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民生的心理分析 谁去医治郑民生的心理疾病
4月20日上午,福建省南平3·23凶案二审,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郑民生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月20日 《中国日报》)
郑民生从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蜕变成令人发指的杀人恶魔,在不到一分钟时间内砍杀13名小学生,其中8名不幸身亡,这样的人真是罪该万死。但令人担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郑民生因个人遭遇而仇恨社会,无视他人生命尊严和社会规范,心态扭曲无端滥杀无辜的人依然存在,对社会来说,这些人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给身边人和社会带来危害。
综观近几年来,因个人遭遇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进而报复性杀人案件时有发生。如2004年,云南大学在校生马加爵,因打牌遭同学嘲笑,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其4名同学成为他的手下冤魂;2008年7月1日,北京男子杨佳携带尖刀等作案工具闯入上海市闸北公安分局机关大楼,持刀对数名公安民警及保安人员行凶,造成6名民警死亡、多名民警受伤。
今年2月,天津一运输公司的调度员张义民与同事发生争执后,手持匕首捅伤同事,后驾大客车连撞多辆车辆、行人,并与前来围堵的警车发生追逐,导致9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民警。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对社会的伤害都是一样的。
专家指出现代社会,心理有障碍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独特的成长环境造成部分人有怪癖的性格和过于自我的处事态度,加上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当他们的工作、家庭、婚姻等一系列问题不顺利的时候,这部分人就出现了压抑、烦躁、悲观厌世的心理,存有这样心理的人,一旦遭遇不公、挫折、羞辱或其他意外,有可能随时给身边人和社会带来危害。
可以看出,当前社会心理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化解这一社会心理危机,政府与社会应该有所作为。笔者认为:除了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救助弱势群体,及时化解矛盾外,还必须积极推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心理疏导机构建设,塑造人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
在国外,就有许多心理咨询机构和职业,而国内,在这方面则明显相对滞后。这些机构的存在可以有效解决人们的心理疾病,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危机更离不开公民教育、生命教育。通过教育让人们知晓:任何人,即使身处绝望之中,也不能以毁灭别人的生命,寻求心理慰藉或心理平衡。
当然,报复社会的心态呈现出不断增多之势,这与社会转型有关,也与人们对社会的信任产生危机有关。如果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积极地从根本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的话,或许,这样的问题在将来还会增加。许多血的教训表明,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问题有时甚至比解决GDP等实际问题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