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席曼宁 台湾艺人席曼宁:累世不布施 转身不见贵人影
台湾艺人席曼宁过去曾三度入围金钟奖。每次她在准备得奖感言时,形式上虽条列大串感谢者名单,但她心中真正的话只有一句:「感谢我自己。」出道以来,她秉持着南部人「肯作不怕无田犁」的冲劲,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我很努力,不喝酒不打牌,吃了很多苦,这是我应得的。」三十五岁以前的她如是想。
三十七岁那年,她遭遇人生重大挫折,投资失利,无论事业、生活都面临巨大转变。同一年,她开始亲近佛法学习生命法则。九年后的今天,她不再觉得自己是只志得意满的孔雀,只是芸芸众生里「什么都不是」的凡人。她深深感受到生命修正后的喜悦,现在的她说:「我要感恩的人太多。」
●累世不布施,转身不见贵人影
席曼宁以洋娃娃面孔、曼妙的身材、精湛的演技,在台湾电视圈打下高知名度,累积许多作品。她是第六代台南人,因为祖上有荷兰基因,赐予她天生深目高鼻,美貌成为她进演艺界的利器。而她性格中的机敏和自我要求,也让她的事业层层进展。她赚钱置产、孝养父母,也安顿自己的现实生活,自己觉得很满足。只是十多年来日夜拍戏、异于常人的艺人生涯,让她的健康付出代价,也让她迟迟不想踏入婚姻之路。
席曼宁交过三个男朋友,但她自觉不是好情人,很少迁就男友的生活型态。她也不想生小孩,对婚姻完全不期待。她一心只挂念父母,曾夸言:「男友可以换五百个,但父母只有两个。」
二零零一年投资失利时,她极为不平地向父亲诉苦:「为什么?」学佛多年的爸爸只淡淡地说:「累世不布施,转身不见贵人影。」她疑惑地问:「现在布施来得及吗?」爸爸教育她:「能改变命运的只有行六度波罗蜜,六度首重布施,你布施的种子洒落在哪,就在哪发芽。
」她是听话的女儿,为了改变命运,开始学习佛法,同时认养世界展望会的十三个孤儿。在大陆时,她也有机会为孤儿院募款,而日后真有来自大陆的多个工作因缘,应证行六度波罗蜜真能为自身带来能量的改变,而且真的召来意想不到的各种善缘。
佛堂上,隐藏在巨大卧榻下的两个桌面拉出来后,即是十个人都坐得下的和室,她说是为了有朝一日请法用的,平时则是她一个人礼佛禅坐的圣地。
这里是她的家,也是她的菩提清境,在此,她卸下艺人光鲜亮丽外在,回到最清净简单本我。参加水忏之后,她更加珍惜资源,平常在家也不开冷气,不再用大浴缸泡澡,只冲澡并把水留在浴缸里拿来冲马桶和洗脚。她很感谢网络世界的通达,让她不必上街,也能在半夜下了戏后,能从管理员那里拎回一箱新鲜水果。她的脸书和博客经营得不错,和粉丝团互动良好。她不再在意广大但虚无的声名和赞誉,而愿仔细聆听每一个真诚声音。
这些年来,她的演艺事业仍然畅旺,但她内在的驱力却不在挑战新角色或更多片酬,而想多修行。「我不喝酒也不爱打牌,不聊天也不喝茶,在应酬的场合留不下来,所以机会都给了『留得下来的人』。我推掉一些不如正法的工作,或者说,我已经满足了,不想再演一些不良示现的角色,虽然最后我可能面临『没有工作』的情况,但不代表我的福报不见了。」她很安然地说。
女明星的「中年危机」比一般女性严重,敏锐而熟谙命理学的席曼宁早就把自己可能面临的「中年后」处境分析得很透彻,但她透过佛法,选一条自己非常欢喜而自在的路。她不认为宗教能直接赐予一个人有形的东西:「佛陀不是用来『求』的,但祂是最好的老师。宗教只是导引我们进入另一种宏观人生的媒介,让我们对生命有选择权,而不是听任宿命的安排。对生命,我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所以要把握每个能学习的当下!」
才四十六岁,难道对爱情和婚姻都不再动念?她说:「如果要有,我希望遇到和我同心同路的人,那才有可能成为伴侣。」这里的「心」和「路」,指的是佛法上的家庭、生活观念。这样的条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但这不是席曼宁的重点,她在意的是活在每一个当下。
自从习得佛门的种种妙法之后,不管外在的境遇怎么变化,她总是可以让身心灵找到一个安顿的所在。演艺圈绚丽多采、五欲六尘的工作背后,她因为学佛而拥有不同以往的恬静人生。
说到禅坐的体验,席曼宁可以连讲两个小时都讲不完。女明星总是常被询问驻颜之道,席曼宁说:「打坐让人老得很慢。因为打坐时,呼吸变和缓,心跳变慢,从皮肤到内脏都放松下来,『禅悦』是最好的保养品。」她坦言,这些年她很少逛街,保养品都是网络上订购的,「擦什么都差不多,而且脖子以下,根本照顾不到。
」既然每个人都无法抗拒岁月对外表的「摧残」,何不面对真实的自我?席曼宁说:「透过内观法,我观察自己内在,发现欲望少了,压力少了,要求少了,潜意识干净了,而预知能力却提高了。因为单纯的心,让阿赖耶识升起。」
最近她为了参加「水忏法会」,正进行一○八天的斋戒。以前她会为了控制体重刻意不吃晚餐或吃全素,拍戏时也常吃素便当。但这次是为了忏悔累世所造诸恶业发愿吃全素,结果有了不同以往的体会:禅坐时更加轻安,身上排泄出的水分和废物,竟然没臭味!
有一位多年的「粉丝」看了她的连续剧近作《姊妹》后,在她的脸书上留言:「曼宁姊,妳比以前更漂亮了!而且眼神的掌握更加精细了!」以前,导演常常要提醒她「眼神太凶了」,因为心高气傲的个性,很难掩饰。她说:「以前的我,看人的标准很窄,所以朋友很少,宁愿独善其身。」而现在的她,却愿意为了募集善款,向任何有可能的人开口,并且每个月亲自去收取一次善款,一点都不觉烦。
以前的她,觉得自己「任何东西都买得起」;现在的她,买东西以前先想一下是「需要」还是「想要」。若一时不能判别,那就以一个礼拜为限,七天之后若还在想那个东西,那就买吧;但常常是七天之后,她就忘了那个东西了。
偶尔想虚荣一下,买个几万块的东西,这时,脑中就会出现一个声音:「七万?可以捐给世展会的孤儿七十个月哩!」于是,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