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林老婆 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历史学法指导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历史学法指导(一~三)一大家可能在影视上看过这样的故事:某人因为非常突然的原因(如摔倒的时候头部受伤)而丧失记忆,于是他

 北京四中张汉林老师历史学法指导(一~三)一大家可能在影视上看过这样的故事:某人因为非常突然的原因(如摔倒的时候头部受伤)而丧失记忆,于是他(她)感到异常痛苦,千方百计想恢复记忆,渴望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甚至想知道自己讨厌吃什么——以免在吃东西的时候将其误入口中。

实际上,他(她)是谁、他(她)喜欢什么或讨厌什么,都是一个人的历史。历史可以传承一个人的好恶,让人明白自己从何处来,又将走向何处。

以此类推,历史也可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历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你有没有总结出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呢?从小学至今,我们都在学习历史,而且某些内容还是交叉重合的。

但是,应该说,即使内容有所重合,在处理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内容是点、线、面的关系。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

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抗争史。

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中国历史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印证: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主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主权不再完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注意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阶段面貌、历史趋势、经验教训,使繁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并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现在我们重点讲一下历史理论的学习。

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将辩证唯物主义引入社会历史领域而产生的一种科学的理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

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从劳动的角度上讲,生产力标志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能力。

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主要因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三个主要环节,含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主要内容。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山顶洞人时期,人人平等,没有私有制。为什么没有私有制呢?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的。当时的生产力主要是渔猎和采集。如果承认私有制,那么,少数人将拥有大部分产品,而大多数人将缺吃少喝,最终饿死。

部落人数减少,能得到的产品更为有限,而且在同野兽和其他部落的斗争中将受到极大的威胁,最终将导致整个部落的灭亡。所以,原始社会由于落后的生产力,实行的都是原始公有制。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

具体说,它指的就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经济基础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比如说,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封建地主所有制,所以,这决定了上层建筑不可能是禅让制或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和禅让制不能够维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 第三、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最本质的就是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的总和。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进行,社会存在也发展充实、不断更新,又促使社会意识随之发展变化。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范进魂萦梦绕的是中举,大家渴望考入北大清华,就是因为社会存在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熟悉中国古代诗词的同学可能注意到这种现象:从总体来讲,唐诗金戈铁马,慷慨激昂,宋词则哭哭啼啼,多为哀怨之作。为什么呢?这其实与唐宋两朝的国力盛衰有关系。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唐朝社会显得非常自信、乐观。

而宋朝则恰恰相反,宋朝经济发达,但综合国力积贫积弱,老是败于辽、夏、金的武力之下,两宋社会动荡不安,这就在宋词中体现出来了。

再比如说,太平天国没有提出发展社会主义,这能否成为指责太平天国落后的一个理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太平天国的时候,中国社会还没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中国社会也就没有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在通商口岸的外国资本主义企业中已有一些工人,但是人数少、力量弱、斗争水平还很落后,因此,不能苛求太平天国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带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人民大众。

因此,我们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反对任何“个人崇拜”的错误意识。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毛泽东早年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而晚年却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第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比如王莽改制,企图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因此必然遭致失败。袁世凯是一代枭雄,手握雄兵,权倾天下,但是却也因为企图复辟帝制拉历史倒车而失败名裂,为天下人耻笑。

 除以上几个基本规律外,我们分析历史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的观点和方法,还必须掌握以下几对关系:个性和共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偶然性和必然性、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等。

这几对关系,大家可以先自学,也可以在平时上课时留心老师是怎样讲述的。在此不再赘述。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二   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许多同学认为,记忆不是一项值得骄傲的能力。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有人认为记忆力是天生的,只有天才才有超常的记忆力。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记忆力是一种后天的智力因素。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潜能是巨大的。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始终好学不倦,那么他头脑中一生储存的知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五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

而自古至今从来就没有人能记住这么多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从来就没有将他的记忆潜能完全开发出来。所以,这要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你的记忆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以精通30多种外语,超常记忆力而闻名于世。他晚年双目失明,但他以耳带目,以口带笔,卧床写出85万字的学术著作《柳如是别传》。只要努力,你也会达到陈先生的水平的。

 信息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短时记忆和永久记忆。人的短时记忆通常只能维持0.5至几秒,几秒以上便转化为永久记忆。人的短时记忆通常只能记住5个或5个以下的组块所组成的信息。

什么叫组块呢?比如说“比如说”这个短语就是三个组块。但是,组块划分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brainstorming这个英语单词,在大家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肯定很难记住这个单词,但是现在一下子就能记住。

为什么?在大家刚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大家讲它分成b、r、a、I、n、s、t、o、r、m、I、n、g十三个组块,但是,在大家以后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后,大家会将它分成brain、storm和ing三个组块。

再比如“玉栏杆外清江浦”这句词,我们一看就能记住,但是刚学汉语的老外可能就十分吃力,因为在他眼中,这句词要分为“玉、栏、杆、外、清、江、浦”七个板块来记忆。实际上,人类早就不自觉地运用这个规律。

比如说,西方国家非常十四行诗,十四行诗的段数、每段的行数、每行的音部数、每音部的音节数,都小于或等于5。再比如中国的古诗,最多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分起组块来一般在两三个,所以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容易记住。

怎样将这个规律运用到记忆历史呢?举个例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果一个字一个字来记,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将其简化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瞬间即可记住,而且难以忘却。 有关记忆的科学规律,主要有如下几条规律: 第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是一个心理学家。他发现人们在记忆的时候,第一天记住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了一半,第七天差不多全忘了。规律不可以改变,但是可以利用。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应该及时复习,不要等到都忘了再去背,事倍功半,做的全是无用功。

 第二、蔡戈尼记忆效应。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记忆体验:考试前突击记忆,效果良好。但是,考后脑袋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个就是蔡戈尼记忆效应。

紧张状态下人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动用起来,潜能被发掘,所以记忆效果良好。但是,大紧张伴随的就是大放松,记住的东西就这样溜走了。所以,如果想巩固记忆的话,可以在考试后再适当复习一下。 第三、肯斯霉的碗。

这条规律讲的是,在用来背东西的这段时间,记忆效果最好的是刚开始和最后的时间,中间的记忆效果最差。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心理学上,有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说法。简单地讲,就是在花一段时间记忆知识时,某一时点的知识点会收到前面所记住的知识和后面所记的东西的干扰,因此,记忆效果会大打折扣。

而最早所记知识和最后所记知识所受干扰最少,因此,记忆效果也最好。如果用曲线来表示不同时点的记忆效果,就像是一只碗,由此得名。

那么,怎样让自己记忆效果好的时间多起来呢?办法实际上很简单,将大碗分成若干个小碗。也就是说,不要一连几个小时埋头学习,不休息,而应该学习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学。我们每天课时安排也是这个道理。

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第四、过度复习。实践表明,当一个人刚刚将某些知识记住之后,应该再花150%到200%的时间予以巩固,这样效果最好。也就说,如果你花10分钟备好了一首诗,那么,应该再花15至20分钟记忆。

 第五、詹金斯的试验。詹金斯是一著名心理学家,他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在睡眠之前记得东西不容易遗忘。这个大家可能也有这样的体验,睡觉之前将今天所学知识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往往能将其牢牢记住。

这种现象的原理和肯斯霉的碗的原理是一样的。因为睡觉之后大脑就再也不受什么东西干扰,刚记的东西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第六、修利曼的体会。修利曼发现大声朗读对记忆很有好处。

这其实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在记忆的时候大声朗读,能够将人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起来,多种感官一起运作,效果自然不错。当然,运用这种方法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要区分场合。当年,修理曼就是因为大声朗读而被忍无可忍的房东赶了出来。

 第七、巴特莱法则。这个法则有的类似于黄金分割,巴特莱发现,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事物的80%价值集中于20%的组成部分里。在记忆中,可以用20%的时间来记住80%的东西。

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发现自己记忆的最佳生理时间。一般认为,人的最佳记忆时间是上午9:00—11:00、下午15:00—16:00和晚上19:00—21:00。当然,人的最佳记忆生理时间可能还有所不同。

大家可以尝试着找出自己最佳的记忆时间,在这个时段记忆历史,在逻辑思维活跃的时段做数学题。各得其所,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

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

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三   任何人学习历史,都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有一定目的性的。

同学们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既然如此,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便显得尤为重要,它涉及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重大问题。

比如说,有人高度评价希特勒,以之为崇拜偶像,并下定决心做“希特勒第二”。这实际上他在评价历史事物这个问题上出了严重的偏差。那么,如何正确的评价历史呢? 评价历史事物应站在正确的立场。

立场有别,得出的结论会大相径庭。比如说,有人认为慈禧一生“很为难”、“不简单”,她为国为民,执政期间先后发生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政三次改良运动,这些运动没有慈禧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她当权期间中国先后面临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忧外患,由于她的“忍辱负重”、“坚持不懈”才使中国得以维持统一近半个世纪。

这种观点非常荒谬,错就错在站错了立场。

如果站在慈禧的立场,那么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的棘手的事情,为了保全权力而绞尽脑汁,的确“很为难”、“不简单”。但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她祸国殃民,违背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立场是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事物的前提和关键。 那么,什么样的立场才是正确的呢?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

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即使多年以后、远在东方的我们也应该对他的罪行予以彻底的否定评价。再比如说,评价近代历史事物应坚持爱国与进步的立场。

这是由近代中国历史的独立和近代化两大主题决定的。两大主题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独立是指中国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与统治,争取主权完整与领土完整,达到中华民族独立。近代化包括生产力、制度和思想的近代化。

独立的主题要求近代的一切人物,不管哪个阶级和阶层,无论革命者还是改良派,都应爱国,其言行都要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否则就应对其予以否定评价。需近代化的主题要求近代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应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举洋务运动为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从这个角度来讲,洋务运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再如义和团运动,它没能正确区分西方侵略和西方文明的关系,盲目排外,实质上是排斥近代化,对此应予以否定的评价。 评价历史事物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唯物史观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重要的规律,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指导我们研究历史的利器。

有人盛赞洋务运动三十年是“自强、进取、抗争”的三十年,这种评价失之偏颇。

仅从“进取”而言,洋务运动尽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但它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生产关系,根据唯物史观的相关规律,我们知道,封建制度是阻挠近代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就决定洋务运动的近代化程度非常有限,不能够毫无根据地夸大,否则便难以理解洋务运动的最终结局。

 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著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认为评价历史应坚持“长程的合理性”标准,道德义愤和意识形态只会扭曲史实而无助于其评价。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接橥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但陈独秀脾气暴躁、生活作风不好,而历史并未因此而否认其功绩,相反是对他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

 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

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正如恩格斯所言:“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

”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

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

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如清末“新政”,清政府的目的是讨好帝国主义、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不料在客观上却刺激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所以,对“新政”的评价主要是积极的,但由于清政府并不是真心想实行资本主义,在实行过程中常常走过场,而且借机搜刮百姓,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起到了消极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此效果限制在一定的范围。比如有学生认为,对清政府的反动、腐朽和愚蠢应予以积极评价,因为清政府越反动、腐朽和愚蠢,革命的力量就越大,革命就能更早地成功。

这种评价咋看有理,实则荒谬。因为结果应限制在清政府反动、腐朽、愚蠢所引起的“直接结果”的范围内,“间接结果”是由革命派实现的,是革命派的历史功劳,不要张冠李戴。以上文为例,直接结果是“客观上刺激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搜刮百姓,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间接结果是清政府走向孤立,最终被革命派和人民群众推翻,绝对不能把推翻清政府的功劳记在清政府的头上。

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历史就无所谓原则与是非,显得极为荒谬。

 一般来说,评价历史事物应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 (1)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评价历史事物以客观史实为根据。历史是一门具体科学,而不是纯粹的理论科学或其他。

历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区别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历史研究以客观史实而不是以假设或虚构为基础。如果缺乏客观史实,那么它将成为文学(尽管生动无比)或政治说教(尽管不无道理),而不再是史学。以客观史实为根据的要求有三。

其一,要反对以论带史。这种“我注六经”的方式容易导致从理论走向理论,最终变成以论“代”史。形象生动的历史将变得味同嚼蜡。历史研究也将停滞不前。其二,要反对假设。假设的东西不是客观史实,不能用来评判历史。

如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中,有学生认为太平天国和清政府都是封建政权,因此不能说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农民战争。问其原因,答曰太平天国已出现封建化的趋势,如果未失败,一定会像中国古代史上取胜的农民战争一样,堕落为封建政权。

这种评价建立在假设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荒谬的。其三,史实一定要准确、真实,不得虚构。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举个例子。要评价孙中山,首先应将孙中山从事的历史活动进行归纳整理。

孙中山一生不断革命,成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宣传革命思想、提出革命纲领,参加或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将其分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二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而斗争,三是孙中山晚年的伟大转变。

 (2)将评价对象放回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这实际上是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认为,不仅要从历史实际出发,而且要从历史上的社会存在出发,在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中研究具体的历史现象。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比如,孙中山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都以旧三民主义号召人民群众起来武装斗争。但是,在第一个阶段,人民群众一呼就应,第二个阶段孙中山却越来越“阳春白雪”,主要原因就在于两个阶段的社会背景不一样。

第一个阶段清政府是人民公敌,旧三民主义当时是反对清政府的一个较为全面的纲领,对人民群众来讲,还有很大的吸引力。到第二个阶段,由于“中华民国”这个国体和民主的象征国会等都以存在,但在军阀手中,民国不民主,国会、临时约法都是军阀的手中玩物,因此,人民群众对旧三民主义感到失望,而孙中山却还以次为号召,自然得不到人民群众的响应。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进行评价。

还是以孙中山为例。综合以上事例的搜集整理与初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最终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真诚的革命精神,但由于其革命纲领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革命斗争不断失败。晚年孙中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为大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