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络病学 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吴以岭出版《络病学》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4年12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医药学会40多个分会中惟一的一个以单一的中医理论学说为基础成立的分会;与此同时,一部185万字的皇

2004年12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医药学会40多个分会中惟一的一个以单一的中医理论学说为基础成立的分会;与此同时,一部185万字的皇皇巨著《络病学》也宣告问世,这也是中医学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将"络病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中医学科体系提出来。

络病分会的成立和《络病学》的出版宣告了络病研究在经历了百年的沉寂后再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而这一学说的发展完善不但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推进中医学自身理论的完善,还能在临床层面上极大地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效果。

将这一学术成果完整推出的就是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吴以岭,他同时也是新成立的络病分会的主任委员。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西医的发展普及,中医药学所承担的人类防病治病的功能逐渐下降。当然,除了西医药的外在冲击,中药制剂的标准化困难,中医药学教育质量低下、后备人才奇缺,中医药管理机制僵化这些弊端以外,忽视中医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也是限制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此,许多民族情结深重的有识之士多年来不断为中医药事业能早日走出困境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吴以岭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用自己花费毕生心血发展创新的络病学说探索着中医学在基础理论上的突破,用亲手建立起河北以岭医药集团的"教学--科研--临床--生产--销售"五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打造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再次辉煌。

敢于突破传统,标新立异是一切发明创造者用心灵高举的一面旗帜。他在逆向思维的黄金通道上呕心沥血20余年,从一开始就摒弃了"空中楼阁"式的学术模式,从传统理论推演出现代中医理论的络病学,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科研之路。

1965年,正在读高中的吴以岭与那个时代的很多有志青年一样,做着天真的"清华梦",但"文革"的开始将这个梦无情地打碎了。为了不虚度时光,吴以岭向父亲提出自学中医的愿望。父亲吴世升是地方上很有名气的中医,对儿子的这种选择,他只留下了语重心长的几句话:为医要精求医术,切防庸医杀人不用刀;为医要崇尚医德,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为医要不断进取,学问与年龄俱进不息。

在父亲的鼓励下,吴以岭开始如饥似渴地钻研古代医学书籍,还经常假装成病人,在乡里卫生院偷学大夫看病,并自修了西医和高等中医院校的全部教材。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他用一个月时间补习了所有高中课程,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上大学刚一年,几个老师觉得他知识扎实,又有多年学医的积累,就鼓励他报考研究生。

当时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难度可想而知。凭着多年的积累,他只用3个月的时间就补完了大学5年的课程,1979年9月被南京中医学院录取为首届硕士研究生。

1982年,从南京中医学院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吴以岭谢绝了导师的盛情挽留,回到了滋养他成长的燕赵故土,又谢绝了人事部门要他去搞教学和科研的建议,来到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医生。他想用自己的良知和多年积累的医学知识,像父亲当年一样悬壶济世,造福百姓。

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1984年,中医泰斗邓铁涛为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卫生部提出"成立专门机构管理中医药事业"的报告迟迟未见批复之时,挺身而出,联合全国中医学者上书中央,痛切陈词,说明成立该机构的迫切性,终于促成了次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成立。

虽然这次上书过程中,吴以岭作为一个后学晚辈也忝列联名者之中,但他自从毕业以后,头脑里就始终盘旋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医药科学的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只能是中医科学自身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既然是创新,就要有新的角度和新的观点,但当时他所在的河北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刚刚组建,尚不成熟,而中医学界"活血化瘀"的思想统治着整个心血管中医治疗领域,就连当时被中西医公认有一定疗效的50余种中成药,也都是从活血化瘀、宽胸祛痰、芳香开窍着手进行治疗的。

这种思想认识和临床治疗上的传统势力给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带来了很大困难,在这条所谓的主流游弋了很久之后,吴以岭最终放弃了。他觉得,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机理的认识仍然笼统而浮泛,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向。

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粗者为经脉,细者为络脉,络脉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小血管。活血化瘀,就是针对血液流通不畅、血液瘀滞进行的一种针对血液的治疗方法。瘀血阻滞在络脉,除了血液的黏稠凝聚外,还有血管本身的原因,如容易引起心肌梗死的血管痉挛。为什么治疗方法只针对促进血液的通畅,而没有针对血管本身的功能改善呢?一系列的疑问使一直专注于理论创新的吴以岭不断思考着正确的方向。

吴以岭很聪明,他没有在庞大的古代医学典籍中迷失方向,他有自己的航标。他左冲右突的思维始终紧贴着那条已经被现代科学证实存在的"生命隧道"--经络系统。研究生在读的时候,他就发现土鳖、蜈蚣、水蛭这些虫类药既有活血的功能,又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于是他开始慢慢尝试着在给心血管病人开的药方中加进一些自己研制的配方。

有一次,一个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到中医院看病,吴以岭在给病人开具的4副方剂中每副都加入了8克全蝎,一共是32克全蝎。谁知过了两天,病人慌张地来问他:"吴大夫,我把药吃错了,您给我开的4副药的全蝎,我一次就给吃了,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没有?"看到病人慌张的神色,吴以岭问道:"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病人说:"倒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觉得原来的胸闷和胸疼的感觉一下没有了。

" 吴以岭告诉病人没关系,继续吃剩下的药就可以。

病人走后,吴以岭暗自惊喜,惊的是这么大的药量病人吃了竟然没事,喜的是原来自己利用改善和修复血管组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向是正确的。他的研究第一次得到了明确的证实,于是他开始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治疗方剂。过了没多久,一个经过抢救有所缓解的心绞痛的病人打着点滴到吴以岭这儿看病,吴以岭根据病人的病情判断后开了4粒自己研制的胶囊。

病人的家属有意见了,说:"这么重的病,昨天都到抢救的地步了,你就给加了4粒胶囊,这不是糊弄我们吗?" 吴以岭被病人家属吵得没办法,只能又开了点其他的药。几天后,这个病人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一次次的临床体验不断印证着吴以岭研究思路的正确,而他在1983年参加了全国冠脉痉挛综合症学术会议后,更是发现西医有关冠脉痉挛的学说与他一直进行的络脉研究不谋而合。于是,他下决心将这种以络脉为主要对象的研究继续进行下去,并将自己的药方不断完善,起名"通心络"--根据他自己提出的"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方法,用人参作为君药,起到治本的作用,用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五虫并用,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

但是,要想让自己的研究心得得到学界的认可,必须要有新药的药理实验和临床疗效作为支撑。于是他找到了河北医科院中药研究室,请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帮忙做动物药理实验。实验的结果很好,证明"通心络"不但能够有效避免血管痉挛的发生,还有降血脂、抗血凝的作用。

有了药理实验垫底,吴以岭决定"孤注一掷",将临床面扩大。当时他的工资只有60块钱,于是他斗胆向朋友一下借了6万元,自己做了300份的通心络胶囊免费送给病人服用。到1988年,他共回收了有效病例100例,并根据这100个有效病例发表了《中药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的学术论文,第一次将他的针对络病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1993年正是吴以岭的创业初期,国家科委一位领导找到吴以岭,认为他的研究和发展思路是对的,而且是很有希望的,并让他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到国家科委作汇报。经过国家科委领导和专家们的研究和肯定,根据络病理论而制成的通心络成为我国第一个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国家项目。

国家计委和科委共投入500万支持通心络。截至目前,国内外许多著名中西医专家对通心络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相关的研究证实,通心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对血液的治疗作用。

通心络可以降脂抗凝,改变血液流变学、抵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状态。第二是对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稳定斑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效缓解血管痉挛。

第三是有效抑制心梗后的心室重构。第四是对微血管有显著保护作用,能明显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和微血管的完整性。

从一个构想,到一种新药的完整问世,吴以岭经历的是一个漫长的别人无法体会的艰辛和执著的过程,每每回顾起这段历经大半人生的奋斗历程,他总是说:"一个医生的存在价值就是为处于痛苦中的病人解除病痛。但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在这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曾经计算过,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每天为20个病人看病,那么我这一生就算工作50年,最多可以看36万个病人,而通心络现在每年可以治疗500万个病人。

使更多的人得到帮助,是我的终极目标。"这正应了那句话:大医精诚。

"胸怀有多大,事业就能有多大。"这样的豪言壮语也许不大符合生活逻辑和科学规律,但是这位痴情于中医药学学术创新和现代中药研究的学者,的确凭着广阔的胸怀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从研究生毕业那时起,吴以岭就一直在对于络病学的研究和探索上不断前行,没有迟疑过,没有后悔过,也没有回过头。对于传统理论的怀疑和解析使他坚定了对于络病学的研究方向,通心络的逐渐成功使他坚定了发展和完善络病理论的信心,而创业的冲动则使他有了形成新的络病理论并将之发扬光大的基础。

《中医现代化发展纲要》指出:构筑国家中药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到2010年,开发出100个中药新品种,有2-3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形成5个销售额在50亿以上,10个销售额在30亿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

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和规划使吴以岭作为坚守祖国传统医学的人感到振奋,但他深知,没有中医学术的继承创新和重点突破,没有中医学自身理论的现代化体系的强力支持,中医药现代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很难真正走向世界。而这种深刻的认识使他更坚定了在络病理论这条道路上执著走下去的意志。

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而络病学就是针对这些病症及其临床应用形成的一种应用理论。其实,络病学说在古代医学典籍中就有所论述。在《黄帝内经》以前,人们一直将经络统一称为"脉",而《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了"络"的概念,并确定了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循行路线,同时还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提出了初步的诊络方法和络病治法。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将经络学说、脏腑理论等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首创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法方药辨治系统,其中络病治疗的方药也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到了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断,从而标志着络病学说已经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理概念。

但是自叶天士以后的近200年间,络病理论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既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当然它也成了留给当代医学工作者的重大历史课题。

由于西医的盛行和中医自身的衰落,吴以岭深知,要想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但要研制出令国内外同行认可的新药,还要使中医自身的理论体系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没有理论体系的完善,中药不可能真正进入国际市场。2000年,吴以岭承担了"中医络病学说的整理研究"的国家课题,并开始着手写作《络病学》。

在序言中他首先申明了三个原则,第一,必须按照中医学科的自身理论发展规律,从而有别于其他按照西医方法揭示中医学的内涵,这才会将中医学带入新的时期;第二,必须坚持理论研究指导临床,必须有用且提高疗效。第三,必须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中医理论,这样才能促使中医与国际接轨。

吴以岭的络病研究是在系统地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和创造性地提出自己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理论的双重意义上进行的。他就络病学说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络脉的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络脉的生理功能、运行速度和常度,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地反映了中医络脉的运行分布和生理功能,并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观点。

首先,他提出络病的"三易"病机特点:就是络脉细小弯曲,气血环流缓慢,病则容易郁积其中;阴络为脏腑之络,病久入深,易入难出;经脉主气,络脉主血,气病及血,伤及形质,病则容易郁积。

其次,他还概括了络脉病变的基本病理变化:就是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虚不荣、络脉损伤。同时还指出人们经常混淆络病与血瘀症,指出这两个病症在内涵与外延上都不尽相同,络病是新的学术研究领域。

他还提出了"络病辨证八要"和"络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原则,归纳了前人的医治络病的经验,按功能重新划分了治络的药物,初步形成了"络病证治"的学术理论体系。

如果仅仅将自己的研究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没有把络病学说运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吴以岭的研究不会产生如此大的震动效果。吴以岭多年苦心钻研的学术理论自一开始就深深地扎根于实践的土壤之中。可以说,他的理论不是从书本出发的,而是从临床实践出发的,走了一条实践--理论--实践--新药开发的良性循环之路。

从他涉足络病学研究开始,他便运用络病学说进行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与研究,后来在通心络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系列的新药。

其中通心络胶囊集中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参松养心胶囊主要针对心律失常,芪苈强心胶囊主要针对血管郁积和心衰。于是,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一系列针对心脑血管病的药品群初步形成。更加可贵的是,吴以岭并没有把络病理论的临床研究范围局限在心脑血管病上,而是将其扩展运用到了糖尿病并发症和很多世界性疑难病的治疗上,研究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周络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通肾络胶囊、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芪黄明目胶囊。

而针对世界性疑难病肌萎缩,络病理论更是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吴以岭带领课题组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奇经轮治、五脏分证、三焦分治"的专门针对痿证的治疗新论,认为"奇经亏虚、八脉失养、络气虚滞"是神经肌病所导致痿证的主要病理变化。

而根据这样的论断进行的"中药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研究"更是被列为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由此可见,吴以岭的络病理论研究极大地显示出了络病学说在其他络病领域中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在人的一生中,机遇很少,有人抓不住,有人不敢抓,尤其对于一个已经走进不惑之年的人,要扔掉铁饭碗,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更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鲁迅先生的鞭子的策引下,吴以岭"孤注一掷",展翅高飞。

鲁迅先生父亲去世的日子,堪称中华医学近代发展史上一个"蒙羞日"。两个庸医将鲁迅父亲治死也铸成了鲁迅对中医以偏概全的讹误。凡是读过鲁迅《呐喊》自序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的人都记得鲁迅激烈的言辞:中医是有意无意的欺骗。

而对于一个出身中医世家,自小痴迷传统医学的圣徒来说,恐怕没有比自己的事业和信仰蒙受屈辱更痛苦的事情了。这种心灵的折磨就像一根呼啸的长鞭,鞭挞着他走一条遥远而没有路标和尽头的道路,也激励着他为了摆脱世人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偏见而不惜用一生去证明。

吴以岭在读书笔记中曾经写到:"没有理由责怪鲁迅先生,相对于先进的现代医学来说,中医太需要在临床疗效上证明自己了。只有不断地高质量地证明自己的优势,才能扭转人们的偏见,赢得人们的信任。中医最终真正走向世界,这条证明之路非走不可。"

从1982年,吴以岭的通心络研究初现成效的时候,他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大量投产,从而使更多人受益。然而,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使他咀嚼到了一个科研人员真正的痛苦和最大的艰难。当他拿着自己的这项成果叩开一家家企业的大门时,遭到了无一例外的闭门羹。

到了1989年,先后有几个香港和新加坡的企业登门造访,想以入股的形式重金聘请他到当地开办中医院,并开出了1000万的天价购买通心络和肌萎灵的药方。一位香港的富商提出与他合作办厂,对方提供全部投资,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他的科研成果必须由港方拿到英国去注册。在现实利益与民族情结的夹缝中,吴以岭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族情结。

吴以岭下定决心自己做。80年代末,国家为了扶持科技发展,开始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给予优惠政策。1991年石家庄特别批准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吴以岭也因此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开发区领导的热情邀请下,他果断地提出申请调离河北省中医院。1992年1月29日,邓小平南巡讲话并掀起了中国大地的改革新热潮,正是在这一天,在河北省领导的亲自过问与关怀下,吴以岭正式调到了开发区。

到1997年初,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研究所和门诊部从原来的几间平房和10万元借款的家底,发展成占地26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万;拥有众多高层次人才,形成以科研为先导,以市场为龙头,集科研、临床、生产、教学、营销于一体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发展了,自己的目标得到了初步实现,这时的创业者最容易麻痹大意,或者躺在成就的高枕上坐享其成,或者盲目乐观涉足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但这时的吴以岭已经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他身上肩负的责任丝毫不允许他有一点松懈,因为他的目标不是做一个靠卖药赚钱的商人,他心中永远坚守的是复兴祖国中医药事业的理想。

要想企业有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科研这个龙头,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很多大型生产加工型医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弯路。要想加强科研力量,最主要的就是资金投入与人才储备。从企业走上正轨的时候,吴以岭就把企业用于科研的投入定在了企业销售总额的6%这样一个标准线上,虽然这样的水平与国外企业无法比,但就国内的医药生产企业来说却是不多的。

到2004年,以岭医药集团凝聚了一大批科研精英,其中留美、留日博士、博士后、硕士和副高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已经超过200人。

除此之外,吴以岭作为河北医科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每年还与河北医科大学联合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岭医药研究院还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而作为一个以科研为先导的创新主体,以岭医药研究院先后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国家新药研制重大贡献奖等多项大奖。

研究院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发了十几个国家级新药,承担了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已经立项进行研究的课题更是多达80余项,纳入开发计划的项目140项,品种涉及心脑血管、内分泌、肿瘤、神经肌肉、呼吸、泌尿、感染等多个系统。

2004年6月,依托深厚的中医外感热病理论并大胆创新,吴以岭主持研制的莲花清瘟胶囊成为抗SARS期间率先进入国家药监局药审绿色通道注册、治疗感冒又可以有效防治SARS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中药新药。

从1997年开始,吴以岭带领以岭药业集团走上了第二个发展黄金时期。他没有学过企业管理,没有学过市场营销,没有学过财务管理,也没有学过企业文化,可是这些并没有阻碍他在药学家的基础上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1997年,他大胆务实地提出了"三五六十"的发展蓝图:即以振兴民族医药为己任,立足发展中医药,使之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开发投产6个国家级新药,年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一流科技、一流业绩的大型医药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药研究院加强引进高科技人才,增强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建设了符合GCP标准的5000平方米科技楼和国内最先进的药理实验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岭集团附属医院加强特色专科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00张床位的现代化综合性特色专科医院,并建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肌萎缩研究中心、河北省中医糖尿病、肌萎缩治疗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建立了占地164亩、年处理中药材6000吨,年生产能力30亿元的中药生产基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建立了北京以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构筑起最先进的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开展转基因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类风湿,干细胞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干细胞美容、角膜移植、皮肤的研究,同时把分子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芯片技术应用于现代中药开发与研究。

这一切的运筹帷幄及昂扬的发展态势都有赖于吴以岭对企业发展的明智把握和坚定不移的以科研为先导的企业发展方向。迅速成长起来的以岭药业集团经历了12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迈进了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和一定地位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的行列。而吴以岭本人也完成了从一个单纯的科学工作者向一个优秀的科技企业家转变的过程。

与吴以岭的对话始终让我们感到他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与危机感,这种责任感与危机感始终针对的是祖国的中医药事业。作为河北省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他将这种自身的责任感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所做的《加大学术创新力度,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华医药学宝库转化为巨型产业资本的核心工程》的报告中这样说到:"中医药学宝库在一定意义上还在沉睡,它服务于当代所贡献的部分充其量只是冰山的一角,学术继承创新的严重滞后,与时代要求严重脱节,没有达成国际认同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是阻碍中医学融入世界医学主流、高质量服务于民族、进而造福人类的重要瓶颈。

启动这一核心工程,旨在掌握一把金钥匙,对于中医学这座宝库进行大规模、高效能的开掘,它的意义不仅是战略性的,而且是具有产业实效性和民族大功利性的。

"为了使更多的人掌握这把金钥匙并早日享受到这种"大功利",吴以岭提出了加大战略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力度,成立国家级中医学学术创新专家委员会统筹规划,设置国家级中医学学术创新奖、创建国家级中华医药学历史博物馆;重点扶持、培育以学术创新为先导的高科技中医药企业集团的对策和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众多同行专家的肯定与支持。

如果将中国传统医学誉为我国的又一条"黄河"和世界医学体系中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的"黄金之河",吴以岭就是这条河中逆流而上的弄潮儿,他心中怀有的是青年时代就萌生的一个伟大而遥远的梦想,手中高擎的是照耀他的灵魂负重跋涉的一簇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