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的空间 清华推出“开放交流时间” 建立有温度的校园文化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钱老师,您认为女性在科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钱老师,在面临两难选择时,更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们一连串

“钱老师,您认为女性在科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钱老师,在面临两难选择时,更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们一连串“犀利”的问题,让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一向安静的办公室“吵开了锅”。11日下午,清华大学11名学生来到钱易的“开放交流时间”,请师长分享人生阅历、传道授业解惑。原定一小时的交流时间最后延长至两个多小时。

在“开放交流时间”中,钱易与同学们谈治学、谈为人、谈她热爱的环保事业。看到各院系的学生们围坐一桌,她鼓励大家要科研与身体锻炼并重,希望大家关心环境、关心生态。当被问及人生选择时,钱易说:“要学会自己做决定。拿主意不要担心犯错,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只记住那些帮过你的好人,尽快忘掉受打击的事,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据介绍,“开放交流时间”是清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举措之一。3月12日,学校发布《关于开展“开放交流时间”的通知》,附上全校48个院系和单位、1614位教师的开放时间安排表。教师向全校学生公开设立交流时间,只要在规定时间到约定地点,全校学生都可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此举目的是建立有温度的校园文化,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跨学科交流。

日前,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党委书记陈旭分别首次开设“开放交流时间”,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谈现实与理想、现状与未来、困惑与思考、个人与社会等多个话题。本学期内,中国科学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楚汉,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等都将持续面向同学们开放交流。

随着活动的展开,开放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一对一答疑、微沙龙、座谈讨论纷纷出炉;办公室、教室、校内咖啡厅,都能看到师生交流的身影;课程答疑、专业指导、出国计划、时事热点、人生选择、个人感情……学生们不仅能听学术建议,还能听师长们讲故事、聊生活。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学生黄成参加了邱勇“开放交流时间”。黄成说:“校长激励大家要向大目标前行、不忘初心,不羁绊于细小得失的焦虑踌躇,有信心、有准备地在清华园里扎好根基、发奋努力,让我很受鼓舞。”清华大学历史系学生张铭雨称自己是“开放交流时间”的受益者,“在一周内与3位不同专业的老师交流课题,对交叉学科的推进研究帮助很大。”

感到有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严飞认为,开放交流之后,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更有机会接触到自己领域以外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共同交流碰撞,保持更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和活力。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师李正操则说:“期待下一次‘开放交流时间’的到来,像等候朋友一样等待学生敲响办公室的房门。”(记者 晋浩天)