张顺兴写了牌匾:“顺兴刻刀”,并题了一行小字:“予居京华廿年,喜用张顺兴之刻刀,越明年将南归,书此赠之。”他还在1934年送给张凤鸣一副亲笔书写的对联:“我有钳锤成利器,君由雕刻出神工”,上款是“凤鸣兄惠存”,下款署名为“白石”。
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小作坊生产被机械化、合作化的生产形式所取代。1963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恢复老字号的指示,重新在崇文门外喜鹊胡同的两间油漆彩绘的门脸房经营张顺兴刻刀门市部,厂房建在崇文门东南角的三角地。由于此时北京文化用品公司负责包销张顺兴的刻刀产品,且老主顾都回来找张凤鸣制作刻刀,所以“张顺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但仅仅维持了短短3年时间。
如今,前门外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刻刀张”曾在这里盛极一时。张顺兴刻刀铺的“不”字刻刀被珍藏在许多艺术家的书柜里,而张凤鸣三代传承的手艺和过去兴旺的门面也只能在历史记载的字里行间才能找寻了。(郭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