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简历 媒体揭秘屠呦呦获诺奖推荐者饶毅 饶毅简介资料
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17:30之后,被“屠呦呦”这个名字刷爆了。《诗经》里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孔子说,读《诗经》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没有想到,屠呦呦不仅多识了,而且在这条路上成为第一个拿到诺奖的中国女人。
仅仅一夜,中国与世界都记住了“屠呦呦”这个名字,但是今晚之前,屠呦呦没有得到任何国内的重要认可,没有大奖、没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
在她并未被业界看好的情况下,曾有一个人力荐过屠呦呦获诺奖,你知道这位慧眼识珠的伯乐究竟是谁吗?
屠呦呦 (资料图)
他就是饶毅。饶毅在科学界知名度很高,但不见得都知道他。他的事迹此处按下不表,先看几张屠呦呦或诺奖后《科学网》网友的评论。
网友的评论
当然了,屠呦呦获奖后,这位被赞为具有“过人之处和帅才眼光”的伯乐也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
屠呦呦张亭栋获得的第一个个人大奖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2012年9月19日,葛兰素史克(GSK)“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颁发,两位获奖者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张亭栋。”
为什么说屠呦呦获诺奖,饶毅的推荐功不可没?
这是因为,在科学界对屠呦呦还没有多少认识的时候,他做了非同寻常的科普工作。
2011 年8月22日,饶毅在其博客首先刊登对屠呦呦和张亭栋从中药中发现化学分子的成就,其后他与合作者在《中国科学》发表文章,叙述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称 之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在屠呦呦在科学界没啥名气的时候,饶毅能够对其“力荐”,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赞他“独具慧眼”的原因。(饶毅对于其科学成果的详细 解读见本文末)
饶毅对于其科学成果的解读
饶毅的力荐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来。
2011年,饶毅落选院士,8月17日,他发表公开声明,称今后不再选院 士。5天后,他发表长文,推荐屠呦呦贡献。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这样做,是“最近自我的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
”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推动两位前辈科学家受到重视,“如果我们大家努力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 二身份而带来的意义。”
在那篇题为《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的文章发表后,饶毅明确告诉媒体,取这个标题只为吸引眼球,他想做的只是把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到屠呦呦和张亭栋两位前辈科学家身上,并希望能够推动二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他 说,文章的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他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人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 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不仅如此,9月19日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100万元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的张亭栋教授,也与饶毅等的大力推荐不无关系。
饶毅
饶毅简介
饶 毅,1991年获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 在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饶毅决定回 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9月卸任。
饶毅 (资料图)
饶毅在全职回国前,就多次对中国的教育科技问题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在施一公回国后,两人开始联合发表文章,直陈中国教育科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成了最知名的批评者,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
2011年初饶毅与施一公与全职回国后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2月落选。饶毅随后表示将不再成为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